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清醒过后,反应过来对方问的内容,她浑身刹那像置身冷库,“偶然碰运气。”
说完砰的一声关上门。
空间里的小葱她还没想好如何处置,或许会买了补贴家用。但怎么卖还要好好想一个章程。
耍了小技巧,依旧吃了闭门羹的熊律川,悻悻回家。
张晓把干净的砂锅和碟子放置到橱柜里,看着灶台上满满一叠的葱油饼,想了想,取了一叠油纸一个个裹好放到急冻室,等想吃了,拿出来在微波炉叮两下就行。
她再次进入空间。
吃饱喝足后,这次没有下午那阵子的晕眩感。
刚刚搬进来的货物箱摆了一地,有的垮下来压在昨日她拔出来的小葱上。她开始动手重新归置纸箱。
方块田周边的青石板面积并不宽裕,沿着方块田四周,目测两米宽左右,长长一溜儿,为了不占据更多空间,张晓把所有的纸箱都挪到了一个角落,并一箱一箱叠在一起。
收拾完后,她席地坐地上,满脸苦笑。
几百斤的盐和几百斤的糖,她一个人不知道要吃多久。就算是腌制泡菜,也要腌几年;再看白糖,她其实并不喜欢吃糖,连放了糖的菜都不爱吃,糖醋系列的菜品,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不过要说后悔,那倒不尽然。
前几年那场突袭全球的病毒,当时全国封控,平时司空见惯的物品,在那种特殊情景之下竟一跃成了稀有品。
张晓是普通人,也不认识大人物,在特殊环境里,能做的就是尽量不给外界造成更多负担,管好自己。
如果有一天真的遇到不可预测的事件,这两样不起眼的物品或许是她的救命物资。
更何况连空间这样前所未闻的东西都出现了,再发生什么难以想象得事,也不奇怪了。
现下最让她头痛的还是那些小葱,吃她一个人肯定吃不完的,但是就这样扔着,也着实可惜,张晓荷包也不富裕,心里还是偏向将之换成现钱。
歇够了她又爬起来先去观察昨日撬起来的小葱,一天过去了,小葱还是刚拔出来的样子,这让张晓有些惊喜,有什么念头一闪而过,却没抓住。
再看中间的紫土地里剩下的小葱,几乎也没有变化,没有继续长大,也没变老。不过——
张晓被一株特别的小葱吸引了目光。
那株小葱颜色和其它小葱没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它开了几株小花儿。
乍一看,像一捧绿色绣球花。
“这是要结籽儿吗?”但为何只有一株开花了,其它的还是老样子呢?
对了,她记得还有一株不小心带过来的豌豆,长了一株豌豆藤,她左右翻找,寻着记忆位置找过去,只看到一根枯藤,像是盛年时就直接哭死了。
张晓百思不得其解。
紫土地处处透着玄机。
再看边上的三块黄土地,一点动静都没有,要不是她刨开种子窝看了,还以为自己没下种。
难道紫土地一次只能种一种植物?
张晓决定留着那三分之一的小葱和开花的小葱不动,看看最后到底如何。
当然拔出来的小葱她也没拿出空间,继续放置在空间里。
她暂时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它们,直接弄出去卖有点不现实,小葱都长成了大葱的样子了,人家肯定会问她为何小葱长得这么大。
剩下的五块黄土地张晓也暂时没打算动,她想先观察下已经播种的四块土地的功能。
出了空间,张晓转而去了阳台。
她阳台上也种了几盆小菜和花花草草,最叫她欢喜的是一盆绿菊,这盆绿菊是去年一个公园菊花展后淘汰扔掉的,她从垃圾桶捡起坐了半个小时的轻轨弄回家的。
绿菊不太好养活,网上买的营养肥它也不喜欢,一直焉哒哒的模样,仿佛一不小心就死给你看。
张晓看到空间的紫土地如此神奇,出来的时候顺手捏了一小撮在手里,她在绿菊根旁刨了一个小洞,把这撮紫土塞洞里,再浇了一点水加速紫土融合。
绿菊旁是一盆紫色的多肉树,这盆多肉跟了她好几年了。从最开始的一片多肉,变成了现如今粗壮的多肉树,生命力特别顽强。
她也不厚此薄彼,把手上残留的紫土在多肉根部擦了擦手,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多肉树旁,放置了一个玻璃缸,缸里有一只小饭碗大的草龟,草龟身下,铺着颜色各异的鹅卵石,都是她从江边精心淘选回来的。
她扣了扣玻璃缸,缸里的乌龟睁着绿豆小眼睛抬头看她。张晓从旁边的柜子里掏出乌龟干粮,夹了几只干虫子喂它。
这只乌龟也是她捡的,在长江边上捡的,当时她穿着拖鞋在草甸子里走,踩到这家伙,差点跌一跤。
说起来张晓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她二手淘来的或者捡来的,除了张大强那便宜处理货。
阳台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棵三角梅。
三角梅在她们这个城市绿化带随处可见,并不稀奇,但张晓还是很得意自己这株三角梅,它造型奇特,像一棵树景盆栽,主干遒劲有力,横斜逸出,副枝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叶子中间点缀着灿烂的紫色花朵,三角梅的花朵其实挺好看,像展翅欲飞的蝴蝶。
她每次望向小区,都能一眼看到自家阳台上的这株三角梅。
当初搬新家的时候,路人看到了还问她卖不卖。
张晓家的阳台很大,一半放了她喜欢的花花草草,另一边是她平时种的小菜调料。
小葱前些天没注意被张大强撒尿烧死了,剩下还有一盆上海青和一盆空心菜。
空心菜都长了好几个岔枝儿了,她断断续续吃了一个夏季,每次都是用剪刀剪的,留下主干继续抽芽长叶子,到入秋后,俨然朝空心菜树发展的趋势。
上海青还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吃,现在才长出了两片叶子。
巡视完阳台领地,张晓心满意足地去洗漱。和口口空间比起来,阳台上的小家伙们才让她有成就感。
今天没有种地,她躺在床上的时候才九点过。
今儿天气不错,温度比前几天升高了些,两只猫都不大爱躺她怀里了,她只得抱着抱枕刷手机。
“小葱能做些什么美食?”
