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依旧如绸如缎般倾泻而下,天地间仿佛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一时半刻也不像是要停的样子,最后还是太子命手下人送了伞,众人才陆陆续续离开。
“殿下,我们也先回去吧。”楚离递了把伞。
萧玄烨点点头,转身却看见廊下等待的一袭白衣。
廊下的谢千弦白衣胜雪,身姿绰约,静静站立着,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遗世独立。
雨水沿着屋檐滴落,轻轻打在他的衣摆之上,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水花…
“小人,爱慕殿下…”
短短的六个字在脑中回响,但他接过楚离递来的伞,却只是自己走进了雨中,留下面面相觑的楚离和夜羽。
那边的廊下,谢千弦静静站着,屋顶上一滴滴雨水落下,打湿了衣摆,而后,一抹桐黄笼罩了他,一柄油纸伞撑在了上头。
谢千弦缓缓回过身去,却见是萧玄璟,便微微屈身行礼。
看着他的神情,萧玄璟笑问:“怎么,寒之看起来有些失望?”
“小人是惊讶。”谢千弦微微笑着,惊讶倒是真的,他还以为,会是萧玄烨。
“惊讶什么?”萧玄璟挑逗的笑着,又想伸手去牵他。
谢千弦微微一侧,自然躲过,恭敬道:“公子,时辰不早,小人先告退了。”
“急什么?”萧玄璟跨出一步挡住他的退路,“雨这么大,我送你回去?”
谢千弦心中依然是万分的忍耐,偏偏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分毫,依旧笑道:“谢公子厚爱,小人不敢。”
“有何不敢?来日你进了我府上,我还会亏待你不成?”
话语中的种种都是调戏,连带着萧玄璟的声音听起来都油腻的不行,谢千弦心里实在恶心极了,偏偏脸上不能表现出来,萧玄璟是把自己当什么卖身的男倌吗?
饶是他再能忍,此刻脸上也隐隐涌现出一点不悦。
“李寒之!”
忽如其来的一声呼唤可算是终结了这场令人难堪的闹剧,萧玄烨不知何时折了回来,他站在雨中,气势却丝毫不减,楚离和夜羽则跟在他身后,也是瞪着萧玄璟不出声。
萧玄璟一听这声音便知是谁,当下觉得扫兴,翻了个白眼,而后转过身,似笑非笑:“太子殿下,怎么还没走啊?”
萧玄烨全然不理会他,只是冷冷说了两个字:“过来。”
谢千弦微微一愣,大雨模糊了视线,他实在看不清萧玄烨究竟是对谁说的这句话,直到萧玄烨身后的夜羽动身,撑开另一把伞,向谢千弦走去。
谢千弦心中松了口气,刚跨出一脚,萧玄璟却又伸出一手将人拦下,不甘示弱:“太子殿下,有些不讲理吧,我先看中的人,您想就这样带走?”
萧玄烨脸上毫无神色起伏,可周身的气压已经低到了极点,他跨出一步,楚离紧随其后,不叫任何一滴雨沾染了那高傲的太子,他一步步走来,步伐中都是嫡子血统的骄傲。
“萧玄璟,”他冷冷出声,“嫡,贤,长?”他慢慢说着,还觉出几分荒唐可笑来,他问:“你占了哪样?”
“非嫡非贤非长,你凭什么和我争?”
萧玄璟也是被刺激的不行,也不过就是占了一个嫡子的身份罢了!
“走。”萧玄烨漠视了他眼底的不甘,转身离去。
“请吧。”夜羽也将伞倾向了谢千弦。
“多谢。”他轻轻一笑,越过萧玄璟,跟随着萧玄烨离去。
谢千弦一路跟在萧玄烨身后,他不说话,谢千弦便也不开口,一直走到了他房门前,萧玄烨才问:“你和萧玄璟,是什么关系?”
谢千弦摇摇头,有些难说:“公子说,无论文试结果如何,他都不会亏待小人。”
萧玄烨盯着他交谈时微张的唇齿,眼神一路往上,声线却十分凉薄,“你可以去。”
“殿下…”谢千弦看着有些为难,“公子璟发的玉笔,小人,可没有收啊…”
关于那只玉笔,萧玄烨知道,但没有多管,考场中自有笔墨纸砚备好,至于萧玄璟发的那一套,是他招拢人心的手段。
萧玄烨对此一言不发,也是想知道哪些人是实实在在受了萧玄璟的恩惠,不能为他所用,这李寒之言下之意便是,萧玄璟抛出的橄榄枝,他没接。
“抬起头来。”他话语中带着一丝储君不可抗拒的威严。
谢千弦于是慢慢抬起头,一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对上萧玄烨的目光,那眼神中的猜疑还未完全消除,他问:“这么好的东西,你当真不想要?”
谢千弦噙着一丝谦卑的笑意,只回:“不是殿下赏的,小人便不要。”
“小人,是真心想依附殿下的,”他注视着萧玄烨,眼中含着柔情,十分诚恳,“小人,想报殿下的不杀之恩。”
萧玄烨眉头微皱,似乎从这话中听出一点什么,与此同时,一队人马正往这里靠近。
萧玄烨问:“你想怎么报?”
谢千弦也毫不顾忌,轻笑道:“文试,便是小人的…”
“投…名…帖。”
投名帖?什么样的投名帖?萧玄烨看着眼前人的笑容,只是觉得越来越看不透,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联想到昨夜的那一场大火,李寒之,是借着这场火做了什么手脚?
如果真的只是李建中的庶子,会有这等能耐吗?
“你…”不等他这一句话说完,沈遇已带着一队人围了过来。
“把李寒之拿下!”
“沈大人!”楚离和夜羽挡在二人面前,冷声道:“没看见殿下在此么?”
