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她的笔尖会看见温柔

今天是第一场拍摄日。

沈确早上七点就到了办公室,拎着刚下地铁顺手买的豆浆和油条,一边往嘴里塞一口,一边翻开电脑桌上的资料文件。手上那杯豆浆热腾腾的,油条还在纸袋里冒着热气。上回沈确买了豆汁儿,好家伙,差点没把她呛死。

她打开日程文档,开始检查今天要用的所有拍摄流程表、对象背景资料、导演组提纲。屏幕上的文件一个个刷着打开,外套还没来得及脱,已经开始切换工作状态。

过了一会儿,组员们才陆陆续续进门。

“早啊沈确!来这么早。”恒之第一个出现,笑着打了个招呼,身后跟着语安。

“早上好啊,语安、恒之。”沈确抬头笑着回应,顺手把油条纸袋收起来放到一边。

语安今天脸上带着一点疲态,头发简单束起,显然是连着熬了几天夜。她的两个项目《潮起长安》和《无界潮人季》最近正处于后期阶段,每天忙得跟打仗一样。

“都这么拼啊。”又一个声音响起,是斌丹,今天扎着低马尾,提着包走进来,一边找位置坐一边说着,“我昨晚刚从通宵剪辑回来,客户改了四稿文案。”

“辛苦了啊斌丹姐。”沈确打趣道,“你那项目我看一眼文档都要晕过去。”

斌丹笑着摆摆手:“执行策划嘛,啥都得管。剪辑进度、客户对接、预算表、时间线、每一帧镜头合不合适……都得盯着。导演组一改想法,我这边就得立马改流程。”

“今天就要拍了吧?”恒之坐下调试好电脑,凑到沈确身边问。

沈确点点头,刚要回一句,手机“叮”了一下——

导演组群里,林既白发了条信息:“9点动画工作室集合。”

沈确立刻回了个“收到”。

就在这时,有人敲了敲她的工位。她一抬头,是周竞文。

“周总早!”沈确立马站起来。

“这是李婧,新来的实习生,之后就跟着你了。”周竞文说完,指了指身后的女生,“好好带她。”

“我叫沈确,你好。”沈确伸手,面带微笑。

“沈老师好!”李婧有些紧张地鞠了一小躬。她今天穿得一板一眼,黑色西装白衬衫,整整齐齐地打扮得像去面试,外面还套了件白大衣,刚把围巾和帽子摘下来,手里还抓着一叠A4纸。

“别叫老师,太见外了,叫我确姐就行。”沈确笑道,“你先坐我旁边,这工位空着。”

周竞文点了点头就走了,沈确便一边领着李婧坐下,一边招呼大家,“各位,这位是咱们新来的策划实习生李婧。”

李婧脸一红,小声道:“大家好,我叫李婧。今年大三,这次放寒假来实习的,我读的策划专业。”

“欢迎欢迎。”大家快速地打了招呼便继续投入各自的工作。

“加个微信吧,我拉你进群。”沈确掏出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边操作边说,“我把项目资料发你,先熟悉一下。”

“今天……今天有什么要做的吗?”李婧小心翼翼地问。

“你运气不错啊。”沈确笑得像个老兵,“做好心理准备,今天是爆炸的一天。”

她把整份《寻找格陵兰岛》的提案、流程安排、分镜计划全部甩给李婧,“你有一小时把这些看完,我明天再给你过一遍重点。我们一会儿就要出发,去对象公司进行拍摄,今天内景外景都要拍。导演组、摄像组都在那边集合。”

李婧眨了眨眼:“这么忙吗?”

“当然了,不然你以为来实习是干嘛的?”沈确拍拍她肩膀,笑着说,“欢迎来到《寻找格陵兰岛》的战场。”

8:57,沈确和李婧准时抵达叶迪的动画公司楼下。

办公室内,导演组和摄影组已经在调灯、布线。监视器上的画面还在调色,摄影师趴在地上试角度,录音师在测环境音。林既白已经穿着深灰色外套站在一旁,一边翻手里的纸质分镜,一边不断和摄影沟通角度。

“这个角度不行,叶迪画画的时候头发会挡住脸。换左侧。”

“灯别太顶,眼神一糊,画面情绪全没了。”

他看起来没怎么睡,眼下挂着淡淡的青色,但动作利索,语速极快,一点也不含糊。

沈确一进门就开始打招呼:“大家早,我是策划沈确,这是我们新来的实习生李婧。”

叶迪走了过来,她穿着黑白条纹毛衣和牛仔裤,看起来安静又干净,笑着和两人握手。

“你好,我是叶迪。”她说完又转头对李婧点头,“你好李婧。”

李婧有点怯生,连忙回礼:“你好叶迪老师。”

曼婷从器材堆后面走出来,夹着一本厚厚的策划本,低声对沈确说:“叶迪状态不错,拍摄区域灯光调完了。我们先集体过一遍稿子,确认节奏和分镜,再开机。”

众人围着会议桌坐下。林既白开始快速过流程,“开场第一段,叶迪工作室空镜 作画特写,我们走静态跟拍;然后插她的画面回顾做内心旁白;第三段是采访,曼婷那边稿子控制在三分钟内,沈确你来盯拍摄对象状态。”

“她讲故事时会有点腼腆。”曼婷补充,“我们会准备两个引导问题,后面视她情绪扩展。实在不行你来提问。”

沈确点头:“明白。我来盯她的眼神和手势,控制剪辑点。”

林既白又转头:“摄影那边,请注意她画画时的手部和笔尖节奏,别糊,别急推。我们要的是‘慢’,要的是‘温度’。”

“灯光组确认了吗?”

