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馆内驻守

这一夜,楚瑜辗转反侧。宿舍的单人床似乎变成了烙铁,实验室的灯光和鼎身的纹路在黑暗中扭曲变形。他做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碎片化梦境,有时是漫天的黄沙掩埋着什么,有时是冰冷的青铜触感,有时是爷爷模糊不清、焦急呼喊的脸……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他才在极度的困倦中迷迷糊糊睡去,感觉仿佛刚闭上眼,刺耳的闹钟就响了。

次日清晨,京市图书馆那宏伟的仿古建筑前,阳光正好。巨大的石柱投下长长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油墨、旧纸张和安静肃穆混合的气息。

楚瑜和闻砚几乎是前后脚到达古籍部阅览区的入口。

“早。”闻砚的声音依旧清冷,但透着一丝熬夜后的沙哑,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衬衫,身形依旧挺拔,只是脸色比平时更显苍白,那股淡淡的、仿佛能提神醒脑的清苦中药味似乎也浓了一分。

“早。”楚瑜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试图掩饰自己的疲惫,但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角溢出一点生理性的泪水。

闻砚几不可查地也微微偏头,用拳头抵住嘴唇,迅速而克制地掩去了一个哈欠。这难得同步的“疲惫”瞬间,让两人之间紧绷的气氛微妙地缓和了一丝。

“看来二位昨晚都跟周公探讨学术去了?”一个带着点戏谑的清亮声音传来。许芷蘅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大包,出现在他们身后。她扎着利落的低马尾,鼻梁上架着那副标志性的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却亮晶晶的,看不出太多倦意,嘴里果然含着一根橙色的棒棒糖。

鼎的反常楚瑜并没有告诉许芷蘅,毕竟她只是来自文学院的铭文外援,因此楚瑜没有说话,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许芷蘅吮了下棒棒糖,发出清脆的声响,“走吧,书山有路勤为径,咱们今天就当愚公移山了。”她率先走向古籍部厚重的大门,刷了证件。

接下来的日子,古籍部阅览区靠窗的几张长桌,就成了三人组的固定战场。时间仿佛在这里被拉长、凝固,又被浩如烟海的典籍切割成无数碎片。

长桌上很快堆满了如同小山般的书籍和资料夹。厚重如砖头的各朝《中国历史地图集》、《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疏》、《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各种地方志影印本:《华阳国志》、《荆楚岁时记》残卷、有可能涉及相关区域的府志、州志、县志…古文字考释专著:《说文解字注》、《金文编》、《战国文字通论》…甚至一些涉及古代地理沿革、地名变迁的学术期刊论文。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混合着尘埃和岁月的复杂气味。

闻砚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负责梳理地理沿革脉络。他对照不同朝代的地图集,用不同颜色的便签标记着“蓟”、“西充”、“黔中”、“郢”、“咸阳”、“历阳”这些名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可能位置、名称演变、辖区归属。

他的笔记清晰、逻辑严谨,如同绘制一张时空网格图。他几乎不参与讨论,只是偶尔低声报出一个地名在某一时期的确切坐标,或者指出某条记载中的矛盾之处。

他查阅的速度极快,手指在泛黄的书页和现代地图间快速移动,精准高效得令人咋舌。只是他的脸色似乎一直不太好,偶尔会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巧的白色药瓶,倒出一粒无标签的药片迅速服下,动作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许芷蘅是古文字和冷门文献的“猎手”。她一头扎进那些艰涩的古文字考释书籍和地方志的故纸堆里,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

她尤其关注那些字形奇特、记载模糊、或被认为已经消亡的古地名。她的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字符的演变草图,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她的推演过程和个人猜想。

她不时会兴奋地低呼一声,引得楚瑜和闻砚侧目,然后指着某段生僻的记载或者一个冷门的异体字,语速飞快地低声阐述她的发现:“看这里!‘黔中’在秦简里出现过这种写法,和鼎上那个符号的偏旁有七分相似!”或者,“这本明代的《异域志》里提到‘西充’古称‘充国’,有‘地涌黑泉,三日乃竭’的怪谈记载,虽然可能只是传说,但‘充’字的古写法和鼎文里的结构有呼应!”她嘴里那根棒棒糖成了熬夜提神的标配,糖纸在桌角堆成了小小的彩色山丘。

楚瑜则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也像一座桥梁。他需要消化闻砚梳理的地理坐标,理解许芷蘅破译的文字线索,然后试图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碎片中寻找关联、印证和可能的矛盾。

他面前摊开着爷爷的旧笔记本,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呼应,但更多时候,他是在自己的大笔记本上疯狂记录、画着思维导图。他查阅大量关于商周青铜器分布、楚文化迁徙扩张、战国秦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战争和政权更迭的文献,试图为这六个分散在广阔地域的地名找到一个共同的历史背景,解释它们为何会被一起刻在一口诡异的鼎上。

他时而眉头紧锁,盯着地图上相距遥远的地点苦思冥想;时而快速翻动书页,寻找许芷蘅提到的那段记载;时而拿起闻砚标注好的便签条,反复比对着不同时期的疆域图。他喝掉的速溶咖啡杯在桌角堆成了另一座小山。

窗外的光影从清晨的明亮,到正午的炽烈,再到黄昏的柔和,最后被阅览室顶灯取代。管理员推着还书车经过的轮子声,成了规律的背景音。三人带的简易午餐,比如面包和饭团,常常在书堆旁冷掉才被想起来匆匆吃几口。

图书馆古籍部,时间仿佛被旧书页粘滞,缓慢流淌。窗外已是华灯初上,阅览区顶灯洒下清冷的光。长桌一角,堆积如山的典籍文献如同沉默的见证者。

楚瑜和闻砚正埋首于一堆关于碳十四测年法原理及异常案例的晦涩论文中,两人眉头紧锁,神情是连日高强度工作后的疲惫与一种更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凝重。

许芷蘅坐在他们对面,刚放下手中一本厚重的《金文编》,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却没有落在书上,而是带着审视,不动声色地在楚瑜和闻砚之间逡巡。

她嘴里含着的棒棒糖早已化完,只剩下光秃秃的小棍被她无意识地咬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三国:开局砍了玩家领主

快穿系统之女配上位记

破案:我能窃听罪犯心理活动

快穿之女主她真的不甜

黑铁之堡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问鼎
连载中菌子有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