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识月(五)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注)

黔朝国都,月城。

长街之上,一名红衣小儿拉住一破烂小乞丐,予其吃食,附耳低语,遂往城郊而去。

这日早朝,吏科给事中孟士诚缓步上前,躬身一拜,“启禀大王,臣有本奏,东厂提督何植阿谀奉承。”

黔成王威严出声:“孟卿且详细禀来。”

孟士诚躬身行礼,“大王,东厂提督何植阿谀奉承,意欲逢迎后宫妃嫔,作书籍颂其品德,书籍中夸大其词,毫无考据。”

何植闻言,连滚带爬,俯身跪拜,“奴才冤枉,还请大王明鉴。”

“孟卿,何来阿谀奉承一说,可有实据?”

孟士诚如实陈述,“回禀大王,《闺德图记》以歌颂古今后妃典范事迹,何植肆意逢迎后宫妃嫔,而撰改之。”

黔成王佯作不解,“孟卿所言何解,既是歌颂古今后妃美德,何来阿谀奉承之嫌?莫非孟卿认为我黔朝后宫之妃嫔,皆无德行可赞?”

孟士诚闻得此言,倏屈膝跪地,“大王明鉴,《闺德图记》本已于此年三月刊印,岂料刊印不及半月,何植意欲巴结宫闱,遂将此书籍重新刊印,相较头版,增添数位贤妇烈女之传记。更甚者,其中一位乃黔朝如今后宫妃嫔。若此行迹不为阿谀奉承,又为何如?”

何植连连叩头,“大王明鉴,此年三月间奴才方一得此籍,便献予大王珍藏以勉励后宫妃嫔,怎敢私下增添传记而再次刊印。”

黔成王眸色微敛,“何植,你这是意指孤杜撰夸饰,再度刊印此物?”

何植惶恐至极,“大王明鉴,奴才不敢。”

孟士诚又禀道:“启禀大王,微臣还有一事上奏。”

黔成王愠色颇甚,“还有何事?一并报来。”

孟士诚屈身施礼,“回禀大王,近日来坊间谣言四起,是道……”

一语未落,便叫丞相于时政言语打断,“孟大人,既为坊间谣言,何必于朝堂上污了众人耳?”

凌月听及此处,遂寻着契机出声,“于大人此言差矣,坊间谣言或起于实据,何不让孟大人说来听听,益于体察民生。”

于时政见黔城王缄默不言,遂顿住话头。

孟士诚见状,继而开口:“回禀大王,近日坊间谣言如妖言惑众,皆称良妃教子有方,其子较嫡长子更适储君……”

“荒唐!”一语未完,黔成王遂怒气横生。

凌月适时出言安抚,“大王息怒,言及此事,众声不一,或有蹊跷,此人言之如此,彼人言之如彼。依微臣之见,何不命人细细勘查,揪出幕后之人。大王,您看如此可行?”

黔成王历来器重国师,复才迎国师回朝为修复战损傀儡,此番闻言,甚觉有理,“国师所言极是。”遂抬眸朝大殿内众人望去,“众卿何人愿代为彻查?”

殿内官员无不垂首屏气,霎时落针可闻,黔成王眉眼间凛冽之气萦绕升腾。

凌月观众官员之神色,知无人愿牵扯其中。彻查撰改书籍、散播谣言事宜,办成了或得罪后宫妃嫔事小,更甚惹黔成王不悦;若此事不成,实乃引石自伤,两头不讨好。

“大王,既无人领命,不妨交予微臣彻查,如何?”

