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莫云英出来,两位监军大人就一直上下打量着她,恨不得能在她的身上瞪出洞来,想要看出她此刻到底是重伤还是普通的伤风?
两人当然没有这么好糊弄,若只是寻常的伤风,早该出来交待,何必两天避不见人?
“莫将军,恕本官直言,将军鲁莽出城,影响的是三军上下,影响的是顺武的气运……”好不容易见着人,监军岂能如此简单就放过莫云英?
何况,还得好好探探她这苍白的脸色究竟为何如此?
“李大人可别扣这么大的帽子,本将军戴不得。”莫云英上下打量着他,稍稍碰了一下鼻尖,状似不经意的问着旁人,“你们有无闻到什么怪味儿?营地是否没有好好打扫?”
这话说出来后,一个个都在打量面前这两位监军大人,这两人就是再难缠也是文人,脸皮子薄,将有些事儿看得比生命还重,比不得武人豪迈,如此不雅的事被搬到台面上来议论,两人脸上皆是有些挂不住,一下子被闹得不知道说什么。
“你……你……岂有此理……”
只留下这一句,两人便愤愤而去。
待他们走远,莫云英才转身走回营帐,林四在身后跟着,生怕她撑不住,医官可是交待过将军的内伤很严重,胸骨都被震裂了。
莫云英步伐平稳,要不是她的脸色还有一些苍白,单单这样看,压根就看不出她是个有内伤的病患。
只不过,一回到营帐内,外头看不到里面的时候,莫云英便扶着椅子的扶手坐了下来,整个人都脱力一般的靠在椅背上,哪里还有方才的硬朗?
捂着胸口,就连气息都轻了许多,好似稍稍用力一些都会疼到不行。
只一会儿的功夫,她的额头上已经满是冷汗,脸上倒是依旧看不出太多的痛楚。
“别怪老朽多嘴,说了林四能摆平那两位监军大人,将军又何必特意出去让他们瞧上一眼?”医官见她这副样子,立即就上来把脉,生怕她走动了一遭就影响了伤势,满脸皆是不赞同莫云英刚醒就下了榻还肆意走动的行径。
“无碍,我太久没露面,怕有风言风语传出来。”莫云英有自己的打算,刚醒就问清楚自己昏迷了多久,不过是借机在人前露个面以稳定军心而已。
短短一句话,她说的断断续续,声音亦没有方才在营帐外的那样有力。
“将军如何了?”林四问了句,顺便还瞪了一眼师杰,这小子也不看好将军,让她这般乱跑。
师杰挑了挑眉,这是他能看得住的?那可是咱将军!
医官收回把脉的手,稍稍松了一口气,幸好伤势没有恶化,不然准要好好说叨她一番。
不得不说,这位爵爷夫人的药,还真是非同凡响。
医官已经好些年没回京城,自然不知道京城出了这样一号人物,倒是林四和师杰将三七里里外外夸了一个通透。
其实,不用他们两个夸,身为医者,闻着这些药就知爵爷夫人不简单,按着外头贴的药效及用法使用,有一罐膏药,只让将军稍稍闻了一下就醒了。
而后,就给她吃了伤药,可还没有来得及敷药,莫云英就已经下榻出了营帐,拦都拦不住。
莫云英摸着一个罐子,医官说就是闻了这个罐子里的膏药味道,自己才醒的,她拿起来闻了闻,这种药三七曾送过给自己,只是被她珍藏着,医官自然不清楚。
她看了看被摆在桌上的药,一边听着林四和师杰两人禀告着两天的事情,一边看桌上的药。
其中有一瓶,她拿在手上把玩,细细地看着瓷瓶上贴着的纸条:痛麻散,服下后一个时辰内不会觉得疼痛,但药效过后疼痛加倍,不可多用。
这和麻沸散不同,麻沸散服用之后,会明显活动不便,而痛麻散不同,是药亦是毒,它会让人暂时止痛,行动依旧自如,在这期间就算是被刺伤亦不会觉得疼痛。
对于疼痛难忍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暂时忘记疼痛的好药,但是在这期间若是受伤,没有发现的话,只怕是流血致死自己都不会知道,想起来,这也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
莫云英知道这药暂时现在用不上,却总有感觉,她很快就能用上这药,她将瓷瓶收进了衣襟里。
北燕的军营中,哈德看着方才递到手中的细竹筒,将里头的纸条取出来,展开,垂眸扫过,眉头就蹙了起来。
人醒着,只是看起来有些脸色苍白,说话、走路都无异样?
