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于是,宋姝请阿公告知对方,这活接了!

酱大骨做起来并不麻烦,就是量大,难清理,但她可以赶早做好,然后放在一旁浸泡入味,而最重要的是,她现在有余婶相帮。想起这个,宋姝不由得走上前抱住阿公,多谢他能请来余婶。

说罢,她扭头就往外走,今儿天色尚早,她打算走去书院,尽管路远了些,但走这一程能活动筋骨。

宋阿公现在已经习惯小娘子对他的亲昵,等人离去,继续低头敲算盘。余婶拿着粗布走来,恭维道,“您可有福了,养了两个好孩子,别人家求都求不来。”

只她刚说完,才走不久的小娘子又从门口探头喊道,“阿公,记得让那车夫直接来接我们呀!”

院里的人都被她这娇俏的模样逗笑,余婶复看着宋阿公说道,“也不知以后哪家的郎君能得此福气。”

另一边,宋姝欢快地在街上蹦跶,一会凑到卖头花的摊子前,学着金阿婆无情砍价,最后不过二十文就拿走一支茉莉绢花;一会跑到别的铺肆里看傀儡戏,撼于口技人的高超技艺,使人如临其境,走前她也留下二十文赏钱。

一路上她都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试图将目光所及之处皆刻在心底。这一步青石砖路,那这一片新绿嫩叶,都是她在大宁朝活过的痕迹。

宋姝走走停停,一眨眼就至书院附近,而这比之前又多了好几家食摊,人声鼎沸之际,对面的阿婶在人群中一眼瞄见宋姝,便出声拉客,“小娘子,可要来一片酥琼叶尝尝?”

酥琼叶?

宋姝一时没听懂,顺着声音望去,看到阿婶的摊上摆着好些个切片的蒸饼,而旁边还架着一炉,顿时明了她口中的“酥琼叶”是何物。

宋姝就觉着古人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万物在他们眼里都有独到之处,用雅意的名去诠释,以表对它的喜爱。

酥琼叶如此,拨霞供亦是如此。

宋姝与阿婶问价,对方道三文两片,她就笑着要了四片。

这蒸饼并不小,比她家小郎君的手掌还大,而这与其说是蒸饼,实则就是馒头,两面刷蜜架在网上炙,等那甜香散开,表层也烤成金黄,就能装入油纸。

宋姝捧着烤馒头片往书院走,一口咬之,碎屑像细雪般落下,蜜虽不多,但在炙烤时,随着热温渗入面饼中,越嚼越香。

“小娘子,书院里可不能随意进出。”宋姝被门房拦在外头,疑惑地看向对方,问之前为什么能进去寻人。

对方听罢也很疑惑,因为之前宋姝来时都恰不是他轮值,小娘子为何能进,他也不知,但书院不让外人随意进出,却是一直有的规矩。

宋姝没有为难对方,但心情也不大好便是,抿着唇坐在角落的石阶上,不动声色地啃食酥琼叶,好在烤片松脆耐嚼,将心中的不快都能发泄至此。

“小娘子,要不,您换个地儿吃?”门房讪讪地对宋姝言道,这书院不多时就要散学,届时学子们熙熙攘攘,小娘子坐这或有碍观瞻,况有学子若不慎碰到她,那就出事故了。

宋姝理解地点点头,她本就是在等车夫,走累了随性找个地儿坐下而已。因而,她直接下石阶,低头间看到油纸里竟只余下一片酥琼叶。

小娘子眉眼纠结,是该吃完,还是留与阿弟呢?

最后,她还是良心发现,随手将油纸一拢,站在石像边等孩子们散学。一刻钟后,宋修然身边拥着一群孩童从书院里头走出,宋姝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小郎君今儿不过是带来一包蜜糖,竟有这奇效。

“阿姐!”

宋修然一眼便瞧见自家阿姐站在石像边,咧着嘴跑过去喊道,身后还跟着那位卫小郎君。

宋姝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手中的油纸包,她现在想将它一口吞掉。而宋小郎君眼尖,抽抽鼻子,指着她手中的油纸包问道,“阿姐,这是给我的吗?”