沈遇这才不慌不忙的行了个礼,幽幽道:“殿下恕罪,臣乃是奉荀大人之命缉拿考生李寒之,许墨轩,还请殿下,不要为难臣。”
“你们退下,”萧玄烨发了话,楚离和夜羽才双双退开,他便问:“李寒之犯了何错?”
“回殿下,此二人有舞弊之嫌,臣奉命缉拿,要将此二人押送至廷尉。”
“廷尉…”萧玄烨心中呢喃着,廷尉府,是相国的地盘,许墨轩,是太尉的儿子,这其中,不可能没什么联系。
“殿下,”谢千弦拽了拽他的衣袖,倒是一身泰然,“让我去吧。”
萧玄烨回过头看他,似乎是急切的想从他身上窥到更多,可谢千弦的神情毫无破绽,看起来倒像是在安慰自己,他愈发的怀疑,回想起他说的投名帖,李寒之,要做什么?
一个庶子,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可他自称是李建中的庶子,文试这样重大的事出了舞弊之,一定会惊动君上,若是瀛君知晓李建中的庶子尚存,那即便是身为太子的他,也保不住这个人,李寒之,为何不惧?
萧玄烨看着他,心中的顾虑不曾消失,却转对沈遇说:“是该去廷尉,昨夜一场无名火,我也想听听,廷尉要怎么交代。”
沈遇有片刻的无言,但他听出一些弦外之音,廷尉府早已摊牌,当初李建中一事,太子曾交上许多反驳文书,都被廷尉驳回,那时廷尉的立场便已明了,是向着公子璟,向着相邦。
可昨夜那一场大火,真要是查起来,其背后不该有什么手脚,但看太子的意思,怎么好像这是他扳回一局的利器呢?
沈遇面上依旧从容,随即应道:“臣,不敢违命。”
而另一边,太尉许庭辅也收到了消息,正匆匆赶往相府。
“大人,您慢点!”
身后的小厮追着许庭辅的步伐,奈何实在追不上。
“相邦大人!”粗犷的声音透着十分的急切,许庭辅冲进相府,却刚好碰见了迎面走来的殷闻礼。
“太尉大人莫急。”殷闻礼显得沉着许多。
许庭辅乃是武将,三子俱殒于战场,所以没让唯一的小儿子从军,本想着他们父子二人一文一武倒也是没事,可一场文试,却将其卷入了舞弊的风波中。
“我怎能不急啊!”许庭辅喘着大气,“我可就他一个儿子了!”
“我知道。”殷闻礼拍着他的背给他顺气,“我正要去廷尉府,此事我自有办法,定保少公子安然从廷尉走出。”
“我与你一道去。”
“不可!”殷闻礼拉住了扭头就要冲到廷尉去的人,“你若是去了,总有包庇之嫌,你就在此等着,我定将你家公子带回来。”
“如此…就拜托相邦了。”
廷尉府——
审殿之上,气氛肃杀,聚集的众人神色各异,许墨轩被扣在一旁,面色惨白,身体微微颤抖。
文试乃国之大事,瀛君已在此候着,他面色凝重,可凝重之余却又有几分从容,似乎对今日之事早有预感。
廷尉薛雁回站在瀛君身旁,面色忐忑,显然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他也感到不安,荀文远和萧玄璟也都在场,他们的目光在谢千弦和许墨轩之间来回游走,似乎在寻找着某种答案。
“君上万年。”萧玄烨屈身行礼,声音沉稳。
谢千弦缓缓走到许墨轩身边,他跪下,行了一个大礼,“草民李寒之,见过君上。”
瀛君瞥了眼太子,随后目光落在谢千弦身上,他看着这个年轻人,一身从容自若,与一旁吓得半死的许墨轩形成鲜明对比,他问:“你不怕?”
“回君上,小人相信,清者自清。”谢千弦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脸上不见丝毫畏惧。
这样的反应让瀛君心中不禁起疑,也让一旁的萧玄烨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李寒之,许墨轩是太尉嫡出的四子,见过的世面不少,在这种地方尚且害怕的发抖,反倒是这个所谓庶出的李寒之能对答如流,毫不畏惧。
一时间,空气仿佛凝固了,瀛君沉默片刻后,给薛雁回使了个眼色,薛雁回清了清嗓子,厉声问:“考生李寒之,许墨轩,你二人,是谁抄了谁的答卷?”
听到这话,殷闻礼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来时瀛君已在此,他便不好开口问,既然决定动手,他自然会备好退路,可这罪名怎么会是抄袭呢?
瀛国新政,开文试,但文试能否顺利进行,从来都不取决于文试本身。
自古功名利禄皆向朱门倾,世间捷径,岂为蓬蒿之士所辟哉?
瀛国的文试亦是如此,文试表面上是为寒门铺出一条仕途,可每年进入最终文试的名额,其中总少不了世家大族和权臣的摆布。
这一年的文试,殷闻礼把宝押在了许墨轩身上,他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谁又在乎呢?令人在乎的,只有他的身份罢了。
他暗暗看着沈遇,后者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却也是无关痛痒。
萧玄烨也还未知全貌,他皱了皱眉,问道:“君上,臣请问,这其中的原委…”
荀文远看了眼谢千弦,然后缓缓开口:“回殿下,考生李寒之与许墨轩所交两份答卷中,其中内容,有七成相似。”
“我…”许墨轩此时惊呼出声,“我没有抄!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站着的众人各怀心思,一场意料之中的闹剧,却以一个出乎意料的开始出现了…
各位看官请注意,应编辑要求,原本“秦国”改为“瀛国”,这样做是为了让本文看起来更架空一点,以免引起读者误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之子遥遥望眼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