第3章 第3章 百代成史2

[公元1127年:南宋建立]建炎南渡,过河成遗话

[高宗时期]风雨晦冥,莫须有罪罚

[公元1141年:绍兴和议]敢忘尸谏,屈和于金下

[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南海之崖,腥浪如麻

[公元1279年:元朝一统]大哉乾元,统四海降纳】

赵匡胤看到北宋两字就有些皱眉,等看到后续朝澶渊之盟改赠为纳、靖康之变胡骑掳掠和“耻落贺兰山下”时脸色发寒,再看到南渡建朝虽有些缓和,但看天幕南渡后无法回北方心中还是郁气难解。

赵匡胤的臣子们撇到他的脸色默默低下头,就算知道王朝总会更替道理,但总免不了生气。而且看天幕讲述北宋灭亡还有个“耻”字,总觉得不太秒啊。

赵匡胤有些气闷,虽然天幕也提到了“仁宗盛治”说明子孙后辈还是有靠谱的,可天幕提到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是什么好事。

国朝延续下去的兴奋也被那些“改赠为纳”“胡骑掳掠”“耻落贺兰山下”字眼给打击的不行。

其他朝代的人就有些不满了,不是怎么宋朝这么多词啊,虽然不想秦朝都是夸赞,但还是不服气啊!

连东汉西汉也没南宋北宋的词多啊,何况宋朝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强盛朝代啊,真是越想越不服气。

只在这时,不知是谁疑惑出声“会不会就因为宋朝不行所以词多啊?”

立刻让许多人心情好受许多,是啊,目前看来,就这个宋朝不行啊,以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遇到不咋地的朝代,词多些是正常的,甭管是不是吧,反正他们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世祖时期]万方征远,行暴政苛杂

[世祖时期]变夷用夏

[公元1333年:顺帝即位]起义与国伐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失于纵驰,瞬而崩塌

日月重开大宋天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论洪武光勋,驱除胡夷克复中华

[公元1368年:克复燕云]挥师燕云复家】

元朝忽必烈听到臣子们计算的元朝时间,很是不满,按照天幕时间,元朝才维持89年统治,跟之前的朝代相比有些不够看的。

“当年是真的过不下去啊,先是天灾然后瘟疫,家里人都快死没了。”朱元璋想起当时的情况就觉得不好受,也正因为自己的经历所以他对官员贪腐一事的处理格外严苛。

朱标在朱元璋旁边坐着,“父皇,现在天下已经一统,百姓的日子会也越来越好,我们明朝也会迎来盛世。”

“有标儿你在,爹跟你一起治一个盛世。”

“是,父皇。”朱标有这个信心,可以和父亲一起开创盛世。

【[公元1402年:成祖即位]五出亲征御驾

[公元1424年:仁宣之治]仁宣民气舒

[公元1435年:英宗即位]英宗北狩国势日下

[公元1487年:孝宗即位]广开言,中兴令主犹可夸

[公元1521年:世宗即位]世宗不视朝,居西苑崇道诵法

[公元1572年:神宗即位]改革有叔大,赋役行一条鞭法

[公元1627年:思宗即位]怎奈敌天罚、天罚、天罚、天罚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后金南略民变摧垮】

看到成祖,朱元璋等人都觉得奇怪,怎么会突然又出来一个庙号为祖的皇帝,难道是朱标?

可做什么会庙号为祖?而且还五次亲征,身为皇帝还要亲征?难道是亲政打下很大的疆土,所以有了祖的庙号吗?

可惜一切思绪在看到“北狩”时压了下去。

“北狩!”这个词,众人可淡定不下去了,自从宋朝靖康耻之后,皇帝北狩可不是什么好词啊。

“英宗北狩国势日下,”朱元璋细细想这句话,越想越气,“莫不是皇帝被掳到北边去了。是哪个兔崽子这么无能!”

“可看后续,也没有耻这一说法,难道真的是单纯北狩?”朱樉好奇出声。

朱标也跟着劝说:“父皇不要太过生气,正如二弟所说,天幕未说到耻,而且后面还有个中兴,是什么情况还无法定论。”

朱元璋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前面被“北狩”二字刺激到了,现在也反应过来,情绪就缓和下来。

永乐时期的朱棣情绪就没那么容易平复了,不是,这是哪个不肖子孙给他定的庙号!

祖是什么意思,这是在骂他夺权篡位吗?!