宋姝低头,两位小郎君都眼露期待,她觉得有些莫名,一个揉成纸团的油纸包有甚好期待的,但她还是将它递与阿弟,反正就一片了,还想要她便再去买。

两人抵着头将油纸包打开,瞧见里头之物后大失所望,卫小郎君喃喃道,“原来这不是宋阿姐做的呀。”

宋姝突然就明白两位小郎君的期待从何而来,但他们如出一辙的小表情实在可人,便问道,“那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做。”

两人都很激动,但宋修然矜持地让卫柯先说,毕竟这是他阿姐,随时都能吃到她的手艺。

卫小郎君认真思索,看到好友手中的酥琼叶,便指着油纸包,扬声与宋姝道,“想吃这种酥酥脆脆的。”

“那可太多啦,你有甚具体想吃的?”

卫小郎君摇摇头,这一时间也确实想不出具体的,但发觉自个近日甜食吃的更多,便继续补充,“想要咸的。”

宋姝摸摸他的小脑袋,咸的,脆的,这样的吃食确实多,不过,她没让孩子们失望,答应尽快做好让阿弟带来。

“宋阿姐,不急的,蹴鞠炸丸与团子还有吗?我想定些。”

卫柯取下荷包,从里头摸出半块银子,宋姝瞧着它得有六七两,能买上好些份“蹴鞠”了,这孩子怎么这般大手大脚,况他想尝尝,自己也不会收他的钱啊!

因此,宋姝帮他把钱塞回荷包,与他说,“想吃,阿姐就做与你,你们是好友,不用这么客气。”

不远处,一个小婢焦急地四处搜寻她家小郎君的身影,问过宋家车夫,发现他也没看见宋家姐弟,便慌张地左右张望。忽然,石像后隐隐约约透着熟悉的背影,她立马穿过人群,发现正是她们三人,这才放下心来。

“宋小娘子,你们在这做什么?”

三人的交谈被一女声打断,齐齐回头,发现是每日接送卫柯的小婢。宋姝笑着递与她帕子,但对方谢过她后就掏出自己的手帕拭汗。

宋姝和她细细解释,然后对着卫柯道,“那些圆子炸丸还需等上两日,我要等春赛再上食单的,不如你将家中住址留下,届时我再使人送去。”

卫柯乖巧点头,回她,“宋阿姐,那春赛时我能去食肆吃吗?”

“当然能。”

卫小郎君欢喜地与宋姝说,他要带阿娘一同来吃。宋姝只让他回去征得家里人同意,若是要来,便让阿弟带话,她定给他们留座。

春赛在喧嚣中来临,这几日,食肆都要过午食一个时辰才得以关门,眼生的食客也不少,宋家食肆已将那几样惟妙惟肖的蹴鞠球装盒开售,不过半日,宋家食肆卖这新奇的吃食之事就在远近的百姓中传开。

而再过一夜,开封城内的酒楼食肆皆推出口味不一的“蹴鞠球”,新客或许不知这是哪家挑起的风头,但宋家食肆的老客却能辨出,所以,尽管别的酒楼也在跟风,但宋姝的生意却没受到太大影响。

前日,宋姝去与李屠夫定筒子骨时,也被这量惊到,随即脸上的笑瞬时比花还灿,送她出门前,还不要钱的吹嘘,夸宋姝有前途,或是宋家食肆日后定能赶上玉川楼等等。

宋姝笑得合不拢嘴,虽也知这不可能,但梦还是要有的。

春赛第一日,来取酱骨的是柏叶,宋阿公吓坏了,紧张地拉住他问询柏水的去处,还道柏水若是被赶出门,就唤他来食肆做活,工钱不会低的。

宋姝站在一旁听得愣神,阿公与柏水的关系何时这般好了?

