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急诊室的牵挂:无声的支持
包间门在沈聿珩身后关上,那声“等我回来”却像烙铁一样烫在顾清涵的心尖,余音缭绕,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和一丝未尽的滚烫。空气中弥漫的暧昧气息尚未完全散去,却被突如其来的紧急呼叫划开了一道现实的裂口。
顾清涵独自坐在安静的包间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那里仿佛还残留着沈聿珩指尖的微凉和最后那个用力拥抱的触感。心跳依旧很快,混合着告白后的甜蜜、初吻被打断的失落、以及对沈聿珩即将面对的紧急情况的担忧。
她了解ECMO(体外膜肺氧合)。那是为最危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操作极其复杂,对主刀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心理素质都是极限考验。此刻的沈聿珩,必须立刻收起所有刚刚萌发的私人情感,切换到那个冷静、精准、不容有失的心脏外科专家模式。
顾清涵没有让自己沉浸在儿女情长中太久。她迅速收敛心神,结了账,拿起自己的东西离开餐馆。她没有回家,而是鬼使神差地,将车开向了医院。
她知道自己帮不上ECMO手术的直接忙,那不是她的领域。但她无法安心地回家等待。她需要在离她更近的地方,哪怕只是隔着几层楼,感受着同一栋建筑里的忙碌与紧张,仿佛这样就能与她并肩作战。
深夜的医院,安静却暗流涌动。顾清涵没有去心外科重症监护室(那里肯定是禁区),她来到了急诊科的医生休息室,这里能最快地听到一些消息。
值班的急诊医生看到她,有些惊讶:“顾医生?这么晚你怎么来了?”
“听说来了个ECMO的病人,有点担心,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顾清涵找了个合理的借口,语气尽量平静。
“哦,沈主任已经在手术室了。情况挺危重的,是个爆发性心肌炎的年轻患者,来得太晚了……”急诊医生叹了口气,“希望ECMO能撑过去吧。”
顾清涵的心沉了一下。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极高。沈聿珩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她给自己倒了杯水,在休息室的角落坐下,没有再多问,只是安静地等待着。耳朵却竖起着,捕捉着门外每一丝可能的动静,每一次电话铃声都让她心头一紧。
时间过得异常缓慢。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了。
她想象着手术室里的情景:无影灯下,沈聿珩穿着沉重的手术衣,全神贯注地建立血管通路,将那些冰冷的管道精准地置入患者脆弱的血管中,连接上庞大的体外循环机器……她的眼神一定冷冽如刀,她的动作一定稳如磐石,没有人能看出几分钟前,她还在一个充满温情的包间里,几乎要吻上一个人。
这种极致的理性与刚刚流露的感性之间的巨大反差,让顾清涵的心揪得更紧,也让她对沈聿珩的敬佩和心疼达到了顶点。
不知过了多久,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参与手术的体外循环师走了进来,满脸疲惫地摘掉帽子,大口喝着水。
“怎么样?”顾清涵立刻站起身,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
体外循环师看了她一眼,认出是中医科的顾医生,虽然有些奇怪她为什么在这里,但还是回答道:“沈主任太牛了!血管条件那么差,居然这么快就建立好VA-ECMO通路了!机器转起来了,氧合和血流暂时稳住了!就看后续脑保护和器官功能能不能维持住了……真是从死神手里又抢回来一点时间。”
顾清涵长长地、无声地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下来。一股巨大的骄傲和宽慰涌上心头。她就知道,她可以的。
“太好了……辛苦了。”她轻声说,声音有些发颤。
体外循环师点点头,又匆匆离开了。顾清涵重新坐回椅子上,才发现自己的手心竟然全是冷汗。
她没有再停留。得知手术阶段性成功的消息后,她内心的焦灼缓解了大半。她不想打扰后续的治疗,也不想让沈聿珩分心。
离开医院前,她去了趟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买了一杯热牛奶和一份三明治。然后她走到心外科ICU所在的楼层,将东西交给了值班的护士。
“麻烦你,等沈主任出来的时候,把这个交给她。就说……就说让她补充点体力。”她轻声嘱托道。
护士有些讶异,但还是接了过去,点了点头。
顾清涵没有留下任何署名,但她想,沈聿珩会知道是谁。
做完这一切,她才真正地离开医院,开车回家。
此时已是凌晨。城市陷入沉睡,街道空旷。
顾清涵握着方向盘,心情却不再像来时那般沉重。她知道,那个她放在心上的人,刚刚打赢了一场艰苦的战斗。而她,用自己安静的方式,陪伴她度过了最紧张的阶段,并送去了微不足道却充满心意的支持。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牵挂一个人,并为她感到骄傲;无法直接并肩作战,却在远处提供着无声的支撑。
爱情的模样,似乎并不总是轰轰烈烈。在这个寂静的凌晨,它化作一杯放在护士台上的热牛奶,一份默默的等待,和一份深藏于心的、与有荣焉的骄傲。
急诊室的牵挂,无声,却有力。
而她们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又添了崭新的一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