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三回

说到填充物,于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棉花。

恒朝是有棉花的,但产量不多,价格很贵。

于欢当初买冬天的被子也是花了不少钱的。

除此之外,还有些丝绸、麻布、纸张、草木灰?等物。

不光是布料还是棉花,于欢自认是烧不起的,且吸水性也一般。

草木灰她更是完全不想用。

倒是可以考虑用纸……

想到本地纸张价格,于欢嘴角抽了抽,思付再三,终是做了决定:她要造纸。

老规矩,起手先查资料。

于欢翻了不少书,心里有了一定计划之后,才开始行动。

在恒朝,纸张的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上层大士族的手里,动辄能影响到一族、一城,乃至半个国家的经济。

若是于欢敢大张旗鼓的做出来,前脚放出消息,后脚就能被人给害了。

所以她打定主意:只悄悄做来自用,绝不让外人知道。

索性这会学堂已经建成,没人再来她家上课。

于欢自己在院子里悄悄鼓捣,倒也无碍。

只是她家这院子平日红姑和小石头都会来,还要先跟红姑通好气。

相处这么久,红姑最是个嘴严的,只要她答应保密,便谁都不会告诉。

果然,于欢稍稍一提,红姑便心领神会:“你只管做,不用告诉我做的是啥。我全当看不见。”

至于小石头,红姑叫于欢直接瞒着:“小孩子嘴上没个把门儿的,再给你秃噜出去。这几日我会管好他,叫他不去你院子里玩儿。你自己来回走也记得锁门。”

解决完保密问题,于欢开始着手准备。

第一步,于欢要先做一个水池。

她原本打算在院子里直接挖一个,底层铺上塑料布,外面再贴一层鹅卵石权做伪装。

但考虑到这样不方便移动,最后还是做成了单独一个池子,这样她不在家时还可以锁进屋子或是直接收进空间里。

西山上有不少石头。

于欢记得,靠近半山腰的悬崖处就有一块很大的石头。

足有三米长,是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很适合用来挖池子。

说干就干。

于欢早起带人做完训练,去地里浇了回水,又去学堂上了节早课,留下成堆的课堂作业叫墨春帮忙看着,她自己就跑上山收石头去了。

那块大石原本好好的长在山上,风吹不晃,雨淋不坏,小花小草从大石旁边的缝隙中长出,撑开了柔软的土地,却撼动不了它分毫。

遇到于欢这个有作弊器的,抬手放在石头上,顷刻间便把它收进了空间里。

收完石头,于欢溜溜达达地下山,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去了。

…………

学堂里,学生们根据教学进度分了一大一小两个班。

左边的是队员们和红姑母子,右边则是新来的小学生们。

在于欢的课堂里,学生不分男女。

相熟的小学生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没人觉得奇怪。

小石头同为孩童,却能跟“大班”的同学坐在一起,一度让豆丁们很是羡慕。

小石头自己也很骄傲。

原本上课还会偶尔偷懒,如今端坐在第一排,听的比谁都认真。

因为班里多了群小学生,于欢教学上有所克制,已经很少组织大家开“座谈会”了。

只简单的讲史,仍是那个风格,不做评价。

在她给大班讲课的时候,小学生们往往被留了练字的课业。

见于欢讲故事一样,难免好奇,也会跟着听一听。

日积月累,心中便会留下些痕迹。

这也是于欢想要的——潜移默化。

新来的学生中,最大的十岁,比小石头还大两岁。

最小的只有五岁。

再小的于欢实在照顾不来,更大一些的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人家家长就不肯送过来了。

新生统共三十三人。

加上原有的学生,于欢的学堂里足有五十人。

人多了,课堂上再叫小名就不合适了。

于欢叫大家自去取了“正经名字”来。

有的家长本身有些想法,便自己去想了来。

有些家长却觉得先生更有文化,扯着自家孩子,非要请于欢帮忙。

狩猎队众人原本已经自己研究着起好名字了,一看这样,好几个也要来跟着凑热闹。

于欢拒绝失败,愁眉苦脸的接下了这个活计。

这可不比给家中宠物起名,随意不得。

于欢怕耽误了人家孩子,夜夜狂翻字典,白天挨个问人家有什么理想,又问孩子的生肖五行。

熬的双眼通红,费了好些力气,才终于把所有人的名字都给起出来。

如今,于欢对着满屋的学生,叫起来一个黄毛小子:“阿燊,你来说,江风对什么?”

