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陶家。
饭桌上,有四盘菜,有炒有煮,有青菜有肉。
青菜是陶家自个种的,院子里的实验菜地成功了。肉是腊肉,过年买的肉腌晒过后保存着,隔段时间就割点解解馋。
“爷,爹,大家今天翻地有翻到什么东西不?”陶真晓带着笑容闲聊状问道,“这地底下可能埋了什么金银珠宝也说不一定。”
陶佳文塞了口青菜入嘴里,笑呵呵起来,声音有些含糊地回应着:“没准还真有,百年前这里可能住过人呢。”
陶请福疲惫的脸庞露出些许笑容:“这种烂土,就算有什么好东西也被腐烂掉,不值钱。”
家人闲聊了一会儿村子里的事,当家的道:“先管今天翻好的那些地,晒两天,松松土,试种看看,省得白忙活。”
“爷,你们好好休息,地种不了也不怎么要紧,我会想办法赚钱的。”真晓眼眸透着成熟安慰家人。
今天挖地挖那么深,很累人,爷爷和父亲明显很疲惫。
看孙女懂事又能干,陶请福很欣慰:“呵呵,真儿真懂事。我明天想去镇里看看,谁想去的早点歇息。”
当家的目光扫了家人一遍,最后落在男孙身上:“分儿,要陪爷爷去镇上不?”
“嗯……”分晓苦着脸思考,回想翻山越岭、长途徒步的艰辛滋味,艰难的做出决定,“不去。”
太累了!
出去一趟回来腿酸痛得不行,镇上也没啥好玩的,等爷爷买点肉包子回来就好了。
分晓一副懂事的样子对爷爷说道:“爷,我走路不快,耽误时间,我就不给你添麻烦了,你能买点肉包子回来不?”
“哈哈~”看孙儿的小心思,陶请福开怀大笑,“分儿精了啊。”
真晓没说什么,不用问,她自是要去的,哪回去镇里能少了她?
翌日。
陶真晓祖孙俩踩着朝露越过山,经历了一番艰辛徒步,在太阳高照时进入了小镇。
“真儿想要买什么?”陶请福面带慈爱问孙女。
陶真晓一如既往警惕地环顾四周,边回道:“爷,我们先去书铺。”
“真儿想买什么书?笔墨纸也可以买了。”陶请福现在为孙子花钱眉头不皱一下。
真晓笑道:“笔墨纸要买,书也要买,想买点历史书。”
有的字她还看不懂,但可以先练习着写写背背,以后请人教时会学得更快,学费就能省很多。
这古代学字,没有读音注解啥的书籍,只能靠人教,这一点就大大限制了念书的人群。
西朝禁止私塾,唯官方学院能教学,学院又贵,很多平民百姓一辈子都没钱进学院。
好在朝廷不管私人教学,不然,真晓只能等以后赚钱了才能认字。
祖孙俩来到书屋,没一会儿就出来了。
陶请福背包里装了点东西,跟在孙女身边,目光注意着周围来往的人们。
“我们去找唐老板吧,如果他还愿意赊账给咱们,如果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条件的话,咱们就买。”真晓下了决心。
她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赊账的同时一定附带了某种条件,细想起来,唐老板出现至今为陶家提供了许多便利,没有恶意的迹象出现。
经过深思熟虑,陶真晓还是保持警惕,不能大意,“小心驶得万年船”是她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的座右铭。
陶请福道:“目前看那个唐老板似乎没什么坏心思,即使他真好心无条件的赊账给我们,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答应,有时候,人情是最难还的债。”
陶家谨慎的不止一个人。
陶家祖孙俩来到唐民富的小店外,店门开着,里面有两道人影,这回唐民富在,还有上次的伙计,名叫陈伍。
“陶小姐来了!”
“这位是陶老太爷吧?”
一直注意门口的陈伍及时发现客人,立刻热情地迎上来。
对于这种热情,真晓已不那么在意了,上次,她就叫陈伍唤自己名字,他板着脸,严肃地拒绝了她:“那怎么行!对待客人礼数绝不能少,掌柜的要是知道了,是要扣我工钱的。”
真晓只好作罢。
“陶姑娘,陶老爹,你们来啦!”
坐在柜面后面打瞌睡的唐民富,听得伙计的叫唤,忙睁开了眼,一下子就站起来,还没揉开惺忪的双眼,就赶紧打招呼。
真晓和爷爷对视一眼,见爷爷没要开口的意思,真晓对唐民富微笑道:“唐老板,打扰了,上次来你没在。”
“呵呵,这回我这不是在等二位嘛,”唐民富边从柜面里头出来边露出憨厚的笑容,整个人已经精神奕奕,“二位,今天有什么需要的?”
