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25章

“花瓜——好看的花瓜嘞——”

街上时不时传来摊主小贩的叫卖声,吸引着附近闲逛的行人前来围观。

以七夕这般热闹的景象,自然不用愁没人光顾,而路过的宋溪云听到“花瓜”这个略显奇怪的名字,果然忍不住转头去看。

所谓“花瓜”,就是在各类瓜果上雕刻出不同的花样,有牡丹花、桃林,有亭台楼阁、高山流水,最令人惊讶的是西瓜上雕的那一座座仙宫。

宋溪云看完,脑子里自动回想起了《核舟记》里的描写,不禁感叹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不过她有点好奇,这种瓜买回去的话是继续摆着好看,还是一刀咔擦了直接进肚。

没等宋溪云琢磨出个所以然来,楚蓉就把她拉进了一间铺子,跟着过来的田佑和闵承望也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放眼望去,整间铺子都摆满了高高低低的桌子,类似于展台,而离宋溪云最近的桌子上放了一座小院子。

四四方方的木板为底座,盖起了一栋农家小茅屋,不远处的“田地”里长着庄稼,四周还用小草和青苔模仿出了大致的环境,倒真有几分恬淡的雅趣。

每张桌子前都围了不少人,年幼的小孩一脸新奇,而像宋溪云他们这个年纪的早就见惯了,只随意扫了几眼便朝其他“谷板”看去。

“今年多了好多不一样的。”楚蓉说道。

四个人聚在一起东张西望,根本不知道该先去看哪个,正好一群大人从中间的一张桌子旁离开,眼尖的田佑立马带人过去。

“看!”

这个谷板以湖为主题,岸边的垂柳和风格明显的花园,一眼就能认出来是凝仙池。

与之相配的九皋楼也被建了出来,九层高的楼制作精细,连檐下的斗拱都瞧得一清二楚,几乎算得上是等比例缩小的模型。

宋溪云凑近去看,果然在葱茏的“花园”里发现了那条紫藤长廊,芝麻大小的花苞聚成一片片紫帘,不知道凝聚了手艺人多少心血。

闵承望悄悄扯着宋溪云的衣袖,问道:“这是哪里啊?”

“凝仙池。你没去过?下次带你一起。”

“好。”闵承望点点头,暗自期待着和小伙伴再一次同游。

他前段时间听同窗提过,知府以及一众官员在凝仙池设宴,那日池上薄雾笼罩,和着画舫传出的乐曲,不少人感叹如临仙境。

美景难得,不过连仿做的谷板都能如此好看,寻常时刻的凝仙池想必也会令人惊喜。

几个人欣赏了一会便挪出位置给其他人,像这样的一张谷板,少说得卖几十两银子,左右买不起,过过眼瘾就足够了。

正中间的桌子被围得水泄不通,还时不时传来几声惊呼,更勾得人心痒痒,楚蓉踮着脚挤半天,最终无奈放弃。

“我们待会再来。”她说道。

大家点点头,各自朝感兴趣的谷板那边挤。

“谷板”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最初在木板上撒下一层薄土,种上粟或者其他粮食的种子使之发芽,再打造出一副农家小院的模样,谓之谷板。

原本只是供小孩玩乐的东西,近年来却慢慢变得丰富,不拘于栽种谷物的农家,各类宅院都能在一方木板上得以展现,引得大家推陈出新,今年甚至不满足一座屋宅,开始建起了村落。

例如眼前的这张谷板。

宋溪云看着细节感满满的小村庄,心想:不愧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朝代,百姓的精神世界果然丰富多彩。

等她把周围都逛了一圈,最中间那张展台旁边的人也终于欣赏完了,楚蓉立马招呼小伙伴们凑过去。

“哇!”

“哇哦——”宋溪云也不由得惊叹了一声。

这张谷板应该是铺子里最大的一张,它复刻出了整个府城最繁华的街道——朱雀大街。

容几架马车并行的宽阔街道、两旁林立的高楼、摊贩聚集的虹桥,以及熙熙攘攘的行人,都在平米不到的木板上展现了出来。

宋溪云还没有自己亲自去过朱雀大街,但已经能在这方寸之间感受到作为正街的繁华了。

除了宏大的主体,细看的话还能发现每间店铺里各个伙计或者掌柜的神态逼真,传神到对方好像就在自己眼前。

宋溪云不禁悄悄问道:“这个得多少银子啊?”

“不知道诶。”楚蓉小声回她。

田佑估摸着说道:“至少要一百两吧?”

百两银子!

都可以买一锭好墨了,闵承望睁大眼睛想道。

一旁的男子也不嫌他们年纪小,解释道:“这是老板的一位友人为了答谢他,花费五年打造出来的镇店之宝,老板说了千金不换。但若论市价,少说也得要二三百两了。”

“老板的友人天天都做吗?那他好厉害,我一天的绣活都不想做。”

“哈哈哈哈。”男子一愣,笑着摸了摸楚蓉的头顶,说道:“你还小,以后说不定会有你愿意天天坚持的事情。”

——

逛完谷板铺子,四个人又回到大街上。

彩色帐幕连成排,到处都在贩卖七夕的节令用品,田佑顺手买了一袋面食点心,和大家一起分着吃。

这种面食点心由面、糖、油和蜜做成,两文钱一个,又被叫做“果食”。如果花二十五文钱买一斤的话,里面会有一个披着盔甲的门神果食,称为“果食将军”。

田佑把“果食将军”格外拿出来,留着最后再吃。

闵承望看着他的动作,问道:“果食将军有什么寓意吗?”