这孩子是学生中最小的一个,今年刚满五岁。

因为营养跟不上,一头卷曲的小绒毛微微发黄。

被先生点名,小阿燊也不怕,站起身来奶声奶气的道:“江风对海雾!”

于欢欣慰的点头:“不错,答得很好。”

阿燊咧嘴一笑,脸红红的坐下了。

据阿燊的家长说,这孩子五行缺火,于欢便给起了这么个名字。

燊乃炽盛,三堆火生在木柴上,火焰取之不尽。

孩子的家人都说先生起的好。

于欢吸取了第一批的教学经验,新生不光教生字,同时还教《声律启蒙》。

让孩子们当儿歌去背,争取早日做到“出口成章”,反过来又能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声律启蒙》里有不少知识,顺便还能开拓眼界。

一举多得。

如今看来,效果不错。

…………

忙完一天的行程,于欢晚上终于有空,开始在空间里用工具切割石头。

于欢如今已经很擅长在空间中的操作,速度十分快。

当晚,一只纯粹用石头掏出来的水池便制作完成了。

第二天,她又开始忙着用竹条编制竹帘,用来做抄纸帘。

工具准备停当,接下来便是处理原料。

山中如今禁止伐木,好在于欢空间里还有不少之前攒的原木,倒是够用。

于欢的空间里存了不少松树和桦树,其他还有些柳树、杨树之类。

这里面,松树和柳树的木浆纤维细长,可以提高纸张韧性。

而桦树和杨树则纤维短粗,可以让纸张更松软,吸水性好。

为了做出足够柔软吸水又不容易破裂的纸张,于欢把这两类木头以4:6的比例混合,当做造纸的原料。

于欢在空间里将原木切碎,倒入池子里加水浸泡。

足足泡了好几天,待木碎软化,又用锤子将软化后的材料捣成泥状。

在池子下方点火,放入木浆,加水蒸煮,又在热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是于欢用小苏打和生石灰自己制配的,方法很简单。

因是手工制作,纯度不算太高,但也够用了。足够用来溶解木质素并分离成纤维素纤维。

当木头基本融化,于欢将池中的纸浆捞出,加水重新进行搅拌,碎浆、除沙、磨浆、疏解。一番折腾之后,纤维形态改变,表面析出胶状物,这便是脱胶。

然后便可以进行下一步。

纸张烘干机这东西,于欢是没有的。

她只能选择最原始的方式——抄纸。

于欢将纸浆捞出,再次放入清水中,用竹帘在水中均匀抄起纤维层,一张纸便出现了。

竹帘表面的缝隙越大,纸张就越厚,表面也就越粗糙。

于欢想要细腻些的纸张,便把帘子的缝隙做的很小。

院子里,一片一片的“纸张”被于欢小心捞出,又拿进了卧室里。

房间里,火炕已经烧起,整个屋子的温度很高,

于欢把纸张整齐的码放在炕上。

她想要模拟高温干燥,这里温度有限,但足够烘干一张纸,多少还能起到一些心里上的杀菌作用。

北地本就干燥,薄薄的纸张以肉眼可见速度颜色越来越浅。

这是水分退去的征兆。

待脱水到几乎全干,仔细辨别又有些微潮气,于欢开始进行下一步重要的工序:起皱。

在制作卫生纸的时候,这一步必不可少。

工厂里会使用起皱刮刀,刮刀能够破坏纤维之间的结合力,让纤维变得更加松散。

根据书上说的:纸张起皱之后,纵向伸展率能够提升8倍,厚度提升3倍,挺度降低38%。

说人话就是,这纸会变得更加柔韧厚实,吸水力也会更强。

于欢没有起皱刮刀,但她查过资料,大概知道原理。

于欢照葫芦画瓢,尝试着做了一套刮刀,把还没干透的纸张小心放进去,手工旋转起皱。

期间调整了好几次,弄破了几张纸,终于给她做成了。

于欢拿起一张纸,那纸张柔软,有一定韧性,且不会刮伤皮肤。用手轻轻揉搓也不会轻易碎裂。

她倒了一杯水试验,纸张的吸水性比现代卫生纸还是差了一些,但也没有太差。

因为没有漂白,整张纸是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黄色,因为没有切边,又有些皱皱的,卖相不算很好看。但于欢已经很满足了。

她成功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第五十三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纯白恶魔

逆鳞

共建和谐魔法世界[西幻]

全职法师!

苍山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有一个废品站
连载中李明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