但是好在有柏叶认认真真地与阿公解释,说当时卫郎君在食肆说的那些话都是说笑的,他们行武,平日里武场上若不慎伤着,那都是正常的,

宋阿公点点头,但还是不赞成地看着柏叶道,“他那身板一看就不如你们,下手也好该轻些才是,伤多了对身子也不好。”

宋姝趴在桌上乐不可支,出声帮柏叶解围,“阿公,身板虚才更要练啊,况他从你这摸帕子的时候,可一点儿也不虚。”

宋阿公想想也是,便放过柏叶,开始一手对账,一手扒拉算盘。他们除开这三十斤酱骨,还定了些其他菜式,宋姝心下一估,发现卫郎君也是大方,这一顿几十两是没跑的。

春赛第二日,卫小郎君如约带来他的阿娘与祖母。

“阿竫!这是我祖母和阿娘,那蹴鞠圆子还有吗?我阿娘尝过花馅的,说是要再多买几盒!”卫小郎君拉着宋修然,给他介绍自己的亲人。

宋修然满脸羞红,但是他今日无处可避,因为阿公阿姐太忙了,只能托他来招待卫家人。只见宋小郎君鼓起勇气,给她们行礼,引着人往楼上的雅间走。

这些见面话,宋修然昨夜对着阿公练了许久,听得宋姝耳根子都要生茧,最后不得不将他拎回屋里方作罢。

“阿竫,你阿姐上回说的那小米锅巴是甚,你吃了吗?好吃吗?”

“好吃的,就是小小的,方方的..”

卫娘子好笑地看着两位小郎君窃窃私语,然后转头便与婆母感叹小食肆的风景正是时候,还指着对面廊道上的躺椅惊奇道,“这样式倒是从未见过,等会带您去坐坐,若是舒服,就与宋小娘子求一求,咱也打一个。”

卫夫人点点头,她年青时长相就有些凶,年纪大了,目光更加锐利,看着像是个性子严苛的人。

宋修然将门推开,与她们解释那吊着的纱花是用来响铃的,而桌上的木牌则是食单,想要哪个,将牌子反着放,等店小二取走便是。

卫娘子兴致勃勃地在房间内走动,这小食肆里的巧宗倒是多。她们本打算今日在府中进食后,直接去球场观赛,但前几日二郎闹脾气,非要来同窗家的食肆,而她们婆媳二人一向娇惯孩子,听罢也就任由他去。只不过,后来得知这食肆就是她们平日里常吃的那家,两人就更有兴致了,想来瞧瞧这食肆里的厨娘,还打趣说,若是人家愿意,截胡将人带回府中也未尝不可。

但很快,两人的希望就破灭了。

“菜都是你阿姐做的?”这个事实显然出乎她们的意料,本以为厨娘是食肆请来的,毕竟那些手艺尝起来,没个好底子可是做不出的,而听接送二郎的婢女道,这宋小娘子也不过及笄一年。

宋修然小脸骄傲,继续夸着阿姐的本事,也就这时,他才会忘了害羞。

另一边,她们口中的宋小娘子忙得头发丝都在飞扬,连余婶也绷着脸跑前跑后。这两日,宋姝钱虽挣到,但也失去了快乐,忙碌的她抽不出空去胡府探望好友。

她还想与阿宓聊聊,比如那画竟也为她的食肆引来许多文人,如不是旁边还挂着木牌,肯定就被人取下寻宋阿公问价了。

那幅画里的空寂与缥缈,使人恍若置身于那片雾境,试图拨开身边的黑雾往前探,却差点儿坠入虚妄,畏缩地站在山崖边缘,急切地想到达对岸,好一睹那古楼的神秘。

宋姝从王小七那得知,卫家人已经在雅间,想擦手先去接待客人,但又听他说阿公也在楼上,就放心地转身,取出竹笾与油纸,往上边倒满小米锅巴,请他先行送去。

余婶在背后默默感慨宋姝的不易,即使小娘子从未提起过她的父母,但她年纪不大却却要撑起整个食肆,不必问也能猜出是个什么情形。

楼上,宋修然看着阿公离去,眼珠子开始慌乱地转悠,他不知自己该留着还是跟着一道走。

“阿竫,来。”

宋修然怔怔地看向卫娘子,方才一瞬间,他好似听到阿娘在唤他。

卫娘子也愣住,她见宋小郎君站在门口不知所措,便开口想让他坐过来,但谁知,小郎君眼眶倏红,小小一个人儿,眼中却透着悲伤。她起身向孩子走去,心疼地把人儿抱在怀中,口中轻声抚慰,“好孩子,没事没事。”

卫柯也没想到好友为何会这样,总不能是祖母看起来太凶,吓着他了吧?他狐疑地看向祖母,但他自出生起,就在祖母身边长大,他心里所思所想,怎会逃得过他祖母。卫夫人狠狠地瞪他一眼,这可真是她的乖孙子。

卫柯立马将视线收回,忽然想起阿竫平日里也爱抱着蹴鞠玩,便邀他午时一同去看球。

“阿竫,等会你还有事吗?不如和我一起去西郊吧!”

