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比死亡…又好到哪里去?
母亲在一旁抹着眼泪,低声啜泣:“这都是命啊…那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
父亲叹了口气,拍了拍陈屿的肩膀:“你先好好休息,别想那么多。你自己的身子也经不起折腾了。”
护士进来检查了一下他的情况,调整了点滴速度,嘱咐他安心静养。
父母又守了他一会儿,看他情绪似乎稳定了些,才被他劝回去休息了。
病房里终于只剩下他一个人。
点滴瓶里的液体,一滴,一滴,缓慢地坠落。像他此刻的心跳,沉重,而无力。
他转过头,看向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织成一片模糊的光网。
尚雾…
那个名字在他舌尖滚过,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和无尽的苦涩。
他想起自己删除联系人时那点可笑的决绝,想起在河堤上扔掉恐龙时那点无用的愤怒,想起看到他婚讯时那点卑劣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刺痛。
现在,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那个人,被他亲手推开、彻底放弃的人,如今正躺在另一个城市的医院里,生死一线,即便侥幸活下来,也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光芒和未来。
而他,除了像个废物一样躺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
甚至连去看他一眼的资格和勇气,都没有。
陈屿缓缓地抬起没有输液的那只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指缝间,有温热的液体无声地渗了出来,顺着鬓角,滚落在雪白的枕头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窗外,夜色深沉。
而他们之间,横亘着的,早已不是千山万水,而是一片再也无法跨越的、名为现实和命运的,废墟。
医院的日子像一碗忘了放盐的白粥,寡淡,粘稠,让人提不起半点精神。陈屿在床上躺了三天,每天看着点滴瓶里的液体一点点减少,看着窗外天色明暗交替。医生说他没什么大事,就是急火攻心加上身体虚脱,调养几天就好。
父母每天轮流来送饭,陪他坐一会儿,眼神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担忧,不再提工作,也不提尚雾。那种刻意的回避,反而让病房里的空气更加沉闷。
第四天早上,医生查房后说他可以出院了。陈屿没什么表情地点点头,默默收拾着那点少得可怜的行李——其实就是一套换洗的病号服和一部手机。
办完手续,走出医院大门,夏日的阳光依旧刺眼,带着一股消毒水味散尽后的、属于街市的浑浊气息。他站在台阶上,有些茫然。回家?回到那个拉紧窗帘的房间,继续对着发光的屏幕发呆?
母亲挽着他的胳膊,轻声说:“回家妈给你炖汤,好好补补。”
他没应声,目光落在街对面一个推着小车卖糖炒栗子的摊贩身上,那股甜腻的焦香被热风送过来,让他胃里一阵莫名的翻搅。
回到家里,一切照旧。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进了书房。母亲系上围裙,开始在厨房里忙碌。陈屿径直走回自己房间,关上门。
房间还保持着他离开时的样子,窗帘紧闭,电脑屏幕暗着。他在书桌前坐下,手指无意识地划过落满灰尘的桌面。
他没有开电脑,也没有拉窗帘。就这么在黑暗里坐着,像一尊被遗忘的雕塑。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出院前的状态,甚至更糟。那种得知尚雾出事后短暂的、剧烈的情绪波动过去后,留下的是更深、更无力的虚无。他连出门晃荡的力气都没有了,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饭都需要母亲再三催促。
他开始长时间地发呆,眼神空洞。有时母亲推门进来,看到他直勾勾地盯着墙壁,吓得赶紧摸摸他的额头,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只是摇摇头,不说话。
他觉得自己的一部分,好像随着那天在高速上的晕倒,一起死掉了。
一周后的一个傍晚,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陈屿正对着窗外发呆,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不是电话,是一条短信。
他很少收到短信了,除了运营商的催费通知和垃圾广告。他懒洋洋地拿起来,瞥了一眼。
发信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本地号码。
内容只有短短一行字:
“陈先生您好,您有一个快递包裹滞留在城西驿站,请凭取件码 ****** 尽快领取,逾期将退回。”
快递?陈屿皱了皱眉。他很久没在网上买东西了。难道是父母买的?
他没多想,把手机扔回桌上。大概是发错了。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那个号码又断断续续发来了几条同样的催促短信,语气一次比一次急切。
陈屿被烦得不行,加上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被这条莫名其妙短信勾起的烦躁,在一个雨天的下午,他决定去那个驿站看看。反正也没事做。
驿站离他家不远,在一个老旧小区的一楼门面房里,光线昏暗,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空气里有一股纸箱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陈屿报出取件码,驿站老板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在堆积如山的包裹里翻找了好一会儿,才拿出一个扁平的、书本大小的纸盒递给他。
包裹很轻,外面缠着厚厚的胶带,寄件人信息处一片模糊,只能勉强看出是从A市寄出的。收件人确实写着他的姓名和这个他几乎不用的旧手机号。
A市?
陈屿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拿着那个轻飘飘的盒子,走到驿站门外屋檐下。雨还在下,淅淅沥沥,打在水泥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他盯着那个包裹,像是盯着一个潘多拉魔盒。一种莫名的预感,让他手指有些发凉。
会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