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过了两日,石晓晓在石茂山的监督和指导下亲手做了一笼馒头,虽然没有父亲做得好,但也能吃。她将蒸好的馒头分给了自己的几个熟人和朋友,又给林东东那个小家伙分了点后,便打包给张老胡子带了些去。
她刚推开巷子上的小门,正巧看见曾大爷喜笑颜开地提了一篮子新鲜的果子送到张老胡子的摊子前。
张老胡子一瞧曾大爷那畅快的模样就知道他的难题解决了,欣然收下了曾大爷的这一份礼。
“何如?”张老胡子接过篮子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那神情怎么看都是胸有成竹又得意洋洋的模样。
“还真是像你说的那样啊,家里有我儿子的鸿运罩着,我家那院子果然还是卖出去了!”曾大爷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面色也和善了不少。人也不急躁了,说话也不冲了。
“好好好!”张老胡子捋着自己的胡子连连点头。
石家和曾家门对门做了多年邻居,这一真真切切听见院子的主人换了,石晓晓便上心了些,关心地问起来:“曾大爷,你家院子卖给谁了?”
曾大爷见石晓晓这么关心,回想了一会儿:“应该是个好相处的人,脾性还不错,人也精神。”曾大爷说着,像是想起来什么,看向石晓晓的眼神也带了点审视和探究的意味,语调也悠长了起来,“晓晓啊……”
“嗯,怎么了曾爷爷?”石晓晓听见他这语重心长的语调,就觉得他想说什么自己不太想听的话。
“之前邓大娘是不是上你家去了嘛?”曾大爷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慈祥。
这话来得太突然,石晓晓愣了愣才点点头,嘴巴嗫嚅了会儿,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
曾大爷也不在意她那扭捏模样,依旧挺热心地和石晓晓说话:“难道邓大娘给你说的几个人都不合你的意?哎,我看那买我们家院子那人也还不错,人长得周正,年纪也合适,就是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娶亲……”
石晓晓这下更是不敢接话了,闭紧嘴巴地看着曾大爷尴尬地笑着。
曾大爷毕竟不是能管石晓晓亲事的人,说了两句热忱话见石晓晓没有几分乐意谈论的意思,便也不再问了。他掉头又和张老胡子说起自家的事来。
他说郦州是个好地方,自家儿子也寻了个好住处,可也不知将来还能不能回杨柳巷子落叶归根云云。
张老胡子闻言畅然一笑又劝慰他:“你家儿子到了郦州自然也是如鱼得水顺畅得很,只要他踏踏实实好好做官,将来时候一到,郦州也留不住他。”
曾大爷听着这样的话,心里很是开心。这要是郦州都留不住,那只能是往更高更大的地方去了!只要儿子能够步步高升光宗耀祖,他就别无所求了。
“要真是这样,我也死而无憾了。”曾大爷心满意足地笑着,似乎也不在意自己将来还能不能回江城的杨柳巷子了。
“你这老头儿还真是……”张老胡子笑着摇摇头,“你是福寿安康一世无忧的命,哪里还需要担忧这些。你儿子争气又孝顺,终会让你顺心如意的。”
“哈哈哈,要是这样,那还真是好呀!”曾大爷笑得舒畅,很满意张老胡子说的话,心里就觉得这篮果子没送错!
张老胡子笑呵呵地送走了曾大爷,转头望向静默站在一旁的石晓晓:“你这丫头今天不出门?杵在这里做什么?”
石晓晓这才将自己包好的馒头交给张老胡子:“这是我自己做的,虽然没爹做得好,但也能吃。”
“哦呀,这样呀,谢谢谢谢。”张老胡子笑呵呵地收下了馒头,看着石晓晓的瞬间突然转动了一下眼睛,面上露出类似邓婆婆热心时候的神色,“曾老头的提议不差,你不妨考虑一下?”
石晓晓一时没理解到张老胡子的意思:“曾爷爷的提议?”
