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嬛阁的时光,仿佛是被书香凝固了的琥珀,缓慢、宁静,却又内蕴着亘古的光芒。林问心坐在她那方靠窗的玉案前,周遭是悬浮于空中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书卷。她手中捧着的,正是那卷非同小可的《天帝纪》。
这卷圣典的材质,并非凡间纸张,亦非寻常仙帛。它是用“太初云锦”织就,其色如晨曦初露时的天光,纯净中透着淡淡的金芒;触手微凉,却又带着阳光般的温润,仿佛将一片浓缩的星空捧在了手中。书页的边缘,有细微的、如同星屑般的流光缓缓游走,那是上古神文自行流转的道韵。任何一点不洁或粗暴的触碰,都可能玷污这份神圣,更遑论直接在上面落笔涂画了。
因此,林问心作为校对仙吏,她所使用的“星尘笔”,以及她所做的所有笔记,都绝不可能直接落在《天帝纪》的原文之上。星尘笔,笔锋由凝聚的星辰光芒炼成,落在特制的“随影笺”上,会留下如同夜空星河般闪烁的墨迹。这随影笺薄如蝉翼,近乎透明,能完美地附着在《天帝纪》的书页旁,随着神文的波动而微微起伏,既便于对照查看,又丝毫不损原典分毫。
此刻,林问心正凝神于《天帝纪》中关于“荧惑守心”天象记载的一段。原文简洁而威严:“帝心一念,荧惑退避,星辰顺行,天下安泰。”
这叙述与她记忆中那片赤红如血、带着不祥预兆的天空,以及那份源自精卫片段叙述和古老文献、对星辰轨迹与因果律的深刻认知,产生了微妙的偏差。天帝的一念,固然能移星换斗,但“荧惑”之星,其性爆烈,牵涉因果极广,岂是这般轻描淡写就能“退避”的?这其中,是否省略了某些必要的代价,或是模糊了某些不那么“光辉”的细节,比如……某种需要巨大牺牲的“祭星”或“转劫”之仪?
她沉吟片刻,指尖的星尘笔微微亮起。她没有犹豫,在那张悬浮的随影笺上,留下了清晰而审慎的字迹,字迹闪烁着疑惑的星光:
“据《星轨本源考》及上古星官残篇所载,荧惑之动,关乎杀伐与因果循环,非单纯帝威可慑。此记载,是否略去了当时可能存在的‘祭星’或‘转劫’之仪?若然,则‘天下安泰’之果,其成因未免叙述过于简略,恐失史实之全貌,亦难明真正代价。——校对仙吏林问心谨注”
她写下这段话时,心情是肃穆而略带忐忑的。这并非挑衅,而是一个微小生命对宏大叙事本能的求真,是她与精卫结盟后,对“正统”叙事进行“校对”的第一次正式实践。她并不知道,这一笔闪烁着独立思考星光的笔记,虽未直接污损圣典,但其蕴含的“疑”之意念,已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漾开了无形的涟漪。
这涟漪,寻常仙官难以察觉,却足以惊动某些执掌文运、感应天下读书人心念与文牍中“异见”的古老存在。
天庭极高处,远离琅嬛阁的喧嚣,有两颗明星在北斗星勺之中,其光温润,其意悠长。它们并非炽热如太阳,而是如同上好的墨玉,内敛而深邃。这便是文昌星,确切地说,是两位一体、共掌文运的文昌星君——司中星君与司命星君。
他们居住在“文华宫”,宫阙并非金碧辉煌,而是由无数流动的墨色云气和闪烁的文字符箓构成,宛如一座立体的、正在书写中的浩瀚典籍。宫内,两位星君的神貌迥然不同。
司中星君,居北斗第四星,主灾咎、考校。他形貌清癯,如一位严谨的中年学士,眉宇间带着常年审阅文章形成的肃穆与审视。眼神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华美辞藻下的虚妄。他身着玄色深衣,上有银色丝线绣成的无数细小天平纹样,象征权衡与公正。他的性格如同他掌管的职责,一丝不苟,近乎严苛,对文字中的任何“不协”与“虚饰”都异常敏感。他的历史,可追溯至黄帝之子挥,历经张仲、赵王如意、邛池龙等诸多劫难,这些经历沉淀为他眉心的一缕若有若无的忧色,使他深知文字背后所承载的因果之重。
司命星君,居北斗第五星,主寿命、禄籍。他则显得更为温和,形貌是一位雍容含笑的白须老者,手持一柄玉如意,如意上悬挂着记录众生禄命的光珠。他的衣袍是温暖的绛紫色,绣着象征福寿的云鹤与灵芝。他的眼神宽厚,带着阅尽人间悲欢后的通透与慈悲。他更关注文字所传递的“生机”与“可能性”。他的前身,与那位在四川显化、庇佑文运的张亚子渊源更深,更理解文心之微妙与不易。
此刻,两位星君正在对弈,棋盘上的黑白子,竟是浓缩的诗词歌赋与经义文章,每一步都牵动着下方文士的才思气运。
忽然,司中星君执子的手微微一顿。他抬起眼,望向琅嬛阁的方向,锐利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云霭。
“有趣。”他声音低沉,如同古琴的微鸣,“竟有人在天帝纪事的随影笺上,留下了‘疑星’之墨。非是考据字句讹误,而是直指叙事逻辑本身。”
司命星君抚须一笑,如意上的光珠轻轻碰撞,发出清越之声:“哦?自《天帝纪》定下编纂体例以来,琅嬛阁那些小家伙,无不是战战兢兢,唯恐校错一个符文。敢于质疑内蕴史观的,倒是稀罕事。是何人如此大胆?”
司中星君指尖在空中虚点,一道水镜般的波纹荡漾开来,显露出琅嬛阁中林问心正伏案工作的画面,以及那张随影笺上闪烁的星尘字迹。
“一个名叫林问心的凡人女子。”司中星君审视着水镜中的身影,“气息微弱,确为凡躯,然神魂澄澈,似有古星神血脉遗泽,却又驳杂不纯……其疑,不在文字表象,而在史实因果。她提到了《星轨本源考》,看来并非无的放矢,是做过功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