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遗案

“好吧,那接下来就该张罗劫场的事了。”大帝深吸了一口气,“你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张衡随即献策,由第五殿的阎罗王出任掌劫官,总督此事;再提调崔判官和钟判官出任左右护法,崔判官主裁,钟判官主刑;另拨鬼吏两队,由牛头、马面统领,执法行刑。

“嗯,没有比包黑子更合适这个位置的人选了。”大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帝君觉得他合适,诸天各方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张衡附和道。

“那渡劫呢,又该如何安排?”

“嗯……”张衡沉吟了片刻,“属下也一直在想,这劫难的布设不外乎两点,一是声势,二是结果。”

“怎么说?”

“以声势而言,势必要让天界各方侧目,至少不能输给净坛使者、月老和镇元子。正如当年唐三藏取经之路共历九九八十一难,可谓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张衡道,“当然,与唐僧取经是求达不同,炼魂乃是求灭,所以关卡数不用太多,但也不能太少,不然这场炼魂大戏就没看头了。”

一个“戏”字让大帝听起总觉得有点别扭,可他一时也想不出更适合的字眼。

“那以你之见,该设几道?”大帝问道。

“这便是结果所在了。”张衡道,“以属下愚见,劫场可设六道关卡,不仅正好应了六道轮回之数,而且有了六道关卡,便有了足够的回旋余地,以确保最终幸存者之数上合天意。”

张衡一边说着,还一边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往天上指了指。

“还是你想得周全啊。”大帝拍了拍张衡的肩膀,“不用说,这六道关卡如何布设也是非你莫属喽。”

“多谢帝君抬举。”张衡连忙欠了欠身,“不过,具体布设之事,属下还真难当此任。”

“是吗?”大帝一愣。

“帝君你想啊,虽说这是一场炼魂大劫,可这些亡魂生前都是凡人,而且还都是人中龙凤,要想拿捏住他们,恐非我等所能。”张衡回道。

“那还能有谁?”

“对付凡人,自然还是要凡人。”张衡捋了一下山羊胡,“能洞悉人心者,人心是也。”

“可这冥府之内哪来的其他凡人?”

“有。而且还是万中无一之选。”

“谁?”

“贾诩。”

“贾诩?”大帝听着耳熟,却又一时想不起来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也在这!”

第6章:悬案

当大帝听到“说来话长”这几个字从张衡口中说出时,顿时感觉自己这一千多年像是白过了一样。

贾诩,被称为“千古第一毒士”,其亡魂居然也一直被稽留在冥府里。

话说自古以来,冥府以生前善恶定死后因果,十殿四司一直赏罚分明、铁面无私,从无冤假错案。

不过,在先帝庆甲在位时却留下了两件悬案,积压了上千年也一直没有发送。

一个是白起,另一个就是贾诩。

白起身为战国名将,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破城七十余座,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不世之功。素有战神之誉。

可是,他一生征伐中杀戮太重,长平之战坑杀40万降卒、鄢郢之战致数十万平民溺亡、华阳之战屠戮13万赵魏联军……死在他刀下的冤魂无数,可谓业障重重。

他当年入冥府之后,按阴律应该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可过堂时,也有阎君认为,自古征伐之事,功过本是悖论。白起涂炭生灵,于六国自然是祸,可于秦国则是福泽后世……

还有阎君觉得,入地狱者未必便是恶魔。地藏王菩萨便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慈悲。所以,白起轮回一案也就此争执不下,成了未决之悬案。

先帝庆甲也曾想过乾纲独断,将白起打入地狱了事。却被地藏王菩萨断然拒绝了。

480年后,当贾诩亡魂进入冥府时,相似的一幕又上演了。

贾诩、字文和,一生算无遗策,可与卧龙凤雏比肩。而且他身处乱世,先后事奉四主,最终还能封侯拜将、位列三公,得以善终。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可谓顶尖。

可是他用心之“毒”从不讲一丝廉耻,更无半点仁义。道德只是他拿捏人心、操控人性的工具,却绝不会成为他施展计谋的束缚。

他在董卓败亡之后,煽动其部将李傕、郭汜纵兵攻陷长安,不仅造成死者万余、尸积满道的惨剧,也就此开启了军阀混战的时代。

他辅佐张绣时,曾献计两败曹操,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因此阵亡,尔后又力主张绣归附于曹,将一代枭雄曹孟德欲立“人设”以取信天下心态揣摩至深。

成为曹营谋士之后,官渡之战时他力挺偷袭乌巢之策;赤壁之战前他劝阻曹操休养生息;渭南之战时他则献计离间马超和韩遂……

他的每一次献策都直击要害,却仁功难著,乱源易成;他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的脉搏,却只为利己求生、罔顾人伦……