张老胡子朝着街对面抬了抬下巴。
石晓晓笑了一下,什么话也不说,就退回了自家的院门,轻轻地将门关上了。
杨柳巷子有新客。
不过是一天的时间,便叫杨柳巷子的老住户一传十十传百给传了个遍。
仅是住户,杨柳巷子少有能定居下来的新客,能留到最后的,大多都是看上了能在杨柳巷子赚钱的门道,想要留下来赚钱讨生计的人。
这新来了一个人买了曾老头的院子,不少人都在暗地里设赌局,就赌这新来的能在杨柳巷子呆多久。毕竟作为居住生活的地方,杨柳巷子不是最好的。也不知这人能够在杨柳巷子里忍受多久。
石家院门时不时开开合合,石家几人进进出出,却没有见到过这个对面新来的住户,反倒是看见了曾大爷。他老人家满面红光地指使人搬运东西。
“曾叔,要去郦州了啊?”李春提着装得满满的大菜篮跟在扛了袋面粉的石茂山身后,抬眼看见曾大爷使唤着几个衙役模样的差人做事,便主动招呼了一声。
“是啊,这不是就要准备走了么——哎,那东西不要放过去呀,会掉的,往右边放一点……”曾大爷指挥着一个差人将东西放稳,又掉头和李春说起话来,“石家的呀,我家最近忙不过来,我竟忘了跟你说——买我们院子那个人啊,是个厚道人——不是个让人放心的我也不会让他住这里、住你家对面啊!”
“能过曾叔你的眼我们肯定放心!”石茂山扛着面粉十分郑重。
“是呀,曾叔,我们肯定放心。”李春点点头,附和着。
“那人看起来家境应当不算差,人也精神可靠,要是他不曾娶亲的话,倒是和晓晓挺合适的。”曾大爷对这事儿十分在意,又在石茂山和李春的面前提了一次,生怕这么个看起来不错的人儿一不小心就被巷子里的其他人给抢走了一样。
石晓晓正走到门口来接父母手里的东西,刚打开门又听见曾大爷在那儿说这话。她望了望曾大爷背后的几辆马车,没看见高升的曾叔,正巧看见差人们打好绳结固定住了东西就忙对曾大爷道:“曾爷爷,你家东西都收拾好了,赶紧走吧,别让曾叔等太久了!”
“哦,对对对。”曾大爷总算想起正事儿,“我儿子还在城外的东路亭等我呢!可不能耽误他时间了!”曾大爷说着连忙吆喝着随行的差人上路,上车前还好意地叫石茂山一家去郦州看他和他儿子。
石茂山主动应下,目送着这位住了十几年的对门邻居离开,便带着妻子女儿回了院子。
“晓晓,曾叔说的那人是不是叫你看过了?”李春将手中的鲜肉蔬菜递给石晓晓时,突然问话。
“没看过。”石晓晓飞快夺过李春手里的大菜篮儿,一溜烟儿地跑进了厨房。
自从被邓大娘盯上后,石晓晓感受到了来自杨柳巷子各位长辈的惦记,就连曾大爷离开前都没忘了这个事,还要提醒她爹娘一句。
石晓晓不禁有些怀疑,难道是因为石眠眠婚事太顺利,大家都觉得她应当也是及笄之后顺理成章地嫁出去?
石晓晓是石家的二姑娘。
有个二姑娘,自然还有个大姑娘。
石眠眠就是石家的大姑娘。
石眠眠今年二十,比石晓晓大五岁,出生时定了娃娃亲,十五嫁人,十六跟着夫家一块搬走,离开了江城。
后来石眠眠是两三个月来一封书信,说些琐事和际遇。她那一手字从狗爬到字迹清晰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从简单的字到略微复杂的字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石晓晓有这么个远在他方又惯爱写信的姐姐在,没少跑腿去驿站取信,也没少学些新字给父母念。有时她也会忍不住想,石眠眠是不是就爱跟自己作对,信里不认识的字越写越多,害得她念信的时候总会不小心咬到自己的嘴皮子。
事到如今,不止写信要跟自己作对,连“嫁人”都能跟自己作对了!
大概是有了这么个顺利嫁人的姐姐,石晓晓敏锐地觉察到杨柳巷子里的人们拿她姐妹俩做比较,似乎总担心她石晓晓什么都要比石眠眠晚一步!
石晓晓想着有些来气,手上重重地在木架上分放着新买来的菜,嘴里还是有些担忧地嘀咕了一句:“不会差那么多吧……?”
到底是什么差得多不多,石晓晓心里没个定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石眠眠相看的次数肯定没有她多。
经石茂山夫妻俩一说,邓婆婆知道了石晓晓心里有主意,便说既然这样她就不多管了,只是日后要是有喜事可是要来讨杯喜酒的。
邓婆婆几日不登门,又有巷子里其他想来相看的人过来找李春。
李春想着自家二姑娘的别扭模样,又一一推谢了。
杨柳巷子人多,天天都有新鲜事发生。石晓晓这事儿并没有占据老街坊的目光太久,大伙的视线便很快被另一件事给占据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