哈德捏了捏自己的右手,握成拳头,那日就是这手打出去的一拳,力道有多大,没人比他自己更加清楚。
听闻她好似避不见人的时候,他心中就猜到了几成,还想着若是再没有消息,他想要派人去军营刺杀,这就一定会逼出她来,若她依旧没有露面,这里头的事儿都不用他来说,顺武军营中的人亦会有自己的猜测。
一旦有了猜测,那就意味着军心动荡。
谁知道收到了这样的一则消息,莫非莫家人还真就天赋异禀?
不可能!哈德十分相信自己的神力。
这样的伤,两天就能下榻?
哈德还是不相信,决心还是要派一队死士去,一来探情况,二来自然是能伤就伤莫云英。
军中出事,她定然还会再露面,能将她受伤的事暴露于人前那是再好不过,若是不行也无所谓,莫云英受伤的消息已经递回京城,即便是求和派,知道了这消息亦会觉得此时是出兵的最好时机,如此一来,京中反对的声音会小很多,这样一来,他就不必担忧军需和后援。
如今只要等皇上的旨意传来,就能名正言顺的开战,到时候再见莫云英时,她的伤就会要了她的命。
此刻,他只需要圣上的旨意快些传来,因今日传来莫云英露面走动的消息,让他隐隐觉得事情可能会有变数。
北境的形势好似一触即发,但是南境却已经起了状况。
临疆久未等到顺武太子对于巫医失踪一事的交待,亦开始在南境屯兵施压,两国本就通商,边境两国居民来往经商已经实属平常,虽说形势不对,但是两国边界的城门倒是并没有因此有改变,依旧能来往通商。
或许是因为临疆没有进一步的举动,狄青的心中抱着一丝侥幸,觉得临疆既然没有来折子催,亦没有其他的动作,说不准就能大事化小。
吕相毕竟是病了,眼疾在身,出门议事自然多有不便,太子当然不能迁就他将御书房搬到丞相府,故而许多事商量的也少了很多。
当然,这里头少不了皇上在背后推波助澜,忠心他的朝臣没少在太子边上吹风,说临疆的圣上只爱纵情声色,绝不敢战。
这样的话听多了,狄青的心中亦安了不少,朝堂上不同的声音被他草草打发过去。
但是,狄青实在是太小看巫医在临疆的超然地位了,一拖再拖的没有和临疆交待。
临疆的皇帝没有表态,就连朝都好久没有上,对巫医一事没有多余的表态,亦没有过激的举动。
可是,边境的老百姓可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们距离京城路途遥远,但是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需要信仰,而巫医就是他们的信仰,对很多人来说,巫医在他们心中的地位高于皇帝,毕竟谁当皇帝也轮不到他们这些个老百姓做主。
就在往来经商行走的时候,不知何时起,顺武南境的几个村子出了状况。
一夜之间,周边几个村子加起来死了不下百人,地方官原本想遮掩此事,毕竟在管辖内发生这样的事儿,头上的乌沙可就难保了。
原本,这样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要是想瞒当然不是难事儿,只不过最近两国之间怕有动静,特意从军营中拨了人出来在附近的村镇中巡视。
故而,这事儿没能瞒住,被捅到了京城。
知府立即派了当地比较出名的大夫去村子,倒是不难查出原因,就是中毒,各种各样的毒,虽然不是特别高明的毒,但是花样多,让人想查都无从查起。
而且,这时候就算是查也得先解毒。
有些毒,派去的几个大夫还能应付,但是中毒的人多,有些毒他们是真没见识过,都来不及解毒就一命呜呼的人不在少数。
几个村子处处都是痛苦哀鸣、连声呼救,尸体一具具的往一处抬,处处都笼罩着死亡的恐惧,活着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
根本不知道毒源在哪儿?
只看到这儿的人一个个倒下,但是究竟如何中毒的,还并不是很清楚。
查不到源头,又止不住毒发,边境的百姓们人心惶惶,那些还没有中毒的百姓之间流传开一个说法:都是临疆的人下毒,见着临疆的人都小心一些。
有些人害怕绕着走,看身边面生的人都怕是从临疆来的,有些人不愿意这么坐以待毙,见着临疆人就打骂,更有甚者围殴临疆的人。
这事情若是再发展下去,两国即便是不开战也得冲突不断。
昨天我休息了一天,明天还得歇一天,其实歇两天的没啥理由,就是数据不太好,稍稍控控字数。
不过我估计我自己忍不住,明天会更新。
还请各位见谅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1章 南境村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