“确认,主灯温3200,副灯打暗面。”

“OK,那我们开始准备吧。”

“来,大家准备。”林既白坐在摄影机背后,拿着话筒说。

“咔哒。”一声轻响,摄影机开始运转,画面缓缓推进。

镜头中,叶迪坐在安静的动画工作室里,灯光柔和,映出她认真作画的神情。她的手指轻轻握住画笔,一笔一划地勾勒着线条,神情专注,眉眼间透出一种安静而倔强的力量。

窗边落地灯发出暖黄的光,映在她发梢,也映在她桌前堆得高高的画稿上。镜头切换到她的电脑屏幕,一幅幅漫画慢慢浮现出来,像是把生活的碎片重新拼贴。画面间,她轻声说起故事的起点。

“你为什么会开始把网络上的感人故事画成漫画?是什么让你有这个冲动?”

“我刚开始只是被一个小故事感动了。我看到一个几岁的小孩差点从阳台摔下来,下面有好心人拿床单接住他。我就忍不住把那个瞬间画下来。后来我发现,不只是我,很多人也从这些画里找到了安慰,所以我就想一直坚持下去。”叶迪说。

她停顿了一下,嘴角轻轻一弯:“也许这是一份礼物,也是一盏灯光——给别人看的,也是给那个曾经孤单的自己。”

沈确坐在设备后方,手里还握着第二杯咖啡,眼神始终盯着监视器,没有移开。执行导演林既白蹲在一旁,边看素材边飞快记笔记,脸上布满疲惫但又极其专注的神色。他们对视一眼,都没说话,只是默契地同时点了下头。

“这段可以用了。”林既白低声说。沈确微微皱眉:“回头要补一条特写,画笔停顿的细节不够清楚。”一句话,说完继续刷着笔记本里的提纲,已经修改了第五稿。

画面中,叶迪开始整理画稿,翻看网友留言,嘴角时不时扬起。每一条点赞、每一个“谢谢你”都像是对她日复一日坚持的一种回应。夜晚,她独自在房间作画,桌上泡了一杯早就凉掉的茶,窗外城市寂静,只有屏幕的蓝光轻轻洒在她的脸上。镜头间或插入几条弹出的网友评论——“今天也被你治愈了”“谢谢你的画陪我度过了很丧的晚上”。

“你觉得画这些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它们有改变你吗?”

“有。”叶迪轻声说,“它让我在忙碌和压力中还能找到一点温暖和希望。我爱画画。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工作,而是我释放情绪的方式。每次画完,我都觉得好像有人轻轻拍拍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林既白拍了拍罗曼婷的肩,示意这一段可以留长一点。曼婷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继续按节奏在拍摄表上打上勾。

镜头忽然一转,是叶迪在办公室加班。昏黄灯光下,她眼里布满血丝,身后同事已经散去,只剩她一人还在盯着电脑。画面中交错闪烁着项目进度条、动画时间轴,还有她疲惫但不肯放弃的神情。接着,是她清晨走出地铁的背影,街道寒冷寂静,风吹动她的围巾,路灯未灭。

“你是一名动画师,工作中加班和收入带来的压力,会影响到你的创作吗?”

“会啊。”她笑了一下,却带点心酸,“现实真的挺残酷的。经常加班到凌晨,工资也不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更想画画了。每画一幅,我就像在给自己打气,说‘坚持一下’。”

这一段,沈确盯着素材反复看了几遍。

那一帧,叶迪望着窗外,眼神安静又遥远。

拍摄节奏由此一转,团队开始准备实地外景拍摄。

镜头从室内的剪辑跳出,过渡到叶迪真实的生活轨迹——她回家的过程。地铁站口,她拉着沉重的包,疲惫地揉了揉肩膀,街头寒风拂动她的围巾,城市灯火在她背后拉出长长的影子。钥匙插进门锁的那一刻,画面放慢,一只猫轻巧地跳到她腿边,屋内传来熟悉的画板声音。她点亮灯,回到桌前。

镜头缓缓拉近,对焦在她的眼睛上,声音也渐渐收紧。

“我们的这个纪录片叫《寻找格陵兰岛》。如果用‘格陵兰岛’来形容你的内心世界,你希望它是什么样的?”

“我希望它是个理想的避风港吧。”她轻声说,“我画画,是给别人,也给那个没被看见的自己。我们这代人太忙了,每天都在赶路、在卷,很少问问自己,‘你还好吗?’我想通过这些画,让人们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生活,你也值得被温柔以待。”

最后的镜头慢慢拉远。她坐在海边,晨曦微露,天空泛白,脚边放着她绘制的“格陵兰岛”想象图。

没有对白,只有轻轻的海浪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婚后第二年

骄阳似我(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寻找格陵兰岛
连载中乔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