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陪葬

他知道,她醒了,也终于接受了萧策战死的事实。

他没有进去安慰,只是在门外轻声说:“清沅,我在外面。如果你想说话,随时叫我。”

屋里的啜泣声顿了顿,随即又继续响起,只是比刚才轻了些。沈砚辞松了口气,至少,她知道他在,或许能多一点安全感。

天快亮的时候,侯府的管家端着一碗熬好的参汤过来,递给沈砚辞:“沈大人,您守了一夜,快喝点参汤暖暖身子吧。小姐那边,我们会看着的。”

沈砚辞接过参汤,却没有喝,只是放在一旁:“我不渴,你把这碗参汤端进去给清沅吧,她刚醒,需要补补身子。”

管家点了点头,端着参汤进了屋。过了一会儿,管家出来了,对沈砚辞说:“小姐喝了小半碗,说想一个人静静。”

沈砚辞“嗯”了一声,重新坐回椅子上。他知道,苏清沅需要时间消化这个消息,他能做的,就是给她时间,同时守在她身边,不让她做傻事。

太阳升起的时候,京城里传来了敲锣声,那是皇帝下令厚葬萧策的消息,全城百姓都要为萧策哀悼。

沈砚辞抬头看向天空,晨曦微亮,却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侯府的家丁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地对忠勇侯说:“侯爷,不好了!

朝堂上有人提议,说小姐和萧将军有婚约,按前朝旧例,应该让小姐为萧将军殉节陪葬!”

“什么?!”忠勇侯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群人简直是胡说八道!清沅还没和萧策成婚,怎么能殉节!”

沈砚辞的心也瞬间沉了下去,殉节陪葬?那些人为了博“忠义”之名,竟然要逼死清沅!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他看着苏清沅的房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清沅出事!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哐当”一声,像是杯子摔碎的声音。沈砚辞和忠勇侯对视一眼,连忙冲进屋里。

只见苏清沅坐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地上摔着一个空碗,参汤洒了一地。

“清沅,你没事吧?”沈砚辞快步走到床边,担忧地看着她。

苏清沅没有看他,只是眼神空洞地盯着前方,嘴里喃喃地说:“殉节……陪葬……也好……能陪在将军身边,是我的福气……”

“你胡说什么!”忠勇侯气得浑身发抖,“你是侯府的嫡女,是我的女儿!我绝不会让你做这种傻事!”

沈砚辞看着苏清沅麻木的表情,心口像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

他知道,她是真的想随萧策而去了,在她心里,萧策是英雄,能为英雄殉节,或许在她看来,是一种荣耀。

可他不能让她这么做,他要救她,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苏清沅面前,蹲下身,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坚定:“清沅,你不能这么想。

萧将军为国家战死,是为了让百姓好好活着,不是为了让你为他殉节。你要是真的随他而去,才是辜负了他的心意。”

苏清沅的眼睛动了动,看向沈砚辞,却没有说话,只是眼泪又流了下来。

沈砚辞继续说:“你还记得吗?你说过,要像萧将军一样,为国家出力。

现在萧将军不在了,你更应该好好活着,替他看看这太平盛世,这才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他不知道这些话能不能劝住苏清沅,可他只能这么说,他要让她知道,她的生命很珍贵,值得好好活着。

苏清沅看着沈砚辞,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沈砚辞知道,她还没有放弃殉节的念头,可至少,她没有再坚持。

他站起身,对忠勇侯说:“侯爷,您先在这里陪着清沅,我去翰林院一趟。”

他要去查清楚,是谁在朝堂上提议让清沅殉节,他还要找证据,反驳这个荒唐的提议。

忠勇侯点了点头:“好,你去吧,清沅这边有我。”

沈砚辞最后看了一眼苏清沅,转身走出了房间。

翰林院的晨光总是来得格外早,往日里,同僚们早已聚在一起讨论经史,誊抄文书,

可今日却异常安静,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连翻书的声音都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沈砚辞走进翰林院时,就感觉到了这份异样。

他刚坐下,旁边的李编修就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砚辞,你听说了吗?朝堂上出大事了!”

沈砚辞握着笔的手顿了顿,心里已经有了预感,却还是不动声色地问:“什么事?”

