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农村。不在做农民。远离那些又苦又累的农活,他们灌输给子女的观念就是走出农村,到城里生活。他们不在教自己的子女耕种的知识,教年轻人热爱土地。那曾是农民引以为傲的良田,成了老辈人沦陷的泥沼,年轻人拼命要逃离的地方
泥土塑造了人类,养育了人类,却最先被人类遗弃。一座座建筑成了田地上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成了人类个个向往的乐园。创造之美替代了自然之美,越来越多的人宁愿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随便在街上拉住一个年轻人问一问,不管他们出生在农村还是城里,除了知道春夏秋冬以外,很少有年轻人知道还有二十四个节气。那些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农谚,需要有人来传承,而不是让它变成枯涩的历史文献。
很多父母倾其所有供养孩子,以走出农村为荣,似乎在农村生活会让他们抬不起头来。有的农村人干脆放弃自己乡下超大的房子,不惜借钱贷款,到城里买一间鸽子笼般大小的房子,为此洋洋得意,四处炫耀。似乎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只不过是拥有城里的一套房子。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生活理念。房子不是用来住人,而是用来作为财富多少的评判。这种远离自然,远离山水,本末倒置的事。却被很多人乐此不疲的吹捧。
一对年轻男女谈恋爱,女方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城里有没有房子?如果没有房子,连下一次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想要在镇上或者城里上学,首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镇上或者城里有没有房子?很多人家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砸锅卖铁也要在镇上或者城里买一套房。不知什么时候,房子已经和爱情婚姻,孩子教育捆绑在了一起。很多男青年因为没有房子而失去了结婚的机会,很多聪明的孩子,因为父母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失去了良好的基础教育。还有什么比这更谬误的奇葩?
所以就会有那么多年轻人前仆后继,用掉父母穷其一生积累的财富,在城里买房买车。然后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做房奴。透过拥挤的车道,狭窄的窗子,向往那种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以前石少溪觉得那种人矫情,随着岁月渐长,他也会生出一些那样的矫情来。
石少溪经常送些鱼虾回家,虽说天然的野生之物吃起来口感比较好。但经常吃也就习以为常了。人的身上就这张嘴最贵,最贱也最叼钻。它既能尝出酸甜苦辣,又能妙语连珠。它能说出世上最温柔的情话,也可以口诛笔伐。成功者说出的话是金玉言良,失败者会被取消说话的资格。普通民众,劳苦一生都只为了一张嘴服务,他们已经无需嘴来说话。为了一日三餐辛苦劳作,还仅仅只能图个温。有些人只需动动嘴,便会不劳而获。有千千万万的人,就有千千万万的人生。每个人都只是为了活着。只不过活着的目的和方法不同而已。
海棠发微信给杜若,告诉她石少溪送回一些鲜鱼,让她过来拿些回去给汪海洋煮鱼汤。杜若参加了老涂组建的团购,正在超市里排队买鸡蛋。海棠问: 你家就两个人能吃得了多少蛋,上次石少溪带回来的土鸡蛋吃完了吗?杜若回: 没有吃完,冰箱里还有呢,我今天是帮别人买的,凭优惠券一人买五斤。海棠骂了一声吃饱了撑的,懒得和她多说。
杜若觉得自己还真的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参加老涂的购物团,真的就只是为了消磨时间。一个人没事可做其实是很无聊又很可怕的事情。她和那个斤斤计较的老涂,以及几个购物团成员,从城东乘十几站公交车到城西超市购物。就是因这家超市店庆,很多产品都在打折促销。用老涂的话说,是货比三家不吃亏,用最少的钱买最实惠的物品,也是生活的技巧。其实对杜若而言,她真的不在乎那几个钱。来来回回几个钟头,时间消失了,一天的日子也就过去了。
许凤仙好几天没看到秋葵,不知她在忙什么?她给秋葵发了一条微信语音,问她在做什么?她摊位上有些昨天卖剩的萝卜,扔掉了可惜。问秋葵要不要?可以拿回家做泡菜。秋葵秒回:要的。她这些天在照看一个重危病人,一晚上十二个小时都得守在病人床前。许风仙回了句:辛苦了。那你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来拿。我给你留着。秋葵回:不是辛苦,是命苦。我马上就过来拿,反正已经醒了。
不多会秋葵就站在许凤仙面前。许凤仙看到秋葵脸色苍白,神情有点萎靡不振。忙问道:“ 怎么回事?无精打采的样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秋葵道:
身体没事,就是没有睡好。晚上根本不能睡,白天也得不到好好休息。十点钟我睡得正香,突然接到雇主的一个电话,问我给病人喂饭的勺子放到哪里了?我说就放在病人的床头的收纳箱里。迷迷糊糊还没睡两个小时,雇主又打电话来问:病人前天做的验血报告单放在哪里?我说放在床头柜里,夹在病历卡中,第一张就是。白天睡觉本来就没有晚上睡得踏实。被人这样一来二去的搅和,还睡个屁。” 许凤仙道:“ 俗话说,宁愿吃不饱也不要睡不好。睡眠不足,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你还是留心,另外找一份只做白班的工作。现在拿命换钱,以后拿钱换命。都是得不偿失的事。何况那伺候人的工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秋葵道:“ 谁说不是?就拿我现在照顾的病人来说。患者是个八十五岁的老头,糖尿病并发症,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器官是健康的。这要是换了普通人,坟头草都枯黄了好几回。老头从体制里退休,光一个月退休金都一万多,医疗费报百分之八十。老头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老头不偏心,每月给三个子女一人两千块钱,剩下的他和老伴用。这样的父亲子女们自然希望他长命百岁,因此拼命的想要挽留住他的性命,他们对老头的护理很仔细。对我们护工要求更是十分苛刻。我都后悔接下这桩苦差。"
许凤仙道:“ 老头是家里的自动取款机,自然希望他活的越长越好。他要是没有劳保,还要连累子女往身上用钱,看他的子女还会那么上心么?恨不得他早死才好呢。前几年网上不是有一条新闻,父亲病危,儿子抱着奔丧的心态,从外地工厂里请假回家。谁知父亲就是迟迟不断气,儿子心中焦急万分。问父亲什么时候死?他只有七天的假期。希望这新闻是假的,要是真有此事,那多扎人心。” 秋葵道:"这则新闻我也刷到过。很多人都骂儿子没良心,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许凤仙道:谁说不是呢?儿子要多无奈,才会说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为的话。他要迟迟不归,就有失去工作的机会。也许对他而言,另找一份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死的那个眼睛一闭,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活着那个比死还难受。"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友情,亲情,孝心和爱情都在受着严重的考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