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星星之火

开元元年深秋,洛阳宫城的银杏已然尽染金黄,落叶如蝶,铺满了紫微城的甬道。新帝李隆基改元“开元”,取“开辟新元”之意,大赦天下,犒赏功臣,整饬吏治,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然而,在这蓬勃朝气之下,前朝的血腥气息似乎仍未散尽,尤其在宫廷深处,一种无形的、旨在巩固皇权、防范内闱的肃清与重塑,正悄然进行。

新任的内侍省少监,一位面容肃穆、举止一板一眼的宦官,来到了软禁杜善等人的偏僻院落。他身后跟着两名手捧朱漆托盘的小黄门,盘中放着数卷崭新的官牒与一套浅青色的女官服饰,品阶赫然是“正七品下”的宫官之职。

“杜娘子,”少监的声音平稳无波,带着程式化的恭谨,“陛下念旧,惜才如金。闻娘子掌记之才,冠绝掖庭,特旨恩赏,擢为尚宫局司记,掌宫内文书典籍,赐居安福殿南阁。此乃浩荡皇恩,娘子即刻便可迁入新居,三日后赴尚宫局上任。”

诏令清晰,恩遇颇厚。从一个待罪的前逆王府邸掌记,一跃成为宫内正式的女官,品阶不低,职司仍是熟悉的文书典籍,对于历经风波、前途未卜的杜善而言,这无疑是新皇抛出的、极具诱惑力的橄榄枝,是一条安稳且体面的出路。

院落内其他几位一同被软禁的女官,闻言皆露出或羡慕或松口气的神情。郑司记目光复杂地看了杜善一眼,沉默不语。

杜善静立原地,身上还是那身洗得发白的旧日青绫官服。她垂首听完旨意,面上无悲无喜,沉静得如同院中那口古井。她缓缓抬起头,目光掠过那崭新的官服和官牒,最终落在那位少监脸上,声音清晰而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决绝:

“臣,杜善,叩谢陛下天恩。然臣才疏学浅,年力已衰,恐难当新朝重任。恳请天使回禀陛下,允臣……归乡里。”

一语既出,满院皆寂。秋风卷着落叶,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轻响。那少监显然未曾料到如此答复,刻板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错愕与不解。擢升之恩,竟遭拒绝?在这新旧交替、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表忠求进之时,她竟要自请出宫?

“杜娘子,”少监蹙眉,语气加重了几分,“此乃陛下特旨,非同儿戏。娘子三思。宫中正值用人之际,娘子之才,正当其用。何必……”

杜善微微躬身,姿态谦卑,语气却无丝毫转圜余地:“臣心意已决,非敢拂逆圣恩,实乃力有不逮,唯恐贻误宫务,有负陛下期许。恳请天使成全。”

少监凝视她良久,见她目光澄澈坚定,知不可强求,最终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许,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示:“娘子既执意如此,咱家便如实回奏。只是……娘子当知,出了这宫门,前尘往事,便如云烟。宫中……不会再记得一个请辞的女官。”

这话意味深长。既是提醒,也是某种程度的最后通牒。选择离开,便意味着自愿抹去过去的一切痕迹,放弃与新朝的任何关联,成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

杜善再次深深一揖:“臣明白。谢天使提点。”

少监不再多言,示意小黄门收起官牒服饰,转身离去,背影很快消失在金黄的银杏道尽头。

郑司记走上前来,眼中情绪复杂,低声道:“阿善,你这又是何苦?新朝初立,正是……”

杜善转过头,对她露出一抹极淡却异常平静的笑容:“司记,我的路,已走到头了。这里,已不再需要我这样的‘旧人’。” 她目光扫过这深宫的重重殿宇,“我……倦了。”

三日后,一纸准予还乡的文书与一份丰厚的遣散赏赐送到了杜善手中。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送别的人群。在一个薄雾弥漫的清晨,她换上一身半旧的青色襦裙,挽着一个简单的青布包裹,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便只有那枚早已失去效用的青铜鱼符,以及一方用旧了的、刻着“善”字的小小砚台。

她一步步走过熟悉的宫道,穿过一重重朱红宫门。守门的金甲卫士查验过文书,面无表情地挥手放行。沉重的宫门在她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而最终的巨响,将那座承载了她整个青春、见证了她半生浮沉的辉煌宫殿,彻底隔绝在外。

岁月流转,开元盛世的大幕轰轰烈烈地拉开。李隆基励精图治,姚崇、宋璟贤相辈出,天下日渐富庶繁荣。而深宫之内,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却被有意无意地悄然抹去。上官婉儿的诗文被禁,生平被刻意淡化;太平公主的功过被定调为“谋逆”,其党羽名字多成禁忌;就连那些曾活跃一时、才华横溢的女官们,其事迹也逐渐湮没无闻,仿佛她们从未在那权力的核心留下过深刻的印记。杜善这个名字,如同投入大海的一粒石子,未曾在那煌煌史册中,激起丝毫涟漪。

然而,在某些寂静的深夜,杜善会点亮一盏小灯,铺开素笺,研墨提笔。她并非写回忆录,也非著书立说。她只是凭着记忆,用工稳端严的楷书,一字一句地,默写那些她曾核校过、起草过、或只是见过的诏令典章、文书格式、乃至一些精彩的批答片段。她写《臣轨》的注疏要点,写北门学士的策论风格,写上官婉儿的骈文技巧,写太平公主的朱批习惯……她将那个时代赋予她的、关于文书与权力的所有知识与智慧,以一种近乎仪式的方式,重新书写、封存。

她知道,这些文字,或许永无面世之日。男人们书写的历史,不会记住她们。但她书写,并非为了被记住,而是为了确认自己曾经的存在,确认那个由女性执笔参与书写历史的时代,曾经真实地、轰轰烈烈地存在过。

多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阳光和煦,杜善登高远眺洛阳,山风拂面,视野开阔,远处的神都洛阳城郭俨然,气象万千。

如今盛世,海内承平,武周宫中旧事,早已无人提起,仿佛那段岁月,从未存在过一般。

这山河万里,烟火人间。史书由人书写,墨迹可干,名字可隐。那个时代,或许已被抹去,但它所点燃的东西,却不会真正熄灭。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些深宫之中,曾经与她一样,用智慧、心血、甚至生命,参与塑造历史的女子们的身影。

武周盛世点燃了一种可能。一种女子亦可执笔论政、参决机要的可能;一种才华与智慧足以超越身份与性别、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印记的可能。这种可能,一旦被看见,被体验,便如同星火,落入心田。即使表面沉寂,却已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积聚着力量。

宫阙会忘记她们,史册能忽略她们。但那种被点燃的东西,在这里,在那里,在每一个悄然觉醒的心灵深处,活着。它或许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等待,需要漫长的时光,但它终将再次燃烧起来,照亮更广阔的天空。

山风猎猎,吹动她的发丝,她的身影在苍穹下显得渺小却挺拔。她遥望着那片她曾为之耗尽心血、最终又毅然离开的宫城,眼中没有留恋,没有怨恨,只有一种超越了个体命运的、深沉的洞察与希冀。

星星之火,或许微弱,但一旦见过光,便再也无法安于彻底的黑暗。而她相信,这火种,早已播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我,楚云飞反了!

特种兵之力王

绝世炼丹师:纨绔九小姐

谍海王牌

战火来袭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武周女官升职记
连载中芮祎Soph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