殿内众臣纷纷疑惑,悄然抬眼打量,众人皆知国师素来待后宫女眷和颜悦色,如今因何自揽得罪妃嫔之事。

黔成王少作思虑,“国师既有此意,便有劳国师替孤彻查此事,若需朝中部门协助,国师可自行前往,无需向朕禀报。若有结果,速速报来。”

凌月跪地谢恩,“谢大王信任,微臣定当秉公彻查。”

凌月奉命彻查相关事宜,不出三日,便知真相,或真相本乃她本人所为,遂入宫觐见黔成王。

云飞翼于黔朝为国师期间,纵享特权,故而如今凌月续此恩惠,出入王宫自如。

“大王,撰改《闺德图记》一事,已有所获。然散播谣言者,并无起色”

“无妨。”

黔成王起身上前,“国师行事速决,诚为朝中典范,速速道与孤来。”

凌月抿笑颔首,“大王,此事事关后宫妃嫔,还请大王先行赦免僭越之罪。”

黔成王抬手示意,“孤既命国师彻查此事,何来僭越一说,还请国师细细道来。”

“得大王此言,微臣自恭敬不如从命。”

凌月遂从怀中掏出一籍,正是修改后复刊之《闺德图记》,她翻至末页,指与黔成王,“大王请看此处,此籍较先前提督大人献予大王之籍,有何异处?”

当日东厂提督太监何植献书籍,不日黔成王遂翻阅品读,因觉书籍中所撰事迹以颂扬贤妇烈女,宣扬女德,便命何植购与数本,供后宫女眷诵读学习。

黔成王眸光随着凌月指尖移动,便见国师所指之页,赫然标注‘黔良妃郑氏,年三十五,雅善歌辞,兼通音律,德、言、容、功,四者咸备。品质之高洁……堪称后宫妃嫔之典范。’(注)

凌月见黔成王阅至末行,对方神色之精彩,适才开口佯作辩白,“大王,此籍虽经修改重刊,增补了良妃之传记,然其余五位贤妇烈女之事迹亦俱在其中,并非唯有良妃一人。”

黔成王似少得疏导,遂问询国师:“其余五人,皆为何方人氏?”

凌月缄默片刻,方才禀道:“大王,其余五人皆为前朝后宫妃嫔,早已……”

一语未落,黔成王愠色忽起,“荒唐……”

凌月即刻出言安抚,“大王息怒,此事或并非良妃所为,或正如吏科给事中孟大人所言,有好事者意欲逢迎,而为之。”

当日早朝吏科给事中孟士诚弹劾东厂提督太监何植阿谀奉承,并无他人言及此事为良妃所为。

此刻凌月故意为之,而佯作替良妃辩白,实为有意提醒黔成王,此事或为良妃授意,而命人撰改之。

黔成王嗤笑一声,“良妃啊!孤何其宠幸于她,何以如此不满足,竟是闹出这般声势。”

凌月继而出言为良妃辩解,“大王,此事切勿急于定论,此籍既为城中富贵人家夫人、小姐纷纷效仿而习之,或有百姓茶余饭后当作谈资。大王何不微服出宫,听闻城中百姓之言。”

“此事或有蹊跷,非朝中官员或良妃本人所为。而另有其人听闻良妃德行高洁,而探查之,信确有其事。故而撰改《闺德图记》。”

黔成王凝眸沉吟须臾,遂抬眼向凌月看来,“国师此番言辞令孤醍醐灌顶,如此还请国师随孤出宫暗中查探,孤亦有些时日未尝出宫查访民声。”

黔成王当真大言不惭,凌月不禁私下腹议,月城百姓因其所行之恶而心惶惶然。未下令命人捉百姓幼子炼制傀儡,作战争武器已属难得,又何谈查访民声一事。

她心下思虑如是,言辞却颇为违和,“大王所言极是,唯有亲闻百姓心声,方可安于治国。”

翌日,黔成王下了早朝,令内侍为其乔装打扮一番,遂屏退左右,独与国师出宫。

二人行至月城长街,遥遥难见幼儿踪迹。便见之,不过乞儿之辈。

凌月引着黔成王自东向西而行,四坊商贩吆喝之声嘈杂,行至长街尽头,倏闻众乞儿咿呀吟唱,不知所吟何词。

凌月侧耳细听,遂侧首道与黔成王,“大王,乞儿口中所吟,似有储君二字,何不上前仔细听来?”