众多大臣纷纷假装什么都没看到没听到,默默在心里吐槽,朱棣的子孙是真的孝顺啊。

朱厚熜也在看着天幕,他本就求仙问道,前段时间看到天幕出现,他就猜测是神仙手段。

于是对天幕很是关注,对外更是宣扬是神仙给他降下的祥瑞。

看到天幕开始有画面,他很积极的观看天幕,等看到天幕在讲述历史,他有些好奇。

好奇天幕讲历史的原因,好奇自己会不会被天幕提及,在看到天幕讲历史时与众不同的时间记录法,他就在算时间。

等讲到世宗看到即位时间他就知道这个世宗是自己,世这个谥号还可以啊。

这世界就是这么的神奇啊,有一个人满意,总有一个人不满意,比如说朱厚照就很不满意。

怎么天幕就没有他啊?虽然他很任性,但也在认真做皇帝啊。

【[公元1644年:顺治入京]天坛祭,定鼎以绥中华

[公元1661年:康熙即位]疆域扩,复台朔漠三挞

[康雍乾时期]康乾盛,隆极纷奢养乏

[公元1796年:嘉道中衰]嘉道中衰,硝烟发】

老朱看着天幕,情绪有些复杂,“这个清朝竟然是中衰了。”

之前天幕提到的朝代就只有西汉、唐、明三个朝代特意提到王朝中期,西汉、明都是中兴,哪怕是唐朝中期也只是用了“跌宕”两字,而清朝却是“中衰”。

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看到“中衰”虽有些不满意,但“康乾盛”这个天幕认定的盛世,使他很是愉悦。

他晚年一直纵着文武百官,就是为了好名声,有了盛世就确定有了好名声。

此时虽然几位皇子都在争斗,但现在的康熙还没想废太子(距离废太子还有两年),康熙心情有些复杂。

这几年康熙对太子越来越不满,他对太子寄予厚望,可这几年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弱让他疑心迭起,对于太子,他忌惮之情也在慢慢占据上风。

可现在看到有盛世之名,康熙还是有些欣慰的,毕竟是亲自养大的孩子。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借端虎门,启割剐

[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揭竿起金田,争黎民天下

[公元1861年:洋务运动]西学行洋务

[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壮志殉变法

[公元1905年:三民主义提出]擎三民麾帜

[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首义激四遐

[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约法换新元,帝制散成沙】

这一段画面看得各个朝代众人有些皱眉,洋务运动?三民主义?民国?这些用词都很奇怪。

“洋务运动,”李世民皱着眉,“西方有什么需要我们去学的?”

不止李世民不理解,其他朝代的皇帝臣子们也不理解,天朝上国的优越太久了,几千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顶端,现在突然说他们学习西方,简直像是笑话一样。

“西方有什么需要去学习?那群蛮夷有什么需要我们去学习的?”老朱很是不满。

“那个船,不是木船,还冒着黑烟。那为什么能在海上航行?”朱棣好奇,悄悄在下面和朱樉、朱棡悄悄讨论。

朱标没管弟弟们的窃窃私语,也提出疑问,“提到那个民国时,画面中的男子穿着奇异,更是短发。”

秦始皇及众臣子也很疑惑,扶苏疑惑出声“髡刑?还有那艘船也不知为何冒黑烟,材质也看不出来。还有运动,是什么意思?”

而对那句“帝制散成沙”,众人都默契的装没看见,都没人提。只在心中暗暗思索。

清朝乾隆看着“帝制散成沙”这几个字,心中竟复杂的有些觉得轻松,最起码清朝从顺治入京到民国建立维持了268年。

【[公元1915年:新文化运动]迎科学民主

[公元1919年:五四运动]五□□雷发

[公元1921年:种花同志党成立]燎原星火焕,红船启日华

[公元1926年:北伐战争]兄弟执一剑,誓师破军阀】

好像从嘉道中衰这句歌词之后,一切都变得有些魔幻。好多人都开始有些看不懂了,科学、民主、运动、同志党。。。

画面也是看不懂,一时之间许多人都在结合画面思考这些词到底什么意思。

“这次的乱世实在奇怪,”有书院的读书人忍不住,“这些词语实在不明其意思,那些画面出现的人也有些奇装异服。还有许多短发之人。”

“还是继续看吧,不知后续能否解惑。”另一名书生回应,实在是他们想得再多也不见得能猜准。

修文的时候把第一章节的字数变少了,就把多余的字数挤到这一章来了。

忘记了,忘记把文中提到的视频出处标出来,这个是b站的视频,作者是-慕翌-、江苏共青团、许峙、令狐襄儿

金大王gold、Uc月才、边靖婷、西瓜Kune、大门E、三畿道、执素兮共同创作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 百代成史2(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天降系统辅助古人科技发展
连载中哦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