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三郎生性高寒,赴了他这一趟空宴,这好事儿还能成么?
魏安想了想,对孙二道,“不用。今儿这回,我怕是已把这儿郎给得罪了,他那处也不晓得是个什么情况。等秀才消息,他岂能不过来问问?”
周家公子深情如此,周老太公此行阵仗,也是势必要给孙儿求娶了他的容儿的。
若这三郎一气之下,自个儿能断了他这处,也未尝不好。
没有法子。
生了个这么抢手的千金,魏安也是颇有些苦恼。
又叫回孙二,“待赵秀才登门,我再备些东西,托他带去给那三郎赔礼道歉。这亲事儿不成,也就罢了!”
孙二点头,“好,老爷您若要小的去赵秀才家里,小的走这一趟也成!”
“不用,他自会来找我。”
“可这李家三郎可是个红人啊,咱这地方不知多少人家……那秀才不会转头就给介绍了别家,一气之下便就不管了咱这边?”
魏安见孙二犹豫,便笃定道,“不可能!赵秀才知我为人,便是女儿家里,我自也少不了他的谢礼!且不论这些个俗的,秀才也是要给本师爷一分情面的。
年前茶楼喝茶,我还赠了他些银钱,让他过个好年。他岂能不知我魏师爷?好坏也会过来给我知会一声,到时候再说吧!”
“那好,咱就安心等着吧!”
孙二这才忙别的去了。
-
出了宣城西门,走半里地不到,就是赵秀才家所在的白水乡了。
自打回了家,秀才便是连连叹息,一直到几个娃娃坐在书庐下,眼巴巴望着他,他还是那般不是滋味。
郎君早上一趟好赶,来回都是20多里地,他家中不好,怕还是天未亮,摸黑吃的一口清粥。
他肚里还有什么?
怪那小庶女一闹,这郎君竟是粒米都没进,就这么空着肚子回了。
到家,他赶忙催了他娘子卢氏,让给烧火做两个菜,想留郎君在家吃口热饭,再去赶那一趟连绵、难行的山路。
郎君摆摆手,径直走了。
留他一袭孤傲、清寒的脊背。
他秀才亦是苦寒人家,怎不解这郎君心事,多少也明白一些为何,他忽地对那样寒碜、上不了台面的小娘子有了意思。
他装作欢喜,装作心悦了这一个主动上门的,还不就是为了维护那一二分颜面么?
怎能当场就冷了脸,岂不是给人笑话?
郎君骄傲,自是装了这一副模样,不叫人见出他心内的酸苦。
毕竟是个男儿。
一个小庶女,护了一分残面,他真真是让这位顶天立地、高寒傲骨的郎君好一个委屈!
秀才恨自己,恨了好半天,只觉是错看了魏师爷,以为是个待人极好的。
未曾想,今儿这般出卖了他。
让他这样负了这一位出色郎君的期望。
郎君定是对他也失望至极,哪里还肯吃他一口饭,当也同在师爷家一般,粒米不进了!
方才,见郎君离去,那一副寒漠无情姿态,自是晓得那位可令他‘欢喜’的小庶女,哪里又曾真的令他欢喜了呢?
都是这郎君说辞罢了。
不过是个玩笑,他却差点儿当了真。
郎君定然再不会来找他。
他这一秀才、读书人,也再不去做那没脸不受人待见的媒!
-
三郎一回家就直奔了灶房,揭开锅盖,给自个儿盛了一大海碗的菜饭,碗里堆了小小一个尖顶,捧着这一大碗饭,就去桌边吃了起来。
来回光是赶这山路,就得费上两个多时辰,半天的光景。
一到家已是满身的湿汗水,又饿又累。
是以这会儿只顾着埋头扒饭,安静吃着。
另一头,听说三郎到城里相看已经回了家,李老儿拉着婆娘郑氏丢下东西,就从地里往家里头赶。
老两口欢欢喜喜,一路乐着,心想这三子这般体面,哪个人家见了不欢喜的,也不知这回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他们是不担心这门亲成不成的,师爷家比起前几户有意要这三子的,总归要差些,不成还有更好的。
他们也万分笃定,只要三郎一出面,八成这婚事就定了!
这会儿这么兴高采烈地,往家里头奔,不过是想看看这回三郎给捎了什么好东西回来,师爷家可赠了他什么好吃食、值钱物件,金银之类的。
往常,这小子出门,甭说进城里了,只要去个什么地方,怀里都会塞了好些东西回来。他不肯要,也耐不住别人家的热情。
今儿,可是以未来姑爷身份登门的,他还能空手回来?
赵秀才一早就说了,魏师爷家虽说不如别的大户大府的富贵显赫,但这位老爷却是个极良善、慷慨的。
是个好人家!
老夫妻俩认定了,三郎这回定是带了一堆的好东西回来!
没准师爷还包了银子给他,这才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却没想到,一到家门口,竟看到这三郎坐桌边儿大口嚼着已经凉掉的菜饭。
老两口一阵失望。
愁眉苦脸围上前,问着,“怎的,魏师爷家竟没一口热饭么,你吃的这么急?还用了海碗,竟是饿着你了?”
郑大娘也是疑惑了,“还能没有一口饭吃么,是来回赶的急,就饿了呗?”
李静堂闷头,不理他二人,由着老两口苦兮兮围着他,在一旁不停唠叨,问长问短。
待他吃光了一海碗的饭后,才有心思抬头听他二人说话。
李老儿紧张兮兮,“怎么,这回竟是没成?”
三郎面无表情,道,“怎可能,成了。”
“那就好……那你……”
郑氏急急拉开老头子,亲自问了这三子,“三郎,你就说了吧,师爷家怎么没留你吃饭,你这一回来就扒了这一大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