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天尼他们一行人历经艰险终于与卡玛的青壮年牦牛队重逢会合,携手穿越暴风雪安全抵达目的地,从而使两代人恩怨得以化解的故事。
电影中面临平坦老路和未知新路的选择时,天尼对他的幼子说:“如果你注定要选择一条路去走,那么就选最难的那一条。”
这句话直至今日还经常回响在姜楠耳边,警醒她既然决意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哪怕心里痛苦万分,也要坚定向前不回头。
当初是,现在亦是。
时间一点点过去,姜楠来到了中心区域,这里挂着本场展览篇幅最大的一张照片。
是张父母与女儿的日常生活抓拍,永恒定格的照片上是鲜活温馨的一家人。
帐篷中燃起炉灶,火焰熬煮着酥油茶,皮肤黝黑的女儿抓着母亲肩膀踮脚看她捏在手心的物件,母亲仰头对她笑,父亲盘腿坐在炉灶另一边地上,安静注视着妻女,那张朴实无华皱纹遍布的脸上带着宠溺动人的笑。
姜楠不错眼地看了很久。
她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从未拥有和得而复失,哪个更痛苦?
最终投票结果是前者高于后者。
以前她也这样认为,觉得不曾拥有才会念念不忘,导致抱憾终生,但自从她的妈妈自杀去世,到姜明远再婚,亲身经历告诉她答案反而是后者。
不曾拥有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未知的体验,只能靠自身想象力去幻想,更多在于遗憾和不甘心,而得到过又失去,不代表会恢复如初,回到一切都没发生的开始。
因为回忆是真实发生存在的,她拥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所以才会在支离破碎后那么痛苦,怨恨造成一切的始作俑者。
和萨巴巷的卓玛母女一样,面前这幸福的一家人也让她心神恍惚,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妈妈还在的日子里。
姜楠忽然眼睛一酸。
那段旧时光,伴随着一个生命的逝去,再也回不来了。
展厅出口是多波当地特产和纪念品的售卖点,分了三块不同区域,零星几位参观者正在向工作人员询问价格。
姜楠对其他兴趣不大,根据标识走到尽头的手工编织品区域,打算给好友选件礼物。
身穿工作服的年轻女孩上前,面带微笑为她介绍:“您好,您面前的这些围巾和藏毯都是用帕须米那织成的,原料采集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原老山羊,植物染色,围起来保暖轻盈,不扎人不起球。藏毯是由传统手工艺人精心编织而成的,做工十分精致,一种款式只有一件,不可复制。”
她巡视完面前摆放的一堆商品,挑选了三件款式不一样的围巾,又拿了三张地毯:“帮我装起来。”
“好的女士。”
离开已是黄昏近。
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让人心旌摇荡。
展馆后门外走出去便是公交站,马路旁的站牌底下坐着许多候车的藏族人。
那一年滴滴顺风车尚未问世,拉萨的公交只能刷卡和付现金,并且到站时间非常随机,有时半小时等不来一辆,有时三四辆同路车排着队出现,乘车全凭个人缘分。
姜楠出来没带钱包,坐不了公交,只好提着袋子站在一旁等出租。
不知为何,那天她的运气极差,在那等了将近十分钟,路过的出租全都挂着有客,没有一辆是空车。
就在她思考接着等还是找家商店换几元现金去坐公交,意外接到了姥姥孟澜打来的电话。
她将手机贴近耳边,张口叫人:“姥姥。”
电话那端孟澜哎了一声,问她:“小舟,你这会忙吗?”
“不忙。”姜楠说,“您打给我是有事吗?”
“确实有件事,淼淼那孩子嫌暑假在家待的太无聊,非要开学前一个星期去北京找你,我问问你有没有空,要是忙的话我就拘着不让她去打扰你。”
姜楠算了算日期,那时她应该已经回了北京,便说:“让她来吧,姥姥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
“好,就是要辛苦你了。”
“没事。”她轻声说。
老旧街口,陈开从巷子里出来,到路边商店买了瓶矿泉水,蹲在外面的台阶上拧开,仰头一下子喝掉了半瓶,他舔舔唇,爽利至极地喟叹一声。
街上行人熙攘,车笛嗡鸣,他眯眼瞧着空气中游动的浮尘,突然就那样想起了姜楠。
上次送她回去后,他又去橡皮山客栈找了几次,都没见到人。
第一天前台那姑娘说她去了当雄。
第二天说她去了直贡梯寺看天葬。
第三天……
总而言之,她行踪不定,可以在西藏的任何一个地方,独独不在拉萨。
这世上每时每刻都有人相遇,而他想见姜楠一面如此的艰难。
陈开呲了呲牙,喝完剩下的水,空瓶子对准垃圾桶,投篮一样准确无误地掷进去,传来“砰”一声。
他满意地拍了拍手,寻思再去趟客栈,今天是周一,她总该回来了吧,人要还不在那就是不守信用。
半步迈出去,陈开注意到对面那道人影,倏地愣了,整个人惊讶到无以复加。
相隔一条马路,起初他拿不准,还以为眼花看错,细看之下发现确确实实就是姜楠没错。
她穿着件咖色衬衫外套,里面是白色长裙,站姿很是端正,眼微阖正在讲电话。
一边是到站公交和排队有序的上车乘客,一边是孑然一身的她。
脑子里想着念着的这个人,乍然出现在眼前。
他终于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红绿灯转换,陈开跟着行人穿过马路,一步步走到姜楠身侧。
离的近了,他瞧得更加真切,与前几次见面总是素净的一张脸不同,她化了淡妆,显得精神头不错,长长的头发铺散在肩膀,袖口露出的一小截手腕上仍然带着那条紫檀手串。
陈开微微吸了口气,视线不由自主又落回她脸上。
她身上的气质真的很特别,如静水流深,自带疏离,沉静却不死板,放在人群中轻易就能注意到。
姜楠说完事情结束通话,要转身离开时眼角扫见右后方出现的半个人影,挺眼熟,不等她调取记忆,那人熟悉的嗓音已于耳边响起。
“又见面了,咱们俩可真是有缘分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