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楚渊清“亲切地”给他夹菜,才稍稍定下了心。
午时中,宴席渐渐接近了尾声,不料竟又有客上门。
来人一身乞丐打扮,身披数个口袋,显然是丐帮弟子。
那人对楚渊清拱手道:“在下丐帮许犇,我帮近日生变,齐铭豫齐长老言说楚大侠在武林盟会上一战成名,深孚众望,必能解我派燃眉之急,故此想请楚大侠赴丐帮总坛一会。”
且不论交情几何,这事委实突然,更不知深浅,决不能贸然答应。
楚渊清想着,缓缓起身,先还了一礼,还未及说话,门口又冲进来一人,同样做乞丐打扮,只是要年轻许多,口袋的数量也远不及许犇。
年轻乞丐匆匆冲到许犇身边,仓促地瞧了他一眼,随即一揖到地,气喘吁吁道:“丐……丐帮杜小幺,奉唐香主之名,请楚大侠、夙九爷赴丐帮总坛一聚!”
丐帮总坛地处京畿,南距京城不过三百余里,却相隔莽莽群山,若要赴京,还需向南绕行。许犇和杜小幺你追我赶、沿路未歇,也足足花费了两三日功夫。
唐故似乎很急,楚渊清和夙玖简单商议了一下,将京内事务草草处理完,嘱托章百顾好青欢和端木岚,约定了可靠的联络方式,把李碁的贵重杯子暂且藏进了夙玖特别开挖的小密室里,就夤夜离京,仗恃一身绝顶的轻身功夫,硬是从京城南下、直切莽山,赶在日落前寻到了许犇和杜小幺告知的那道“之”字形的山口。
山口外正有人相候,见来了两个人,眼中不由流露出一丝惊讶,面上却戴起和善的微笑,迎上来探问道:“大侠可是应邀而来?”
很明显,这应当是齐铭豫派驻在这里的。
楚渊清并不打算应齐铭豫的邀,但也不打算当场拂人面子。于是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只拱手反问道:“请问此地可是丐帮总坛?”
那人略微停顿了一下,挂着笑道:“正是我派总坛。”
楚渊清遂道:“在下天山楚渊清,这是我师弟夙玖,我二人途径贵宝地,想拜访一位故人,不知阁下可否代为通传?”
那人顿时稍稍变了脸色。
但楚渊清已先声夺人,他又的确心存顾忌、不敢轻易将关系闹僵,于是只得先循着楚渊清的节奏应对道:“楚大侠说的是哪位故人?”
楚渊清简练道:“姓唐,名故。”
那人不由抿了下唇。
停顿片刻,他回应道:“楚大侠见谅,唐故有参与反逆之嫌,目下已被软禁,不能见客。不过我派齐铭豫长老有心邀见尊驾,不知大侠可否赏面?”
竟然已经被抓起来了……
楚渊清与夙玖对视了一眼,客气道:“不敢言尊。既然齐长老有意指点,楚某身为晚辈,理当前往受教。”
那人似乎松了口气,满脸堆笑地将楚渊清和夙玖一并请了进去。
山口的背后是一条逼仄曲折的岩间小径,最窄处仅容单人通过,步行十余米,便豁然开朗,一个粗犷混杂、色彩斑斓的庞然大物顿时在眼前铺展开来。
“看着就像是丐帮的产业。”夙玖在一旁小声道。
的确,乍一眼看去,与丐帮弟子们身上那些乱糟糟的补丁颇有相似之处。
这座位于环山合抱之中、像个倒模的陀螺似地满占了整座谷底的巨大聚落,就是丐帮总坛。
从高处下望,可以清晰看到总坛的完整面貌。
总坛所在的山谷外缘是一个相当规整的圆形,像是被一块硕大的天外飞石砸出来的深坑。
在深坑最底层的圆心,是一座平面浑圆的高台,被围裹在一个方方正正、高大气派的祠堂似的建筑中央。
其余更小些的房屋则鳞次栉比环绕四围,依山而起,层层叠上,越靠外侧的看起来越简陋拥挤,显然与居住者的等阶紧密挂钩。
……若从正上方看,恐怕就是圆形里套方形、又在方形里套了一个圆形的样式。
楚渊清感觉有些稀罕。
丐帮总坛,竟论规矩方圆,与世人印象里的丐帮风气可说截然不同。
他们被带着一路向下,一直下到山谷的最中央,在高台北侧的大堂里见到了手执碧青色玉棒的齐铭豫。
齐铭豫已完全换了一个打扮,与泰山赴会时大不相同——衣着整洁,须发清爽,若非仍戴着代表丐帮的布口袋,任谁初次见到,都不会认为他是个丐帮中人。
但心中再怎么疑惑,此时此刻,面上也不能表露分毫。
楚渊清拱手礼道:“齐长老,天山派楚渊清和师弟夙玖前来拜会,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不卑不亢,夹带适当的谦逊语气,在礼节上恰如其分。
但这话的内容……
齐铭豫冷然瞥了领路的弟子一眼,弯了眼睛对楚渊清亲热道:“哎呀,贤侄何必如此客气。原是老夫仓促邀请,有劳贤侄匆匆赶来,说来,老夫心里还怪过意不去哩。”
他们的关系恐怕远未到这么熟稔的地步吧……
楚渊清拒不应承,只微笑道:“前辈容禀。实不相瞒,渊清有一故友,姓唐名故,与晚辈有些纠葛未了,听闻他身在总坛,不知可否容晚辈一见?”
被当面回避了邀约,齐铭豫也未着恼,反倒笑呵呵抹了两把胡须:“噢,唐香主啊?嘶……他现在,可能不大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