蹴鞠二字将宋小郎君激回神,他眷恋地往卫娘子怀中靠的更近,然后下意识地点头,但随即又晃过神,使劲摇头。

卫柯愈发看不懂他这举动,疑惑地追问他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宋修然小声回他,“明日要和阿姐阿公一起去。”

“明日去也不妨碍今日也去啊。”卫柯更加不解,他昨日也去西郊了,明日还要去,这每日都去有甚关系吗?

宋修然也被绕的转不过来,但他抓着卫娘子的衣袖不舍得放,内心也是想与他们一道去的,但他又不舍得弃下阿姐。

“那先吃,等你阿公阿姐不忙了,我们再去问问,可好?”卫娘子轻柔地拍着宋修然的背,笑着给他出主意,小郎君仔细思考后,发觉这话也对,便乖乖点头,随着她们坐上桌。

“哇..阿竫,这小米锅巴可真脆,我好喜欢。”卫柯两手都捏着锅巴,左一口右一口,好不畅快。

咔咔咔。

雅间内此起彼伏地响起啃食声,除卫夫人不爱吃硬食外,其余三人都沉浸在餐前小食中。但一等王小七送来宋嫂鱼羹,这锅巴就被卫娘子无情地挪开,看向儿子的眼中暗含警告。

宋修然看着他们娘俩互动,笑眯眯的将眼弯成一道弧线,然后刻意放轻声音,将做法告知小伙伴。

昨夜,他是看着小米锅巴一点一点成型的。阿姐说,做这锅巴首先得先将黄小米焖熟,水只需浅浅没过小米就好,把熟饭倒入盆中,再加几个鸡蛋与面粉、五香粉混成一团,接着,在案板上也撒上少许面粉,这样米团搁在上边时,才不会被粘住。然后用力把米团擀成薄薄的,切成小方片,哦对了,若是米团在擀的过程中,还是有些黏糊,那就要继续往上面加些面粉。

再接着,就是他的活了,用细竹签在每一个米片上都扎几个小洞,方便炸的时候能使锅巴更加松脆。最后,等锅中的油熟至半成热时,就慢慢撒入米片,待它们浮到油面上就要捞出,继续等油温稍高一些时,洒下去继续复炸,这回只需等它颜色变得更深些,就可取出晾凉。

卫小郎君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愈发羡慕了,特别是听他说昨夜宋阿姐还撒了其他佐料,有甘梅粉,也能沾花蜜吃。不过,也是他自个想吃咸的,宋阿姐方送来胡椒粉的,不过也好吃就是了。

小小一片锅巴,吃起来却不油腻,阿竫说这是因复炸过的缘故,能将内里藏着的油逼出来。金黄的米片,焦香酥脆,齿颊间滚动几番就能嚼成泥,干脆利落,且还带着质朴的谷香,一点儿也不必酥琼叶差。

卫夫人虽不满孙子那眼神,但也怕人家小郎君是被自个吓住才楞在原处的,因此,她甚少看向他们,但耳朵总会注意着那边的动静,听见宋小郎君毫无保留的将自家吃食的秘法说出来,忍不住开口说,“你这孩子也太实诚了,人家问你就说,下回满大街都是这小米锅巴可怎么办。”

两位小郎君默契地转向她,但一时间无人开口,气氛就有些尴尬。

卫娘子捂着嘴偷笑,她婆母面冷心热,这不,看到天真的小郎君没点心机,生怕孩子被有心人套走话。

“可是,阿姐知晓我会与别人说,才教我的呀。阿姐还说,真正的技艺在她手上,在她心里,可不缺这几道吃食呢。”宋修然张口又闭上,想了想,把阿姐之前与他说过的话传达。

这回轮到卫夫人不作声,搅动着手中的勺,很是赞同。瞧见小郎君脸上没有惧意,就笑着问他,“那这宋嫂鱼羹的做法可是你家里人想出来的?”