黔成王思及此番微服,意在查访城中民声,吟唱之人虽为乞儿,实属民声尔,遂提步先行而去。

四五名乞儿歌声朗朗,此起彼落。

妃子姿,德行良。

育儿如兰花自芳。

教子有方显聪慧,

储君隐匿于云间。

朝晨教,夜晚学,

规矩礼仪都牢记。

乖乖郎,了不得,

将来朝中最辉煌!

众人赞,人人夸,

良妃教子真不俗。

愿君听,愿君知,

良妃育才意明君!

乞儿吟唱渐落,童谣所言之意逐次明了,黔城王岂能不明童谣歌词所指为何?顿时剑眉怒起,面容如菜色,难以言喻。

凌月见状,遂步履轻盈而朝街角处蜷缩一团的乞儿行去,轻声询问:“方才我在远处听得你们所唱童谣,只觉歌声朗朗,甚是悦耳。请问此童谣为何人所作?”

其中一名乞儿争相回道:“公子,我们也不相识。前几日,我在长街上遇见一身着红衣的小公子,他赏我一些吃食,并教我唱这首歌。”

乞儿说罢,遂偏头望向旁边几名乞儿,眨巴眨巴眼,“对吧?”

众乞儿闻言,纷纷点头附和,“是呀!是呀!好多吃食呢,我们分着吃了。”

凌月眉眼含笑,颔首谢过,“多谢各位相告。”遂转身至一间糕点铺,购得糕点数份,赠予众乞儿。

“国师,如何?”黔成王遥望凌月之举,见她回来,遂开口询问。

凌月如实相告,“回禀大王,众乞儿称童谣乃一名红衣小儿所传,然皆不识其人。依微臣拙见,或并无深意,纯粹吟唱作娱乐罢。”

黔成王神色微敛,“无妨,孤先行回宫,命人细查此事。”

二人行至黔成王寝殿,便见丞相于时政侯立于殿外,方一见来人,丞相躬身行礼,禀道:“大王,国师,微臣今日获得消息,荣朝皇帝下令西征,北边阿越国城破,国王被擒,余下将士悉数被俘。”

凌月上次闻得荣朝消息,乃李常卿言及阿越国蠢蠢欲动,意欲进犯荣朝边境,江凌安率兵西征,已逾三月。

此番听闻阿越国兵败国破,阿越国虽为凌月母后之母家,然外祖父已逝,新王却将她奉作厚礼献予荣朝,可见情意寥寥。

此刻得知其国破而被擒,心下唯唏嘘尔,并无太多感慨。

“于大人,此消息实乃震撼。”凌月面露担忧之色,“荣朝皇帝此番下令西征,不知是否会遣兵直抵我黔朝疆域?”

丞相于时政颔首笑道:“国师无需多虑,领兵西征的荣朝大将军破阵之际,遇上阿越国人体炸药,荣朝将士死伤无数,那荣朝大将军亦难逃厄运,生死未卜。依老臣看,恐命不久矣。”

凌月忽闻噩耗,如坠冰窟,耳中轰鸣不绝,黔成王与丞相所言宛若虚影。遂匆匆告辞,出宫前往李常卿的宅邸。

李常卿甫一推开门,便见凌月神色异样,面如白蜡,早已不复初见时之花容月貌,“凌月姑娘,何事如此?”

凌月闻得此声,适才仰首瞧去,看清眼前之人,遂如实告知:“李大哥,方才我在宫中听闻,大将军西征途中身受重伤,恐已危及性命。”

李常卿僵在原地,“在下未曾接获消息,恐是近日之事,凌月姑娘,你欲如何行事?”

凌月勉力稳住心神,颤声开口:“李大哥,我欲明日启程,前往昀京。”

注: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注:明.李昌祺.《剪灯余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不识月(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原子大碰撞

糙汉与娇花

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宝贝又说我们不熟(gl)

渣a竟是我自己[女a男o]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闻君不识月
连载中一行贰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