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出乎意料闯入决赛,人群中一时嗡嗡作响。
除了于欢,其他两位进入决赛局的都是本地有名的力士。
接连托举,那边已经热到光膀子了,只有于欢的上衣还好好穿在身上,脑门儿上一滴汗也无,看起来就像那种很虚的小白脸。
再加上略显惨烈的体型对比,除了狩猎队的队员们,围观群众无人看好她能走到最后。
“一脸虚”的于欢面无表情站在原地,眼睑微垂,似已习惯了被人注视。
倒是她身旁的两位力士满脸激动,举重之前还在不停展示着身上的肌肉。
在北地如此寒冷的时节,两人身上竟缓缓冒起白烟。可见并非看起来那么轻松。
此二人成名已久,互相也算熟悉。
他们把彼此当成对手,只看了于欢一眼便不感兴趣的转过头去。
最终回合,随着足有一人高的巨鼎被人合力抬上来,人群沸腾了。
参赛选手亦燃起熊熊斗志。
然而,最终结果却惊掉了一众看客的下巴——赢的是那个“小白脸”,于欢。
于欢原本想过要不要放水的。
但她之前在县令面前露过脸,且熟人都在跟前,瞒不好反倒适得其反。
索性大大方方拿下此局,最差不过是被人惦记上。
反正她离成年(恒朝男子二十成丁)还早呢,且走且看吧。
队长赢了,李铮炫等人满脸高兴,簇拥着于欢去领奖——一头脖颈上挂着大红花的小母牛。
对于农民来说,这真是再好不过的奖品了。
领了奖,又得县令大人一番勉励,大家全都与有荣焉。
活动结束,众人牵着牛,直奔王家酒肆。
把奖品拜托相熟的小厮牵进后院照看,几人直接去了酒肆二楼。
上次托县令大人的福,几人在此畅饮了一回,李铮炫他们回去后还念念不忘,其他队员听到也好生羡慕。
趁着这次过节,于欢便在酒肆二楼定了位置,说好请队员们再来吃上一回。
…………
几人走到楼上,红姑等人已经在了,正吃着酒肆送的四色干果,笑着喝茶聊天。
初夏一屁股坐到红姑旁边:“哎呦,总算有个地儿歇歇脚啦。表姐,这瓜子香不?”
红姑:“香的很,大师傅下了料煮的呢,跟咱家里的不一样。”
初夏:“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几人嗑着瓜子,说起于欢赢了比赛,又是一番热闹。
不一时,其他在外跳舞的队员也满面春色地陆续找了过来。
于欢叫来小二,点了好些酒菜。
她毕竟是现代人,吃外食已经习惯,点菜毫不手软。
但其他人可不是。
听到于欢要了那么多道菜,难免心疼,连呼吃不完。
于欢摆摆手,只叫他们放开了吃:“难得一起过个节,这点吃食我还请的起。”
红姑也笑道:“他这几月在山上没少挣,全靠大伙儿帮衬。你们不用给他省钱,吃!钱不够还有表姐呢。”
众人这才不再阻拦,笑嘻嘻的坐了,都说等着吃大户。
待酒菜上来,大家举杯共饮,又赞不愧是城里的酒肆,吃食就是美味。
于欢特意点了几道平日家里不会做的菜,给大伙儿尝尝鲜。
席间,红姑对着做成花型的精致点心赞叹不已。
见她实在喜欢,于欢低声说自己也有点心食谱,红姑听了连声说回去定要试着做一做。
小石头年纪还小,于欢给他点了果子饮。
大伙儿都在喝酒,小石头好奇也想尝试,被众人齐齐制止。
他也不难过,转头专心进攻盘子里的甜食,直吃的两颊鼓鼓。
不止是小石头,这年头物资匮乏,就没有人不爱吃糖。
性子稳重如小林,也连吃了好几块面前的糖霜蜜饯儿。
那蜜饯儿是用杏肉做的,晒干之后的杏子糖分析出,本就偏甜。
大师傅又在上面裹了层厚厚的糖浆,再撒上漂亮的白色糖霜,一口咬下去,满嘴香甜滋味。
初夏咬下第一口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连说这比老家的甜杆儿还要好吃。
北地大多有种甜杆儿的习惯。
甜杆儿细细一根,虽然内里果肉不能吃,但其中汁水很甜,是乡下人们难得的零嘴。
甜杆儿不难种:耐旱、耐热、还耐倒伏。
春天在不用的边角旮旯随意撒上一把种子,也不用怎么费心照料,夏天便可收获不小的一片。
家里的孩子大人没事时拔上一根,扒开外皮,嚼出里面丰富的汁水,直能甜到心里去。
听到他们提起甜杆儿,于欢脑子里想起一样东西:制糖。
朝廷禁制私自贩卖食盐,对糖类却没有什么限制。
甜杆儿,是能制糖的作物之一,且方法并不难。
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糖是很好的能量补充剂。
如果有了糖,就可以做许多美食,红姑想做的点心也离不开糖。
且除了制作食物,糖还可以用来酿酒。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糖很值钱……
于欢看着席间众人,稍微动了些心思,又强行压了回去。
她如今已经在县令那里挂了号,不好再鼓捣什么“发明”了,暂且安稳些为好。
…………
今日是上巳节,酒肆一楼做了特别的布置。
毕竟是京城祭酒家的店,王掌柜也附庸风雅,在一楼开了个诗会。
一楼的中心位置原本是个不小的戏台,如今被王掌柜命人在周围做了个小小的曲水流觞池。
弯曲的流水环绕着精致的木台,周围点缀了不少精心培育的绿植花卉。
围着流水两侧,是一个个八角形的坐垫。
中心的位置还有几名漂亮的女子奏曲助兴。
有兴趣的人可自行入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