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崔恪2

崔恪的记性不能算好,但是哪怕过了好几年,直到最后,他都记得那一日的事情。那一日余晖说的每一句话,火光映在他的侧脸上面,他的每一个表情都染上了刻骨的温柔缱绻。

那一天他们没走多久就下起了暴雨,在下雨前,余晖便带着他们两人找到了个山洞,顺带出去了一段时间。期间林肆根本没被绑,整个人霸占了山洞出口,看着余晖的背影,山洞很大,余晖的马在角落里,崔恪吓得缩在它的身边瑟瑟发抖。

余晖回来的时候带了些野果还有一只放完血的小野猪,林肆也很有眼力劲的在他回来之前捡了许多的树枝回来,就只有崔恪一点用处都没有。

崔恪开始狼吞虎咽,他已经饿的两眼发直了。说句良心话,他也不是立刻就被林肆逮到的,跑了这么久简直饿死他了。

余晖烤完肉后拿着一个野果便斜靠在了山洞口,看着外面。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也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山洞内被衬得极为安静,偶尔有火焰灼烧木材的声音传来,余晖看了一会雨,便进到山洞里面,坐到了崔恪的旁边。这个时候崔恪已经吃完野果向烤肉动手了,却被余晖打了下来,“没熟呢。”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外面的大雨,不禁感叹,“你的运气挺不错的嘛。”

崔恪呼了呼自己的手,疑惑的看了过去,余晖拿着树枝拨弄着火堆,白皙修长的手指在火光下犹如成色最好的白玉。崔恪抬起头,果不其然看到了林肆正直勾勾的看着,余晖没有意识到,在这方面他迟钝的要命。

“这么大的雨,我再来晚一点,怕是连你的尸体都找不到了。”

……余晖总是能一句话让他提神醒脑。

“你还记得我去西海之前,跟你说的话吗?”

“……”崔恪抿了抿唇,有点不敢说话,但是看着余晖波澜不惊的侧脸,却又不敢不说话,他只能委委屈屈的回答,“在都城老实呆着,别去战场上当活靶子。”

崔恪有点委屈,嘟囔了几句,声音很小但还是被余晖逮了个正着,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但是总是不甘心的想,自己能不能试一试。

他也不是不知道那些人想要他去死——余晖临走之前已经把话给他说开了,但是总归是想看看,以前的叔父,现在的余晖每日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他素来好吃懒做耽于享受,这一次为了心中说不完道不明的心思,用了所有的勇气,于是他困惑,“为什么,真的有人会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你也罢,叔父也罢,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崔恪看着火焰在翻腾,他印象中的聪明人,是最懂得趋利避害的人。所有人都说没有人再比叔父更聪明了,但是他和余晖却做着绝不算聪明的事情,“我理解叔父这么做,叔父一路随着先帝走到今日,他是不会放下先帝的心血的。可是你呢,你从未见过先帝一面,现在朝堂上的人乃至于陛下,都防你怕你,你又是为了什么。”

“你这么做,值得吗?”崔恪握住了余晖的手,他的手素来是冰凉的,但是烤了许久的火,也变得温暖起来,“我们走吧,我有很多的钱,我们离开大昭吧……”

崔恪的父亲是北方的第一富商,死后为崔恪留下了数不清的遗产。

余晖看着他,火光映射在他褐色的眸子里,显得如同冰川融化,春光乍现,“大桓准备全面进攻了。”

“崔恪,国将不国,保全自身又有什么意义。”余晖抽回了被崔恪握着的手,回头看着火光,他沉默了很久,才重新开口,“别人都以为,我是十五岁遇到丞相之后,才开始仰慕他的,但其实不是。”

“我幼时,身在大桓。父母死后,我便被人困在雍城,那时候先帝已然仙逝。可是有一日,城外传来了久不见的喧嚣,有人从前线败退,带来了消息——大昭的那位丞相来了。”

“虽说那一次,丞相并未打到雍城便被林祎的父亲拦下了,但是我从那一日起升起了希望。我每一日都希望听到丞相的消息,直到十年前。”

“崔恪,我从小便仰慕先帝与丞相,大昭是我一直梦想朝思的圣地。即便如今先帝与丞相长逝,即便大昭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大昭……”余晖看着火光,他的眸子温柔而又坚定,“我都不会轻言放弃的。”

“毕竟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

是为了什么呢……崔恪记得很清楚,连带着他内心的那两个疑问,都再清楚不过。

毕竟有的问题,在提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答案。

四年后,大昭覆灭前夕。

宫外有一名小太监敲响了崔恪的门,他有些紧张局促,直到崔府的门打开,见到崔恪的时候,他才松了一口气。

“崔大人。”崔恪在朝中并没有官职,所以那个小太监便只能这般称呼他,崔恪看到了他的焦急,急忙问道,“怎么了?”