所以,以善恶来判定他,那善恶只是适时的取舍;以因果来衡量他,那因果只是苟利的业障。

就在诸阎君又争执不下,庆甲帝也一时难以决断时,地藏王菩萨直接发来了一纸冥帖:人心不渡、地狱难空,文和一出、百鬼昼行。

就此,贾诩也只能被稽留在了冥府内。

听到此处,大帝忍不住笑出了声:“没想到,地藏王菩萨也有怕的时候,哈哈。”

笑完之后,他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道:“看来这贾诩还真是不二之选。”

见大帝点了头,张衡连忙又道:“此事若是要交给他,恐怕还需许他些好处,如此他必会尽心尽力。”

“你这拿捏人心的手段也不差啊。”大帝终于找到机会揶揄道。

“帝君误会了,属下只是在想,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给他条生路,了了他身上这桩悬案。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张衡欠了欠身道。

此言一出,大帝顿时觉得自己终究还是小看了这位北方鬼帝。

“你是说放他去转世投胎?”大帝还是想确认一下。

张衡点了点头:“最好还能托生个好去处。”

“可是他身上这悬案已经一千七八百年了,合适吗?”大帝心里还是没底。

“只要炼魂之事功成,不就是帝君一句话的事吗,谁又会再说个不字呢?”张衡回道。

大帝捋起了长髯,看似在琢磨着张衡的话,实则心里泛起一阵波澜——这位鬼帝心机之深,远超自己的想象。

“对了,这贾诩现在何处?这一两千年,他能待得住吗?”大帝有意换了个话题。

“不出所料的话,他应该在藏经楼。”张衡回道。

“藏经楼,是在看书吗?”

“看,一直在看。”张衡笑了笑,“这一千多年来,除了吃饭和睡觉,他几乎就是在看书。后来索性就让他住进了藏经楼。他也是自得其乐,如鱼归海。”

“有这么多书可看吗?”大帝好奇道。

“帝君莫非忘了这里是冥界。历朝历代,但凡在人间被焚毁的书籍,无论是官卷还是野册,皆会出现在冥府藏经楼之内,所谓的汗牛充栋在这里恐怕连九牛一毛也算不上。”张衡颇有几分得意,“要论藏书之全,凡间书库无一能与之相比,也只有此处的藏经楼才真正配得上浩如烟海这四个字。”

“怪不得……”大帝顿时恍然,“如此说来,这贾诩必定是看过历代史书了?”

“帝君真是一针见血。”张衡竖起大拇指,“不是属下夸口,要说对东土历代皇帝的了解,就算天界众仙也未必有人能比得过文和先生。”

“看来,让这位贾诩布设此事,还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选啊。”大帝不得不感慨道。

“这也是天助帝君也。”张衡适时地补了一句。

大帝笑了笑,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好了,这茶也喝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你就抓紧操办起来吧。”

“帝君莫急,属下还有一事需要帝君决断。”张衡又给大帝加上了茶。

原来,这些天子亡魂里还有不少特殊身份之人。

在东土历朝历代中,追谥先祖为帝本是件很普遍的事,大多也只是身后的虚名而已。不过,其中也有不少是王朝的实际缔造者,比如魏武帝曹操。

所以,当曹操的亡魂来到冥府时,当时的帝君庆甲也多了个心眼。他认为曹操雄才伟略、权倾朝野,事情上已和天子无异,而且曹氏日后也必定会篡汉自立。所以就将曹操的亡魂也暂时稽留在冥府。

结果仅仅半年之后,曹丕果然废汉自立,并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就此,曹操的亡魂也留在了冥府。

此后,庆甲帝还特意交给了张衡一件差事:随时注意生前雄霸一方且有称帝野心之人,在其亡魂入冥府之后一律稽留,等到确定其是否被“追封”之后再决定去留。

所以,当晋宣帝司马懿、北齐神武帝高欢、北周文帝宇文泰、后唐武帝李克用、元太祖铁木真等人的亡魂相继入冥府时,都被留了下来。而且以上诸位在阳间的正史中皆有本纪为传,也算是为庆甲帝当年的决策背书了。

张衡也曾问过庆甲帝为何非要如此?庆甲帝解释道,这些留下的亡魂生前皆是天纵之才,很有可能是诸天门下转世,留下他们只是万一哪天水落石出了,上界要追究下来,也好有个交代。

反正,如今这已经是一笔糊涂账,再多留下几个亡魂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而在庆甲帝炼成锁魂台之后,为了以示区别,还特意在锁魂台内留了个侧坛,专门用来封印这些追封天子。

好在人数也不算太多,至今也只有不到20人,所以这个侧坛需要的法力也不用太高,要解开封印也只需要取得冥府符印,再由两殿阎君同时施法即可。

如今,这些人要不要参与到这场炼魂大劫中,也就成了一个需要决断的问题。

“嗯……”大帝沉思片刻,“此事嘛,也正好,你不妨先去问问贾先生,看他怎么说?”

言罢,大帝起身而去,头也不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你的大师兄

太过分了二师兄

过天门

错认龙傲天老公怎么办

该毛茸茸上场乱杀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天子求生在地府
连载中踏雪寻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