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里”则是风雨无阻,恪守诺言地准时在每天下午四点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陈逾星时常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明天下午想吃糖;又比如今天想在外面玩,能不能晚一点回家。“两千里”没有违背过他的意愿,陈逾星愿意在外面待到几点,它就陪到几点。
某一天放学,陈逾星特别兴奋,看向“两千里”的眼睛闪着星光。
“两千里”在屏幕上亮起一个微笑,问道:“小星星,您为什么这么开心?”
“老师说今晚会有流星雨!我要去看!”陈逾星手舞足蹈,“VR里都没有过!”
“要叫上您的妈妈吗?”
“要!快点回家!”
直到晚饭,陈逾星才见到林朦月,他在饭桌上激动地问:“妈妈!今晚要不要去看流星雨?”
“两千里”在旁附和:“这场流星雨三十年一遇,我建议您去观赏,这有利于放松身心,也能增进您和小星星的感情。”
林朦月怔愣两秒,随后点头,笑眯眯地跟陈逾星说:“好啊。”
怔愣的那两秒,她在想陈恒,陈恒喜欢看流星雨。在工作间隙,他会不亦乐乎地搜寻各种流星雨的照片或视频。
原来这也会遗传。
“两千里”测算出了对他们而言的最优观测点,不远,驱车半小时就能到。
人山人海,除了各种各样的小腿,陈逾星什么都看不见,他要求“两千里”把他抱到头上,“两千里”一声不吭地照做。
流星雨还没来,旁人都在聊天,陈逾星能听到一点。
“都快死了还看什么流星雨啊。”
“就是因为快死了才要多出来逛一逛看一看啊!”
“谁说快死了!还有十五年呢!”
“万一科学家研究成功,我们没事了呢!”
“说起来,我儿子智商137,他现在还在学校上课!他才5岁!”
“九点还在上课?把小孩逼得这么紧,真的有用吗?”
“谁知道呢!”
陈逾星能听见,林朦月自然也能听见。人类确实还没有办法解决“四八”制造的危机,她知道当下研究人员的束手无策,但也了解他们的呕心沥血。
正因此,她不愿坐以待毙,就算最终的结果是湮灭,她也要为人类的未来争取多一些时间。哪怕一天,一秒。
“哦!来了!”有人喊了一声。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屏息凝神地直视星空。
一颗流星点亮夜幕,随后是第二颗、第三颗……耀眼的流星不断划过,散射出的光不断累加,将漆黑的夜空染成了绚烂的深蓝。在流星中,远方无法被看清的田野此刻清晰可见,城市夜里的灯光则显得黯然失色。
它们来自深不可测的太空,义无反顾地冲进地球的大气层,前仆后继地燃烧,慷慨激昂地释放光和热。
每一颗都转瞬即逝,每一颗都长存。
起初,陈逾星还会兴奋地大叫,渐渐地,他张着的嘴忘了出声,睁着的眼也忘了眨。
星光密密麻麻,他从没见过这么亮的夜空。
回到家,陈逾星第二次跟“两千里”说:“我不想睡觉。”
“为什么,小星星?”
“我睡不着!”陈逾星在床上打滚,“我还想看流星雨!”
“以后会有很多次的,小星星。”机器人出言安慰。
陈逾星停住,两眼放光地问:“真的?”
“的确如此。”机器人点头,“但是大部分的流星雨规模都没有今天这一场大。”
“那算了。”陈逾星撇嘴,“我想看今天这样的。”
“两千里”迅速检索了相关信息,随后告诉他:“按照规律和推算,下一次类似的流星雨出现在十年后。但目前仍无法确定‘四八’会对地球周围的天体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因此上述结果可能并不准确。”
“两千里”说得很慢,陈逾星听明白了,意思就是谁也不确定下一场规模相当的流星雨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好吧。”陈逾星的激动少了一点,“那你哄我睡觉好了。”
“好的,小星星,明早我会送您去幼儿园。”
幼儿园会给孩子们放一些以前的影视作品,陈逾星从中学到了“小二”这个词,他觉得很有意思,打算这么叫“两千里”。
“小二!我要喝水!”他在客厅的沙发上大喊。
“两千里”取来水杯:“小星星,我叫‘两千里’。”
“我觉得‘小二’也挺好听的。”陈逾星抬头,“你喜欢吗?”
“两千里”当然没有“喜欢”这种想法,它回答:“只要您喜欢就好。”
“好!那‘小二’就是你的第二个名字了!”陈逾星雀跃地拍手。
“两千里”对着他微笑:“好的,小星星。”
陈逾星心满意足地笑了,他觉得“两千里”跟幼儿园里的机器人很不一样。声音不一样,对他的态度也不一样。
“两千里”是最特别的机器人,最好的机器人。
最好的机器人每一天都会送他上学、接他回家、会带他出去吃零食、会带他看星星、会给他讲笑话、会在睡前放摇篮曲。
生活对陈逾星来说是惬意的,他没有繁重的学业,家境优渥,林朦月和“两千里”对他的要求几乎是百依百顺。
陈逾星活得太灿烂了,而且灿烂得理所当然,末世的阴影都笼罩不到他身上。一直到2036年5月8日,他才遇见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烦心事。
5月8日是陈恒的忌日,在陈逾星的脑海里,婴儿时期的记忆已变得模糊,更何况根据妈妈的说法,在他出生后爸爸就没回过家。所以他对爸爸的感情少得可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