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那位不苟言笑的国青队教练来省队视察指导,已经悄然过去了大半个月。
那段被高强度集训和严苛审视填满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队员们身上的弦似乎还紧绷着,未曾完全松懈。
而现在,时间的指针正马不停蹄地滑向另一个重要节点——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开赛已经进入倒计时,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天。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与紧张的微妙气息,像赛前特有的低气压,笼罩在每一个即将踏上战场的年轻队员心头。
为了能在这场重要的赛事中抢占先机,之江省青年羽毛球队的教练组反复斟酌、谨慎考虑,又和领导们充分商议后,果断决定提前启程,奔赴比赛地——繁华的魔都,进行适应性训练。
毕竟,主场之利往往能左右比赛的走向,而提前熟悉场地环境、气候乃至馆内细微的气流,都是队伍必不可少的和能让大家更有底气的备战环节!
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它由国家羽毛球协会亲自主办,是国内青少年羽毛球领域当之无愧的最高级别赛事。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一场竞技的舞台,更是国家队人才选拔的重要“试金石”和“练兵场”。
其比赛成绩与表现,直接关系到队员们能否敲开国家青年队乃至国家队的大门,是国家教练组考察和选拔未来之星的核心标准与关键依据。
每一个渴望身披国字号战袍的年轻选手,都将这里视为梦想启航的地方。
赛事组别设置清晰明了,分为甲组(18岁)和乙组(16-17岁),全面覆盖了青少年羽毛球的核心力量。
项目设置也相当丰富,包括团体赛、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以及混合双打,共计六个项目。其中,混双项目允许跨组别参赛,这无疑为比赛增添了更多变数和看点,也给了不同年龄段的优秀选手更多组合和切磋的机会。
赛制方面,则采用了当前国际羽坛流行的规则。团体赛及各单项赛均采用21分三局两胜制,这对选手的耐力、专注力以及每一分的把握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这次的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比赛时间定于2016年3月18日至27日,地点则选在了宏伟的魔都体育中心。
这也是该项赛事首次在魔都举办,组委会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赛事规模也远超以往,成功吸引了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500余名顶尖青少年羽毛球选手参赛。
经过数小时的飞行,之江省队乘坐的航班终于平稳降落在了魔都国际机场。
凌一出舱门,一股混杂着湿润空气、航空煤油和城市喧嚣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抵达大厅内人头攒动,行色匆匆的旅客、举着各式牌子的接机人员、拖着大小行李箱的队伍,构成了一幅乱哄哄却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队员们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各自认领了行李,在教练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互相招呼着,好不容易才在出口处集合完毕,然后分批登上了早已等候在外的大巴车,朝着预订的住宿酒店驶去。
由于之江省此次参赛队伍庞大,选手和随行人员众多,为了保证适应场地的效率和质量,教练组决定采取分批次、分项目的方式前往体育馆进行训练。这样既能避免场地拥挤,也能让每个队员都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针对性练习。
凌一和徐辰这对男双搭档,理所当然地被安排住进了同一间酒店房间。
原本,考虑到徐辰此次身兼数职,不仅要参加男双项目,还要兼顾混双以及至关重要的团体赛,任务异常繁重,后勤组特意提出给他安排一间单人房,以便他能在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间隙得到最充分、不受打扰的休息。
然而,这个提议却被徐辰本人婉言谢绝了。
他坚持要和凌一住在一起,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几乎无可挑剔:“我和凌一住一起,可以更好地沟通战术,也能互相督促。最重要的是,”他一本正经地补充道,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可以防止凌一那家伙早上睡过头,耽误训练和比赛。”
众人听了,无不心照不宣地笑了笑,谁都知道凌一那“懒散”的性子,有徐辰在身边“看管”着,确实能让人省心不少。
