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擦去伏在表面的一层灰烬,留在原地的只剩一点泛黄的圈晕。
咚咚咚——
门响之后,本就被关上的门就这样被敲门人敲了开来。
“少尉,有人送来说这是给您的。”
荣昭在玻璃上看见了士兵手上拿着的那包裹严实的小方盒子,蹙眉道:“放桌上。”
算着时间,这不应该是阿煦的来信。
这般想着,荣昭转身盯上了桌面那包了一层牛皮纸的方盒。
什么都没写。
他上前两步,心中满是疑问的拆开了外头那层牛皮纸包。
里头是个四方的小木盒子,瞧着像是放首饰的。
他只手将那盒子从纸包里拿出来,看了一圈,没见什么异常,才轻轻地将盖子打开。
目光触及里头那个金光闪闪的小东西时,他有些微愣。
转瞬便将垂在身侧的另一只手放到了小木盒底部拖着,另一只手缓慢而又十分虔诚地将盖子完全打开来。
他的呆滞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方才愁天恨地的怨怼之意就这样被远在北平的家伙给冲散了。
上扬着的嘴角和松弛下的眉眼让穿着戎装的人不再凌厉,日光照在他身上也不似从前那样阴寒,带上了些许温度。
他刚要将盒子里的戒指拿出来,就看见了戒指内壁里不同寻常的闪动。
刻痕在内壁上将光照的四散,让人一下注意到了那块被人雕琢过的地方。
荣昭将戒指拿出来,转动过后便看见了里头一个歪七扭八的煦字。
煦字上边还好,除了那口的一竖快要出了家,其他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最为过分的是底下的四点,真像是分了家,长的长,短的短,歪的歪,走的走。
荣昭只一眼便知晓了这字是他那心里一定有他的相好给精心琢磨上的。
戒指给开了个口,同温煦手上那个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温煦那只外头什么都没有,而荣昭手上这只,在戒指外圈上刻着痕迹。
荣昭左手拖着那个小盒放在了桌上,右手指尖在戒指外壁上摸过去,视线也一同看过去,左手指尖不住在桌面点动。
滴、滴——滴——、滴,滴、滴——
耳边也跟着指尖的记忆响起了电报声。
P——A。
荣昭困惑的再一次在桌面敲了几下,指尖突然于半空悬停。
眼中神色充斥着浓浓笑意,抬手上来摸着里头那痕迹斑驳的刻字,将指环掰开了点,同温煦一般带进了右手无名指上。
他才不在意什么男左女右男尊女卑。
既是已经与寻常人的情爱不同了,那他与温煦两人便都再出格些,全都戴上了右手又如何。
荣昭将戒指戴好,伸手将戒指调的合适了,才罢手,先是翻过手看看手心,又是翻过手看看手背。
凭着记忆和指根的触感,将里头带的刻字,转到了手心里,那戒指的开口便转到了手背。
确实更加与众不同了,荣昭满意的勾唇,又将戒指的收口紧了紧。
这样才对,能叫人一眼瞧得出他们的不同,能叫人一眼看出他们是一对儿。
荣昭心满意足的拉开身下的抽屉,将最上头放着的一个绒布袋拿了出来。
三两下解开,就从里头拿出了一对儿金镯子。
与现在大多数女人家戴的不同,他深知自家相好儿是个男人,没找那些普通到极致的杂货。
找了十几家铺子,才终于相上这一件儿。
两根细圆柱形的金圈和温煦手上那个很像,被放大了数倍,也没了开口,但这尺寸绝对合适,他走时抓着温煦的手腕量了又量。
虽是不如女人家手上的那个厚重些,不过他也不舍得让温煦戴太重的东西,省的届时连笔都拿不起来。
他将那两个小金镯子塞回绒布袋里,斜着放进了那个小木盒里,正卡在边缘,盖子倒是盖不上了。
荣昭扯了两张纸团成了团也一同掖了进去,将那盒子倒扣过来甩了甩。
牢靠。
那牛皮纸是不能再用了,他从身后的书柜里翻出了一个没用的文件袋,学着那牛皮纸包来包去,虽说是不太利整,但比不包要好些。
拿了胶水粘好后,坐在椅子上看着手上那枚戒指出神。
他又想给温煦写信了。
川军:原是指北洋政府之后刘湘、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存厚、刘文辉几大军阀势力。因此,川军在当时实际上是非常混乱,复杂的,几大军阀各自为政,甚至相互吞并。
但是自“七七事变”开始,四川新民报发表抗日救亡的号外之后,四川的民众开始集会、游行,四川的军人们开始空前地团结起来,希望可以共同抗日。
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的第三天,这些前几天还在想着如何相互吞并的军阀们坐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会议上并没有什么大道理,时间也并不长,形成的决议也不多,总结来说,就是“走出去,跟日本鬼子拼了。”
刘湘带领其余川军将领乘飞机赴南京开国防会议,在机场外,一万多四川人民前来送行,刘湘从来没接受过这么多人的送行,在国家存亡问题面前,他不再是只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军阀,
而是全体四川军民的代表。
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会议上,刘湘没有喊口号,没有谈条件,仅仅是用一句话,几个数字,表明了四川人民抗战的决心“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1937年10月26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刘湘为第7战区司令长官。
11月初,刘湘在南京锏银巷川康绥署驻京办事处成立了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
其成员多为原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部人员。
12月13日南京沦陷,第7战区驻防地境被敌占领,所辖各部亦转进至皖赣,该战区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1938年1月20日刘湘病逝,21日第7战区撤销,叶扬和受命参加护灵队护送刘湘灵柩返川。
第一批川军将士准备出川时,成都少城公园门口聚集了数万群众来为他们的亲人送行。军阀混战时期,以消极作战出名的将领唐式遵将自己的房屋、地产变卖以充作军费,在将台上诵出“不灭倭奴誓不还”。
——以上信息来自上游新闻、四川文化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5章 第 85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