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集《 五戒修学述要》

他扫厕所就有很多导演上厕所,他看到导演就把他剧本给他看。那么很多导演看到他的剧本都没有兴趣。有的导演是有兴趣,但是他说你把剧本版权卖给我,他说不可以,我这个剧本要给你用是有一个条件,男主角一定要是我。但是这个导演说你嘴巴歪一边怎么能够做主角,不可能。后来他在扫厕所扫了五年的厕所,被拒绝了一千三百七十五次,一个人在生命当中有一千三百七十五次的挫败,很多人是放弃了。当然他也曾经想过放弃,但是他想说,我的人生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照我的目标去做,我坚持我的目标,我达到我的成功;第二个,我放弃,我放弃的时候,我的生命就跟我父母亲一样,醉生梦死,那与其这样倒不如去死,行尸走肉嘛!

后来到一千三百七十六次的时候,他遇到一个导演,一个年轻的导演看到他的剧本非常喜欢,跟他说,你把这个剧本卖给我,我给你三万五仟块美金。那么这个时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他可以、他也可以得少为足,放弃他的目标,拿三万五仟块过他快乐的日子。但是他跟导演说,做演员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目标跟理想,我一块钱都不要拿你的钱,你只要让我做这里面的男主角就可以了。导演开始当然觉得不适合,但是后来被他所感动,就录用他做男主角,果然,拍第一集以后就轰动整个美国。这个男主角就是席维斯史特龙,那么他所写的第一个剧本就是《洛基》。那么他就是以他的愿力实践一个自己不可能的、别人也不可能的目标,他后来把它实现了。

也就是说,我们一个人的最大的挫败就是自我设限。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当中有一些善良的功能,比如说你曾经也布施、偶尔也会放生,我们每一个内心当中也有邪恶的功能。但是一般人对邪恶的功能,往往是采取一个妥协的态度,一天过一天,那么善良的功能你也不会刻意地去加强它。

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受戒啊,他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去跟未来是相等的,他不可能有突破的。所以你要不受戒的时候,你看看你的过去,你就知道你未来是怎么样,因为你不可能改变。

那么受了戒就是不同,你就是因为要改变你才受戒。但是你要改变的第一个重点,你必须要发愿,在佛前、在三宝面前、在整个三宝的证明之下,你许下你的誓愿——过去的就不要再提了,我过去醉生梦死、无量劫流转,这个就不要再说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三件事:第一个、誓断一切恶;第二个、誓修一切善;第三个、誓度一切众生,而且把这样的一个目标回向来生往生净土,或者成就佛道,那么这个就是所谓的戒体。就是你心中当中开始有一个目标来引导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已经不是随风飘荡,一个人没有目标就是没有方向、没有使命感,没有使命感就是一天过一天,也可以好,也可以不好,什么都可以的,这样的生命你要开始放弃了,你的生命开始重新规划。

我们以前,造善造恶是做不了主的,因为你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你的生命是环境作主,心随境转——你遇到了染污的因缘你只好造恶,反正别人都这样做我也这样做;那么你遇到三宝的境界你就造善。现在不是了,诸位要知道,你受了戒以后,你的生命是你自己要作主,我不管是遇到染污的因缘、我不管是遇到清净的因缘,我一定要断恶修善度众生。

这个就是你受了戒以后你应该做的相貌,就是你要在生命当中有所突破。那么这个为什么你有这样的力量呢?就是你在受戒的时候要发愿,就是这个地方——“测思□□,冥会前法”。所以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你要在持戒之前要先得戒体,你不得戒体你就没办法持戒了。那么得戒体,我们刚刚讲过,你一定要缘境发心,开始发愿,有这样子的发愿才成就生命的一个新的目标。

好,我们看第二段,乙二、戒体作用。

乙二、戒体作用

那么当我们受了戒以后,我们心中在整个污泥当中产生一朵莲华,就叫戒体。那么我们如何靠什么样的修持把这个莲华的力量扩大呢,把这个光明的力量扩大呢,使令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看第二段。

《业疏》云:“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

这一段我们分成两小段来说明。先看第一小段,

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

这个“本种”就是你当初在三宝面前所许下的誓愿。你受戒的时候成就第一个善良的种子,成就第一个清净的誓愿,这个叫“本种”。然后你要把第一个种子不断地去忆念,忆念它。“熏习”就是你要不断地忆念你这个当初所发的愿。“故力有常”,这个“常”就是相续,使令这样的一种愿力的功能在心中不断不断地加强。那么怎么加强呢?“能牵后习,起功用故”——它能够产生后来的功能,这个“习”就是功能,种子功能。

也就是说,你刚开始在染污的心中产生一道的光明,但是你不能够这样子就结束,你要不断地忆念戒体,把这个光明再牵引后面的光明,把第一个光明转成第二个更大的光明,第二个光明再转成第三个光明……那么这样子,这个功能慢慢地辗转增胜,渐渐生起净化内心、转染成净的作用,这是总标。

我们看别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已经成就的戒体把它扩大呢?这以下说明:

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

那么我们前面说过“由本种熏心”,由第一个种子来熏心产生第二个种子,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以下详细说明:

就是你受完戒以后,当你遇到这种过失的境界,你以前遇到这个境界你一定会造杀盗淫妄的,这个染污的境界,这个时候你要做三件事:第一个,忆,忆念,你要忆念你的戒体。我不能再做这件事情了,因为我的生命有一个新的目标来引导我,我过去没有目标那当然就算了,没有目标的人做什么都可以的,我现在已经在佛前许下誓愿了,我不能放弃我的目标,因为我放弃我的目标我的生命就没有价值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忆念我们当初所许下的誓愿,那么由于忆念的关系产生一个“持”,就产生一种执持不失,你的心就被你抓住了,把你摄持住了,然后由持产生防,产生防非止恶。

所以说“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刚开始你对烦恼产生一分的调伏,产生调伏以后你就加强你的力量,慢慢地“还熏本识”,又成为另一个更强大的戒体。所以,戒体啊,你每用一次,它的力量就大一次。“如是辗转,能静妄源”。你不断地去忆念你的戒体,使令它防非止恶,那么这个时候戒体的力量慢慢地扩大,你那个染污的力量慢慢地减少,就能够转染成净,那么就能够净化你的内心。我们看这个表解。

我们的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件事,先忆念戒体。就是你已经是一个受戒的人,我在佛前已经发下一个目标了,这个目标我不能放弃的。那么我们忆念我们的戒体就产生持守不失,使令我们身口不敢动。我们心中有力量的时候,你的身口就不会动。一个人身口会造业,你的心一定是六神无主!六神无主的时候,你就是没办法了,那这个时候你会被烦恼掌控。但是我们心中有忆念戒体的关系啊,我们身口就不会去活动,不会活动就产生防非止恶,那么一次一次成功以后,就把染污的心转成清净的心。

你说我们一个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好,干嘛要受戒?这个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你没有受戒,你不可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是一个结果,这是一个结果啊。你因为有受戒你才能够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否则你怎么抗拒你的烦恼呢?所以,佛陀制戒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助你从烦恼的力量里面解脱出来,他是帮助你。佛陀有大的善巧,帮助你。

当然,这个戒体我们说过,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领纳戒体;第二个,忆念戒体。我们知道,能忆能持能防的关键在忆念戒体,我们如何把这个戒体的力量扩大,你受了戒要做这件事情。

这个忆念啊,我们做一个说明什么叫忆念?我们过去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个忆念的这个作用,就使令我们丧失很多的机会。这个忆念,在心理学上说叫做心灵的联想,它有正面的联想也有负面的联想。比如说有一个巧克力,如果你看到巧克力,你是如何忆念这个东西,你是如何联想这个东西的?如果你认为巧克这个东西会让我发胖,会增加我的血糖,你对这个巧克力产生负面的联想,那么我跟你保证,你一生当中你会去碰巧克力的机会很少,你对巧克力的造的业一定很少,你跟巧克力的因缘就会脱离了。如果你对巧克力产生正面的联想:诶,巧克力对我产生能量,我吃巧克力会有一种幸福的感受,你对巧克力安立一个正面的联想,那我看你跟巧克力一生当中接触的机会非常得多。

你看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你的心中的忆念影响你的行为。

比如说你说婚姻,男女的婚姻关系,你对婚姻是怎么忆念?你说我想到婚姻的时候我就害怕,婚姻就是束缚、就是痛苦,那我保证你今生不太可能结婚,就算结婚的话你婚姻也不会维持太久,就算维持也是名存实亡。那如果你想到婚姻的时候你想到好的联想:诶,婚姻给我幸福快乐!那么你产生这样的联想,你对婚姻生活你就会过得很快乐,你的婚姻的因缘也会维持得长久,所以这个心灵的联想是非常的重要。

现在问题就是说,当你心中许下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到底在你心中会产生多大的力量,你要用忆念的方式让它扩大。反正有些人他受了戒以后他也无所谓的,他也不去能忆能持能防,他也不去忆念他的目标,这个时候你的目标在你生命当中就变成没有价值了。

你必须把你生命当中最喜欢的东西跟你这个目标联想在一起。

比如说你身体不好,你渴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今生已经是为病魔所折磨,今生算了,我希望我以后的生命永远离开病痛。你这个目标要跟你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联想在一起——因为你会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你一定会健康。有些人一生当中过着卑贱的生活被别人看不起,我希望渴望得到尊贵的生活,你要把尊贵跟你心中的目标联想在一起,当然在佛法的修习它更重要是究竟的安乐,比如说你希望能够远离三界的生老病死的折磨,你希望到极乐世界过清净的生活,亲近阿弥陀佛、有一个美好的正报、具足神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你必须把往生极乐世界跟你的戒体联想在一起,这个时候你的戒体才会有力量。

我引用这个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对戒体的功能,讲一段小故事给大家做一个鼓励。

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贫穷人,这个贫穷人当然他从小就很贫穷,后来他发觉他这样贫穷下去不是办法,他立定志向要远离贫穷得到富足。那么他就跟善知识请示如何离开贫穷的方法,善知识说有一个功德天他很灵感,任何人向他祈祷他有求必应,你应该去向他祈祷。后来这个人在工作之余每天就向这个功德天礼拜、祈祷、赞叹。他对功德天礼拜了十二年,有一天功德天就被他感动了,就在晚上的时候出现。