小太监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奏章,抖着手递给了崔恪。崔恪看了一眼他,便知道了他的焦急和害怕来自于何,那是如今的大将军余晖的奏折,几百里加急,却被揣在了一个小太监的怀里,偷偷的拿来了崔府。

崔恪夺过来,他也没有心思在意为什么会在小太监的手里,便匆忙的打开看着,越看越心惊。

他抬头问道,“大将军的奏折,为什么会在你手里?”

小太监意识到他生气了,第一反应便是跪在地上颤抖着,“大将军不止一次递来了奏折,却都被彭公公给压下了。”彭公公是大内总管,如今大昭陛下最为宠幸之人,说起了他的名字,小太监开始害怕了,颤抖的更为厉害,“自那一战后,大将军便从未传过奏折,此次在五日内传来了七份奏折,小人实在是惶恐……”

上一次那一战后,余晖基本上快被那些人气的失去了理智,便一直在边境守着防线,一年多了,一句话都懒得和他们说。

崔恪深刻的体会到了余晖当时气疯了的感觉,他在朝堂上无官,但是想要见皇帝,倒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他吩咐下人保护好云瑛和那个小太监后,便急忙进宫去了。在马车上,崔恪回头望了一眼,整个崔府豪华气派,在夕阳下,何止万金修筑的府邸竟显出了几分凄凉。

朝堂上,崔恪第一次顶撞陛下,以往他看着旁人这般做只觉得鲁莽,但是轮到了崔恪,他却只觉得自己根本比不了他们,他脑子不聪明,嘴也笨,只能努力地和他们争辩。可是在看到那个被拖上来的小太监的时候,他突然便什么都不想说了。

小太监的右手被人生生的砸碎了,彭蒿说,他伪造大将军的信件,被他发现了,崔恪也只不过是被蒙骗了而已。大臣信不信并不重要,陛下信了。

崔恪失语了,他慢慢走到那个小太监旁边,可悲的是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嗫嚅着想要说什么,崔恪听不清,他靠近看着他的遍体鳞伤,听到了他祈求自己的声音,“求您了,杀了我吧。”他絮絮叨叨的还在说着,因为舌头被拔掉了,旁人都听不清,但是崔恪能听清,“现在的大昭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昭了,再也不是了……”

崔恪看着那双失去了所有生机的眸子,拔出了余晖送给他的匕首,刺进了他的胸口,血液飞溅在了他的脸上,这是他第一次杀人,他的手都在发抖。躺在地上的少年没有了呼吸,但是那双眸子并没有闭上,和他生前一般死寂。有一瞬间,崔恪根本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夺走了他的生命。

他说的对。崔恪环视了一圈,入目尽是与权势和金钱一般的色彩,他不知道余晖这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因为只是一瞬间便令他痛彻心扉——更何况他并不如余晖一般在乎大昭。

大昭,曾经的大昭回不来了。崔恪是曾经见过余晖梦想的地方,那时候先帝还在,叔父也还在,先帝的几个兄弟也还在,云将军也在。先帝是他见过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叔父有着最为聪慧的头脑,几位将军义薄云天,勇猛无敌,那时候的大昭何其的美好,好像北伐一统,彻底兴复大昭也已经近在咫尺。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昭的军队依旧在守卫着边疆,大昭的百姓依旧歌颂着先帝与丞相,他们或许知道,或许依旧被蒙在鼓里——大昭现在的统治者背叛了他们。

背叛了自己子民的国家,哪怕疆域再辽阔,哪怕军队再强大,他们也只能走向灭亡。

崔恪什么都不想说了,他转身离开漆黑的名利场,走向战场。他下定决心去守护,哪怕她已经千疮百孔,因为他见过她的繁华,也见过她的黑暗,他是见证者,既然大昭注定灭亡,那么他该陪着她一起。

大殿前,皇后拦住了他,交给了他她的父兄留下的兵符。崔恪看着她悲伤的双眸,依稀还能记起昔日她未曾嫁给陛下前,战场之上驰骋的飒爽英姿。

崔恪离开了,战场之上他想起了昔日余晖的话,那日余晖的眸光被火焰映衬的更加温柔坚定。崔恪在马上拔剑出鞘,指向敌军,说出了他以前未曾理解的话,他曾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说出这句话。

“为了丞相,为了先帝,为了大昭……”他背对着都城,那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我们是最后的防线,将士们,为了大昭而战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无关
连载中便当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