“还能是什么事?”李编修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了,

“就是萧将军的事。昨天朝会上,御史台的王御史提议,说苏清沅姑娘和萧将军有婚约,

按前朝的旧例,应该让苏姑娘为萧将军殉节陪葬,还说这样才能彰显‘忠义’,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朝的风骨。”

“啪”的一声,沈砚辞手里的狼毫笔突然断了,墨汁溅在宣纸上,晕开一大片黑色的污渍。

他的指尖泛白,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他早就知道有人会提这个提议,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

李编修吓了一跳,连忙说:“砚辞,你别激动啊!

我知道你和苏姑娘是青梅竹马,可这是朝堂上的提议,咱们这些小官,也只能看看热闹,管不了啊!”

“看看热闹?”沈砚辞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冰冷的怒意,“逼死一个无辜的女子,来博‘忠义’之名,这也叫热闹?”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的人都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他。

翰林院的人都知道沈砚辞和苏清沅的娃娃亲,也知道沈砚辞对苏清沅的心思,只是没人想到,他会为了这件事,当众失态。

李编修被沈砚辞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慌,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这是陛下和大臣们的决定,咱们也没办法啊。”

“没办法?”沈砚辞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大明律》,翻到其中一页,指给李编修看,

“你看这里,《大明律·户律》里明确写着‘禁止殉节,违者论罪’。前朝的旧例早已废除,王御史这么做,是明知故犯,还是为了博取名声,罔顾律法?”

李编修愣了愣,看着《大明律》上的条文,一时说不出话来。

周围的人也凑了过来,看着那一页条文,议论纷纷,他们大多只知道前朝有殉节的旧例,却忘了本朝早已废除。

沈砚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怒意。他知道,现在发火没用,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在朝堂上反驳王御史,才能救苏清沅。

他回到座位上,重新拿起一支笔,开始翻阅各种典籍,他要找更多的证据,不仅要证明殉节旧例已废,还要证明萧策的心意绝非让苏清沅殉节。

他记得,去年萧策回京述职时,曾在侯府和忠勇侯聊过天,当时他也在场。

萧策说过,他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用女子的性命来彰显“忠义”的人,还说如果将来他有女儿,绝不会让她受这样的委屈。

这句话,或许就是反驳王御史的关键。

他一边翻找典籍,一边回忆着萧策说过的话,心里渐渐有了思路。

他要写一封奏折,把《大明律》的条文,萧策的原话,还有殉节旧例的危害一一写清楚,呈给陛下,

让陛下明白,王御史的提议不仅不合律法,还会寒了天下女子的心,更会辱没萧策的英名。

可就在这时,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折,对众人说:“各位,这是王御史递上来的奏折,

请求陛下下旨,让苏清沅为萧将军殉节。陛下让咱们翰林院的人,也议一议这件事,明天上朝时,要给出个说法。”

掌院学士的话刚说完,翰林院就炸开了锅。有人附和王御史,说“殉节能彰显忠义”;

有人则反对,说“本朝已废殉节,不应开这个先例”;还有人沉默不语,显然是想明哲保身。

“沈砚辞,你怎么看?”掌院学士看向沈砚辞,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他知道沈砚辞和苏清沅的关系,也想听听他的想法。

沈砚辞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掌院学士,还有周围的同僚:“我反对。”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第一,本朝早已废除殉节旧例,王御史的提议不合律法;

第二,萧将军生前最反对殉节,若让苏清沅殉节,便是违背了萧将军的心意;

第三,逼死忠良之女,会寒了天下人的心,更会让百姓觉得朝廷残暴,不利于稳定民心。”

他的话条理清晰,句句在理,让那些附和王御史的人瞬间闭了嘴。

掌院学士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你说得有道理,只是……陛下的心意,还不好说啊。”

沈砚辞知道,掌院学士是怕得罪陛下,也怕得罪王御史背后的势力。可他不在乎,他现在只想救苏清沅,哪怕得罪所有人,也在所不惜。

“大人,律法在前,民心在前,哪怕陛下有疑虑,咱们也该据理力争。”

沈砚辞说,“若是连咱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都为了明哲保身而放弃原则,那天下百姓,又该指望谁?”

掌院学士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好,你说得对。明天上朝,你就代表翰林院,把这些话跟陛下说清楚吧。”

沈砚辞点了点头,心里却没有放松,他知道,明天的朝会,将会是一场硬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先婚后爱之青梅竹马版
连载中菜菜捞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