而他们即将挥洒汗水的战场——魔都体育中心,无疑是一座现代化的体育巨擘。它总占地面积高达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三座造型各异却又巧妙连接的主体建筑构成,宛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之中。
其中,专门用于此次羽毛球比赛的体育馆,内部设施更是堪称一流。馆内设有7500个固定座位,以及2000个可根据赛事需求灵活增减的移动式座位,足以容纳近万名观众到场观赛。
场馆一侧,悬挂着巨大的多功能彩色显示屏,能够实时播放比赛画面、比分以及各类赛事信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赛体验。
体育馆中心的比赛场地,净尺寸达到了惊人的38米×60米,如此宽敞的空间,使其具备了极强的兼容性,不仅可以满足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室内足球等多项体育赛事的举办需求,同时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各类大型文艺表演和演出的理想场地。
而这一次,之江省队的年轻健儿们,将在这里,在这片38mX60m的专业场地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强手们一同,追逐他们的青春梦想,挥洒他们的汗水与激情。
这里,就是他们即将并肩作战,为省争光,也为自己赢得未来的战场。
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窗帘的缝隙,在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闹钟已经尽职尽责地响过第三遍,并且被一只精准的手无情按掉。
“凌一,起床了。”徐辰站在床边,双手抱胸,居高临下地看着床上像章鱼一样蜷缩着,把头埋进被子里只露出一撮乱糟糟黑发的人。
被子里的人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咕哝,翻了个身,把自己裹得更紧了,活像个拒绝孵化的蛋。
徐辰深吸一口气,耐心这种东西,在凌一这里总是消耗得特别快。
他走过去,直接伸手,一把抓住被子的一角,稍一用力——“哗啦!” 温暖的被窝瞬间被掀开,冷空气争先恐后地涌了进去。
凌一打了个激灵,迷蒙地睁开眼,眼神涣散,带着刚睡醒的茫然和被打扰的不悦。
“干嘛啊……”声音软糯,还带着浓浓的鼻音。
“起床,去体育馆。”徐辰言简意赅,语气不容置疑。
“不去……”凌一闭着眼,往床里面蹭了蹭,试图重新寻找温暖的落点,“还没睡醒……”
“再不起床,早饭都没了,场馆也关门了。”徐辰开始扯他的胳膊,“昨天怎么说的?今天要提前去适应场地。”
“唔……”凌一象征性地挣扎了两下,力气小得像只撒娇的猫。他实在太困了,现在正是睡得最香的时候。
徐辰看着他这副德行,额角青筋跳了跳。好说歹说都没用,看来只能用绝招了。他弯下腰,一手穿过凌一的膝弯,一手揽住他的后背,稍一用力,竟然直接把凌一横抱了起来。
“喂!”凌一这下彻底清醒了,手脚并用地扑腾起来,“徐辰!你放我下来!我自己走!”
徐辰面无表情,像提着一袋不太情愿的土豆,径直走向卫生间:“先洗漱,十分钟。”
凌一被强行按在洗漱台前,看着镜子里睡眼惺忪、头发炸毛的自己,又看看旁边一脸“再磨蹭试试”的徐辰,终于不情不愿地开始刷牙洗脸。
整个过程慢得像放慢镜头,被徐辰又催促了无数次。
等两人匆匆赶到酒店大堂与男双组汇合时,其他人都已经整装待发了。
沈特教练和王伦助教看到凌一那副还没完全清醒、脚步虚浮的样子,无奈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意味。
大巴车平稳地驶向魔都体育中心。
凌一靠着车窗,又开始小鸡啄米,脑袋一点一点的,要不是徐辰及时用胳膊肘挡了一下,他的额头差点就和玻璃来个亲密接触。
徐辰叹了口气,认命地充当起人肉靠垫。
抵达体育中心,走进那座宏伟的体育馆时,即便是昏昏欲睡的凌一,也被里面的气势震慑了一下。
巨大的穹顶,明亮的灯光,铺设整齐的专业羽毛球地胶,还有那醒目的多功能彩色显示屏,都散发着高级别赛事的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橡胶和汗水混合的味道,隐隐透着紧张和兴奋。
之江省队的队员们被带到指定的热身区域。
男双组的几对搭档已经自觉地开始了准备活动。
“都动起来!别偷懒!”沈特拍了拍手,声音洪亮,“慢跑,拉伸,把身体活动开!今天主要是适应场地的灯光、风向,找找球感!”
徐辰二话不说,拉着还在东张西望的凌一加入了慢跑的队伍。凌一慢吞吞地跟着,脚步拖沓,像是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慢跑几圈后,开始进行动态拉伸。徐辰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个动作,压腿、弓步、转体,标准得像教科书。
而他身旁的凌一,则像是没骨头一样,每个动作都做得敷衍了事,拉伸韧带时更是疼得龇牙咧嘴,引来徐辰一个警告的眼神。
“好了,男双的,两两一组,上场地适应一下,打打攻防。”沈特指挥道。
徐辰和凌一走到其中一块场地。徐辰拿起球拍,递给凌一一个:“来了,活动开点,别待会又说打不动。”
凌一接过球拍,随意地挥了挥,眼神终于有了点聚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