田佑想了一下,摇摇头,“好像没有。”

他们以前同样问过这个问题,只是卖果食的摊主来了一个又一个,似乎没人记得最开始为什么会有“果食将军”,大家也就将其抛之脑后了。

闵承望吃了口甜甜的果食,不再追寻问题的答案。

街道上人来人往,走在一处略显拥挤的地段时,闵承望突然闻到了一阵香味。

其他三个人显然也认出了香味的源头,楚蓉和田佑对视一眼,蹦跶着就过去了。

剩下的两个人则不疾不徐跟上,宋溪云猜测闵承望应该没吃过,她说道:“是最近很受欢迎的签菜摊子,味道挺不错。”

其实她更想叫炸串,但听楚蓉她们经常说签菜,宋溪云就改了叫法。

闵承望手里的果食还剩了一小块,依目前来看,他可能连午饭都不用吃了。

不过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吃食的过程很愉快,与他在家吃饭或只送糕点给对方的体会完全不同。

等宋溪云到的时候,两个人已经排在队伍前面了,她没准备过去凑热闹,带着闵承望窝在有凉风的巷口。

反正有田佑在,他挑的东西基本上不会踩雷,可以放心吃。

今天多云,但七月的天依旧闷热,宋溪云想了想,准备去对面街道的糖水铺子买几杯凉茶回来。

大热天吃炸串和烧烤这些确实很爽,只是代价有点大,上次田佑不小心吃多了导致上火,缓了差不多半个月才好。

糖水铺子主卖糖水,凉茶之类的茶饮是顺带,因此种类不多。

最常见的有紫苏饮子、沉香饮子和薄荷饮子等,跟宋溪云认知里的凉茶不太一样,叫法也不同,她适应了好半天。

宋溪云让摊主从“冰桶”里拿了一筒桂花饮子,朝闵承望问道:“要喝什么?”

“薄荷饮子就好。”

楚蓉和田佑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喝紫苏饮子,多了别想。

两个人抱着竹筒往回走,宋溪云却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她。

转头一看,原来是带了个小孩的慕萧。

“出来玩?”

“嗯。”慕萧随口应着,他拍了拍向平的肩膀,小孩立马开口喊道:“姐姐,哥哥。”

宋溪云对这个小孩有点印象,不过慕家就两姐弟,这是上哪拐的?她有些疑惑,问道:“他是?”

“我弟弟,向平。”慕萧并未解释太多,只做简单介绍。

宋溪云想起身旁的闵承望,也向他介绍道:“闵承望,上次见过。”

闵夫子,自己自然认识,不过慕萧还是假装出一副陌生人的姿态,朝他点头示意。

闵承望一愣,下意识抬手作了个揖。

宋溪云不理解但尊重,她没管两个人,把那筒桂花饮子递给小孩,“来,姐姐请你喝凉水。”

向平没接。哥哥说了,别人给的东西不能吃,会被抓住卖钱,以后就不能天天吃饱饭了。

他抬头看慕萧,等人同意了才伸出手,“多谢姐姐。”

四个人就此同行,走到签菜摊子时田佑已经排在第三个了。

天热,再加上烧油的炉火,不少人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但为了美食倒也不是不能忍受。

宋溪云过去给楚蓉送水,别把小孩热坏了。

闵承望也有样学样,将竹筒递到田佑手里。

楚蓉喝完一口,拿冰凉的筒壁敷在脸上,朝宋溪云露出略显憨傻的笑。

慕萧一过来石松青就注意到了,见几个小孩认识,他正准备不收钱,却听慕萧说道:“算我账上。”

宋溪云刚好退回来,她连忙拒绝道:“不用,我们四个人一起买的,哪里能让你付钱。”

“没事。”再来一个人也没阿平吃得多,算不得什么。

石松青自然站在慕萧这边,他帮着劝道:“一顿签菜的钱我们阿萧还是能拿出来的,阿妹放心就好。”

宋溪云纠结了一会,决定放弃挣扎,大不了以后再请回去。

旁边的熟客没怎么见过慕萧,问道:“石小哥,这也是你弟弟?”

“对。”

熟客知道他在说玩笑话,笑道:“石小哥怎么不多叫几个兄弟来?再摆个摊子,省得天天排那么久。”

石松青抹了把汗,无奈道:“我也想啊,可是谁乐意来吃苦?一天天起早贪黑还挣不到几个子,我哥都说他后悔过来了。”

姚卓头也不抬,回他:“我可没说。”

“哈哈哈哈。”师兄弟两个斗嘴是常有的事,有些熟客就喜欢看这种热闹。

宋溪云几人站在不碍事的角落,慕萧解释道:“他是我哥的朋友,两人一起创办签菜摊子。”因此自己并不差钱。

好家伙,又是哥哥又是弟弟,看来这位少年离家后的生活很丰富啊。

不过没想到最近比较火爆的炸串居然和他有点关系,看在勉强算是朋友的份上,宋溪云忍不住问道:“你哥他们都做签菜了,怎么不再试试炙肉呢?”

她之前陪楚蓉去吃的时候就闻出来了,和一般的签菜不一样,酱料里面应该放了孜然和花椒这些香料,所以闻起来更香更吸引人。

既然如此,不如再搞个烧烤出来,拿差不多的方法挣两份钱,那多爽快?

“炙肉?”慕萧看着她若有所思。

日后确实有相似的做法,只是炭价贵,他暂时还未向石松青他们提及。

莫非……

嘻嘻,莫非……

无奖问答,小小猜到了什么?

欢迎各位宝宝来评论区讨论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25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家酒坊做大做强
连载中鹏炖一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