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岁月无痕?它每天都在走过的路途中,刻下十分清晰的印记。刻在树上是经久的年轮,刻在花草上是一岁一枯荣。刻在人身上是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刻在长河里是沧桑,刻在旷野里是无垠。刻在星空的是亘古。
石少溪那颗浮燥不安的心,也在这湖光山色中渐渐的趋于平静。凡事有利必有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起码和蓝莓的事有了一个了断,这辈子不会和她在有什么交集。一想到那个女人,他心中就又没来由的生出些烦恼的情绪。那个他曾经视若珍宝,爱若性命的女人。当再次失而复得时,曾感叹这是命运的按排,他们之间情缘未尽。他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不惜以身试法。只因要证明和她之见是情缘未了。谁知道蓝莓为了保护自己,将他当做洪水猛兽,避之为恐不及。蓝莓赶他走,向赶苍蝇的似的挥手动作,让他的心很受伤。
他们之间说过的那些誓言呢?还有大学四年的青春年华,还有那么多的软语温柔,都不及一个利益当头。他曾经拼命爱过的人,心中的那道白月光。终究在现实的铜墙铁壁面前,撞成了一地细碎。他不恨蓝莓,他们曾经相爱过。就算是后来的苟且偷欢,他都真诚的对待蓝莓,诚实的□□不会欺骗心灵的感受。每个人都有无奈和悲哀,明明是心里喜欢,却还不能承认。心想事成只是一种良好的夙愿。
蓝莓用手中权力,将他弄到这巴掌大的小镇上来,他用了很大时间,来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在静寂中反思自己的所做所为。当他努力与自己和解时,突然觉得日子不在那么寂寞难耐。眼前鸡鸣狗吠的田园风光,不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瓦尔登湖》?远离纷扰的闹市,过滤掉太多的物欲奢望,让心灵净化升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少文人骚客毕生的追求,就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让脚步放缓,让心灵回归山水,和脚下的泥土亲近,和远处的山野相融。和一片叶子,一朵花,一轮月色一阵轻风和睦共处。他解开了心结,身体上的羁绊自然解开,心情就变得轻松愉悦。当然他还有另一半心结未曾打开,那就是对妻女的愧疚。海棠心中的疤痕将永远无法消除,他在海棠面前将永远愧疚。至于女儿她以后若是知道父亲的德行,如何评判他这个父亲,那就不在他的思考范围。
石少溪的钓鱼手法也日渐成熟,偶然还会钓到花鲢和乌青鱼。他把鱼养在水塘边,星期六送回城里。想到妻子海棠,石少溪心中便有些甜也有一些苦。那个原本心无城府,快乐无忧的女人,却因他之故变得郁郁寡欢。为了给女儿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一个人忍下所有的痛苦和难堪。不哭不闹,没有在他的母亲和兄长之间吐露一言半句,给他保留了那份所谓的尊严。因此也更加深了他心中的愧疚。姻婚生活中,男人和女人是共生关糸。男人决定着女人的幸福。同样男人的幸福也掌握在女人手里。
河对岸的麦田里大型农耕机正在耕田,轰轰隆隆声不绝于耳。河中之鱼大概也不喜欢这噪音,今天它们都躲在水底不肯轻意抛头露面,石少溪放在河面上的鱼杆久久没动静。空中浓浓的泥土气息,让石少溪沉寂的心有些悸动。他想起小时跟大哥学做庄稼活的情景,大哥在前面用犁翻地,石少溪则踏在耙上把地耙平整。他驱使的那条小牛犊刚刚被套上缰绳,野性还不曾被驯服,拉着耙乱奔乱跑。吓得石少溪站在耙上心惊胆战,哇哇乱叫。只听哥朝他大叫: "用你手中的鞭子抽它,狠狠的抽,让它听你的话。"
他依哥哥之言用力朝牛背上抽了一鞭子。小牛犊吃痛全身哆嗦,猛然朝前窜去。把他从耙上掀下来,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哥哥丢下老牛,追上小牛犊,稳如泰山一般站在耙上。手中的鞭子毫不留情抽打在牛背上,噼噼啪啪一顿暴打,犹如狂风暴雨一般。带着枷锁的小牛犊又蹦又跳,顽固的反抗着,一人一牛在进行着力量和意识的对抗。这场驯牛记让石少溪幼小的心灵深深震撼。老实八交好脾气的哥哥也有粗野的一面,心中也隐藏着这般的暴力和蛮横,这种力量让他震惊和敬畏。
小牛犊狂躁乱跳奋力挣扎一阵后,终于放弃了抵抗,安静了下来。它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驯服,因为只有驯服,才能减少背上的皮鞭之痛。这种教训是它自己领悟的,这种惨痛的领悟将伴它终生。从此只要在它脖子上套上缰绳,看到皮鞭,它就会温顺的朝前拉犁耙。石少溪觉得自己,也曾像那头不听话的小牛犊一样,横冲直撞过。直到被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要剪掉自己身上多出的羽翼,磨平头上的犄角,才能在人群中不突兀,像一粒沙子融入沙海中。很多人被教育成了双面人,一面要出人头地,一面又要隐藏锋芒。所以现实生活中才有这么多善良而又虚伪的人。用自己的的道德标准去绑架他人,伪善与恶毒同属恶性肿瘤。
这种伪善的本领既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得自书中的金科玉律。更是受教于生活,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让人明白,有时候你不得不驯服于环境,有时候你不得不驯服于时运。如果回头看看,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负着一道枷锁。有得是生活强加给自己的,挣不断逃不脱。有的是自己心甘情愿戴在身上的,同样是挣不断,逃不脱。还有一种是命运使然,同样挣不断,逃不脱。因此大多数人学会了沉默,沉默是无助者最有力的抗争和保护。学会了顺从,顺从一切艰难的苦旅。看那些横冲直撞的山洪,撞出一条弯弯曲曲的水道后,就心平气和了。每个人都是胸怀心事,负重前行。
如果一个人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来做,石少溪最想做农民,就是他父辈所从事的职业。他觉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生活才最适合自然规律。在田野里劳作,春种秋收虽然很辛苦,但是会有耕种之后的希望,收获之后的满足。把一粒种子埋在花盆里,会得到一盆子的希望。把所有的种子种在田里,心中的希望和田野一样宽阔。
只有经过血汗的洗礼,才能品尝到收获的喜悦。一捧稻麦,一枚瓜果,都是大地母亲的馈赠。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级贵重的礼物。每一粒粮食,每一棵蔬菜都是汗水换来的,因此就会倍加珍惜。那些很容易就获取食的年轻人,往往对食物缺乏足够的敬畏。没有尝过饥饿滋味的人,永远也不会真正的明白,食物就是生命这句话有多么的振聋发聩。凭自己的劳动取舍,才会获得心安理得的平静。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完全由自己来掌控时间,不用看人脸色,不用仰人鼻息。这才是最佳的人性自由,最好的生活状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