卫娘子吃着鲜滑的鱼羹,也有此疑问,便随着婆母一同看向宋小郎君。

宋修然将手摆在桌上,摇着头与她们解释,“不是的,这是阿娘小时在渔船上与一位卖鱼羹的婆婆学的,她也姓宋,只是阿姐说这手艺传到她这,也只余三分了。”

卫夫人手心有些痒,看着乖巧可人的小郎君,家中还教养的谦虚有道,很想摸摸他,但还是忍下了,接着催他们吃快些,待吃饱了一同去西郊。

可等他们吃完,食肆内的食客还多着,卫小郎君不放弃,牵着小伙伴跑到灶房门口,喊道,“宋阿姐,我能进来吗?”

“能能能!”

“宋阿姐,我能带阿竫去西郊吗?”卫柯期冀地望向宋姝,希望她下一句话就是让自己快些带着阿竫走。

“西郊?明日吗?”

“不是的,不是的,是今日。”

宋姝没有感情地拍着蒜,有些犹豫,因为她对卫家压根不熟,都不知人家住哪,尽管是同窗,但还是放不下心来。

两位小郎君见她沉默不语,便沮丧地低头往外走。

“你们两个怎的跑这般快。”卫娘子下楼找宋阿公付账,但一转头,两孩子就不见了,想到他们许是去找宋小娘子,便慌慌忙忙走来,谁知,一来就见他们噘着嘴,满面不开心,就知是出师不利。

她勾起手一人敲一下脑袋,提醒道,“既然是跟着我们出去,那自然是由我们做长辈的,去与他长辈说,你这么小个人来请示,人家怎能放心。”

卫小郎君不服气,牵着阿竫扭头就走。

卫娘子看着他们走到婆母身边,才缓缓转身,原本她和婆母是想问询宋阿公的,但都走到这了,也正好见见宋小娘子。

“宋小娘子,我能进来吗?”

宋姝抬头,发现门口的两位小郎君不见踪影,反而是多了位眼生的女子。她将手擦净,走至门口问道,“请问您是?”

“我是然然的阿娘,就是你阿弟的同窗,卫柯。”

宋姝听罢,向她致歉见礼,自己本该早些去见她们的,但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她们都要离去了。

卫娘子从这些言语中发觉她还不知自家身份,便开门见山地与她表明,最后提出想带着她阿弟一道去西郊,暮食前会亲自将人送回,让她不用担心。

而宋姝知道卫柯竟是肃安侯府的小郎君,手脚就慌乱起来,特别是想到外头还有位肃安侯夫人,更是急着要去见礼。

卫娘子拉住她的手,说知道宋家两人都是懂礼数的好孩子,不必在意这些的虚礼,且她还忙着,是她们打扰在先,讲这个也是为安她的心。

宋姝讷讷地点头,人家是侯府的人,总不能拐走她们平民的孩子吧,但在卫娘子离去前,还是不大好意思地问来侯府住址。

宋姝摸着胸口,有些怅然,之前猜到卫小郎君非富即贵,但没想到竟是大将军的儿子,这下是真信了开封遍地是贵人这话。

食肆关门后,宋姝盯着阿公发呆,然后将此事说出,阿公也吓坏了,他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是头回遇见贵人,于是,他们坐在桌前,开始回想两家交往过程中的失礼之处。

夜幕低垂,庭院内树影幢幢,开始传出窸窸窣窣的风声,清冷的月辉穿过层层云影,洒落在屋檐上。

屋里,小郎君还在高兴地拉着阿姐分享他午时的所见所闻,宋阿公则与他侧面打探,发现他对卫家一问三不知,就也不再与他说这事,怕因着身份,两个孩子会生分。况宋修然一副乐呵呵,神思还飘在西郊球场的神态,压根也听不进他们说的话。

酥琼叶:参考《山家清供》,“宿蒸饼,薄切,涂以蜜,或以油,就火上炙。”

拨霞供:兔肉火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史上最强太子爷

炮灰的人生2(快穿)

缔婚

皇帝的短命宠妃重生后

迢迢仙途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巷间小食肆
连载中岁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