功德天说你拜了我十二年,你这个真诚感动了我,你到底有什么祈求?这个贫穷人说,我一出生的时候就非常贫穷,我希望能够得到富足。这个功德天就给他一个瓶子,叫德瓶。功德天说,你只要向这德瓶祈求什么东西,它就会满你的愿。

这个贫穷人就对瓶子祈求,我先要有一个美丽的房子,果然房子出现了。但房子里面要有一些家具、装璜、宝物,他就祈求,祈求以后,所有的设备都齐全。我出门的时候要有一个车子,一个庄严的车子出现。后来因为这个德瓶的关系,他变成非常地富有。当然,一个人有钱他就要向他过去的朋友炫耀一下,就把他过去那些贫穷时候的朋友都请到家里面庆祝一番。那么这些贫穷的朋友看到,就说哎唷,你以前跟我们一样都是很贫穷,今天吃饱了明天的饭菜在哪里都不知道,你怎么这么富足呢?这个贫穷人说我因为向功德天礼拜了十二年,那么他送给我一个德瓶,所以这个德瓶能够让我所求如愿。他的朋友说,你可不可以现场表现一下给我们看?好,没问题。那么他就向德瓶祈求的时候,说我希望出现一个漂亮的宝珠,果然就在大众当中,这个宝珠就在桌子上面出现。这个时候那些贫穷人的朋友就非常赞叹就鼓掌,那么这个主人这个时候就得意忘形,就在那个地方又跳又唱,就不小心把德瓶摔到地上就打破了。打破以后,从德瓶里面变现出来的东西,就全部消失掉,他又恢复贫穷。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这个故事,说这个德瓶就是诸位的戒体。就是说,本来这个目标你如果好好地去实践奉行,你生命当中真的能够所求如愿,你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不幸的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受了戒以后,经常不去忆念戒体,不把这个戒体当一回事,还是随顺妄想而转。所以他这个戒体的力量慢慢地薄弱,到最后消失掉。

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看传戒,我自己就注意一件事,现在我们台湾的传戒有一个很明显的情况。比如说这个地方的戒子三百个,有将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重受的,重受诸位知道吧?就是受第二次的。他为什么会重受?就是他的戒体的力量他没有把握,问题就是说,今天不是净律寺这样子,所有的寺庙我探听的结果,很多都是重受,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就是很多人他受戒以后回去,他不忆念戒体,失掉以后明年有地方再受一次,受一次他不珍惜又失掉。那么你不断地发愿,然后你又忘失你的本愿,时间久了以后你会产生一个麻痹性,这样子比一个完全没有受戒的人更可怕,因为你已经产生一种修行的疲惫。

我们受戒是很珍贵的,但是更重要的,你回去以后你要不断的的忆念你的戒体。怎么忆念呢?我刚刚说过,你要产生一个正面的联想,它就像德瓶一样让你所求如愿。如果你今天不经常忆念戒体,你就什么都没有了。让这个戒体在你生命当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你遇到染污的因缘,你很想造业的时候,你踩煞车告诉你自己,等一等,我这样子做就把我的戒体破坏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以前因为戒体产生的这种快乐的果报就会消失掉。

所以一个人他为什么能够抗拒自己的**?其实抗拒**是很难的。就是你要把这个戒体的效果、它的重要性在你的心中产生一个强大的力量,然后这个力量在生命当中开始在主导你,而不是**在主导你,是由戒体来主导你。这样子,其实你受戒受一次就够了,后面就是你如何让它扩大。如果你今天不做忆念戒体的作用,你每一次都受,回去还是打破,那你要受到什么时候呢?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第一件事情,成就戒体;第二个,忆念戒体,这两个同等重要。

这个就是我们讲到你在奉持戒法之前你要做的两件事情:第一个,缘境发心、成就戒体;第二个,你要对这个戒体、心中的目标产生很多很多正面的联想,它让你今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它让你临命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它是你生命当中的宝瓶,那么忆念戒体把戒体的力量扩大。

这个是我们在受戒之前在持戒之前要做的两件事情。

好我们看讲义,甲二、奉持戒相。

甲二、奉持戒相

前面我们讲,我们这个受了戒体心中有一个愿望,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你在实践的时候,在五戒来说,是有五个项目:第一个、不杀生;第二个、不偷盗;第三个、不邪淫;第四个、不妄语;第五个、不饮酒。

就是说同样是一个德瓶,这个德瓶有的是比较小、有的比较大,像菩萨戒的德瓶就比较大,它的戒相比较大,所以它的功德会比较大。当然我们先把五戒的德瓶先守好,你才能够转成菩萨戒的德瓶,所以这个受戒是有次第的。所以,在五戒来说它的实践,依止这个目标所产生的一个实际的身口的实践,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条。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至死靡他

错号后

北岛长夜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五戒修学述要
连载中妙音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