“可以用小葱做什么美食摆小吃摊?”
“……”
张晓反复搜索了好多词条,又来回切换了几个平台,得出的结论都是和“饼”有关的:
葱油饼、葱大饼、葱肉饼,都离不开饼。
至于其他的菜谱,都适合在家里吃,并不适合在外面小吃摊买。
没错,张晓决定把小葱加工一番后卖出去,这样别人就算察觉到她的小葱碎看起来大,也不会想太多。
正好晚上烙的葱油饼都没送出去,明早她多带几个到公司,看看同事们的意见。
翌日一早,张晓特地找了一个大口袋,把昨日放在急冻室的葱油饼都装上带出门。
“蓉蓉,吃早餐了没?”张晓到了公司,径直问工位旁的同事。
“还没呢,买了个茶叶蛋。”
“蛋先留着,帮我尝尝我做的葱油饼味道,给俩意见。”
“有没有试吃费哩?”
“都免费给你吃了还要试吃费,美得你!”
张晓笑着啐她。
公司其实是早上九点钟上班,但她的工作岗位特殊,平台要考核回复率,所以公司给她们岗位设置的上班时间是早八晚十。
张晓是一名网店客服。
传闻中受了窝囊气还要不停道歉的客服。
早上上班的就两名客服,蓉蓉是另一名客服。
“天!张晓,你热的什么?好香!香得我鼻子都要掉了!”蓉蓉夸张地说,她把店铺都登录好后,顾不得恢复前一天晚上堆积的信息,起身冲到微波炉边上。
“我刚不是说了嘛,葱油饼。”
“我又不是没吃过葱油饼,你告诉我这是葱油饼?”蓉蓉不可置信,等吃到嘴里的时候,她眼睛都亮了。
蓉蓉是一个眼睛特别大的女孩儿,平时一闪一闪特别灵动,就是上班的时候戴着厚重的眼睛,这会儿她没戴眼睛,眼里的惊讶都快溢出来。
“晓晓姐,葱油饼还有几个?我花钱买行不行,我刚看到了,你提了好大一个袋子,里面有很多对不对?”蓉蓉嘴里还没咽下葱油饼,迫不及待预定剩下的葱油饼。
“真好吃?我包里还有几个,打算让同事都给我尝尝,你喜欢我多给你俩。”
“呜呜,晓晓姐你真好~~”
有事晓晓姐,没事就张晓!
张晓都快被她变脸的速度折服了,但这也侧面证明了她的葱油饼确实很成功。
到了九点钟,公司里其他岗位的同事陆陆续续都到了。
跨进公司门,都不约而同的问:
“谁买的葱油饼,好香!”
原本活跃的蓉蓉,这时候跟鹌鹑窝在工位上,静悄悄不出声,她按了按放葱油饼的袋子,闷头继续回复消息处理工单。
张晓只好站起来,把剩下的葱油饼都拎到微波炉边上,余光瞥到进门的小老板之一,话到嘴边,临时改了说辞:
“我朋友做的葱油饼,我朋友最近失业打算做点事儿,又不知道葱油饼符不符合市场口味,叫我带来给大家帮忙试试口味。”
“哟,你朋友还有这手艺啊,我可要尝尝。”一个同事嗅着空气里残留的葱油饼香味,催促张晓赶紧加热。
不用她说,张晓也早就塞进去了。
“老板,你吃了早饭没,也来尝尝给个意见?”老板径直走过来,笑着说,“你不喊我都打算来要了尝尝,早上没吃饭,闻到肚子都咕咕叫了。”
老板也是同龄人,甚至比张晓还小一岁,平时都是笑容满脸,并不是老派老板形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