看他们两手空空,不是卖货,那就是买货了。
真晓直接问道:“唐老板,上次听陈伍说你愿意赊账给我们橄榄果?”
唐老板点头:“不错。”
“那么,条件是什么?”真晓道。
“条件?”唐老板愣了一下,才明白眼前的小姑娘的意思。
赊账是好事,非亲非故,非多年关系良好的商友,随意就给人赊账,难免不令人认为其中有诈。
他顿时懊恼,自己还是考虑不周到啊,难怪面对这么好的事,人家上次半点不心动。
面对陶家祖孙的目光,唐民富脑子迅速运转,脸色正经地回道:“陶姑娘,你看这样如何,橄榄果一斤五两银子赊给你,年利息是购物款的一成?若觉得高了,咱们可以商量。”
一斤五两银子,年利息一成就是……三百七十五文钱。
这么看起来……
真晓看向爷爷,见爷爷脸色平静,还是没有要表态的意思,那就是可以接受了。
真晓看向唐民富,直言道:“唐老板,你为何如此照顾我们?”
“呵呵,姑娘是这么认为的吗?”唐老板笑了笑,“你们之前的表现让我觉得靠谱,是个不错的合作对象,我只是为我的生意考虑。”
他没有多说,也不管自己的话能不能令人信服。
真晓没再犹豫:“好,唐老板大方,我也不能辜负唐老板的期待,我买十斤橄榄果,请唐老板立字据吧。”
她一口气为家里添了五十两的债。
陶请福面不改色,在一旁当树桩,欠债的事也全权交给孙女。
“好,二位稍等。”唐老板暗暗松了口气,终于肯赊账了。
他赶紧进入柜面,很快便写好赊账的字据。
“二位请过目。”唐民富双手摊开字据递到陶家祖孙跟前。
陶真晓接过字据细看,脸色如常。
陶请福凑过去,目光落在孙女手中的白纸黑字上,毫无表情,教人看不出他只认得几个字而已。
真晓抬头看向合作伙伴:“没问题,成交。”
在进镇之前,她还没看懂这字据上的字,现在,她看懂了。
在来唐民富这里交易之前,陶家祖孙二人去了书铺,真晓不只在书铺买了书和笔、墨、纸,还花了十文钱请文先生写了一副赊账欠款的字据。
文先生是大善人,不单低价代写书信字据,还满足顾客请求解说的要求。
真晓花了十文钱,就学会了赊账欠款字据上写的字。
唐民富写的字据跟文先生写的字据不一样,但内容大同小异,用到的措辞也差不多,刚刚又学会了十几个字的陶真晓,认得唐民富写的字据上的所有字。
[我真棒!]真晓在心里夸了一下自己,甚是得意。
陶请福看着孙女目光灼灼,孙女聪明能干,以后一定能配更好的人家。
离开唐民富的店铺后,陶真晓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对爷爷道:“爷,咱们家的债又多了五十两。”
“呵呵,”陶请福完全不在意,笑声爽朗,“不花钱怎么赚钱?以后咱们会赚更多。”
他对孙女充满信心。
看爷爷支持自己,真晓很高兴,也更有信心了。
“我们去驿站。”陶请福没再瞒写信的事。
真晓一听就知道爷爷给那位公子写信了,好奇问道:“爷,你跟人家怎么说的?”
陶请福卖着关子:“去看看人家回信了没有再说吧,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人家是否还记得我。”
“爷,你已经寄信了啊,”真晓看爷爷似乎没信心啊,“爷寄信多久了?”
“年前寄的,算起来,有五个月了。”这么久没消息,陶请福确实没信心。
他寄的是常速信,到达目的地怎么也得两个月的时间,来回就得四个月的时间,现在四月中旬,如果人家没搬家,守诚信,那回信应该已经到新风镇了。
陶请福有写铁树村的地址,他询问过驿站,新风镇不送信上门,他今日便找时间来看看。
祖孙俩来到驿站,一问,得到的回答是,没有铁树村陶请福的信。
是夜。
新风镇,楚宅。
乔昕端着新煮的热茶进入主子房间,见主子垂眼在瞧一封信,唇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
“公子,可是有什么有趣新鲜事?” 看主子心情好,乔昕边换茶边打听打听。
今日他们从外回来,信已经送到家了,他还不知道是哪儿的探子送来的信。
“几个月前的信才到我手里,有事也不新鲜了。”楚同朝抬头,瞧着手边冒着热气的茶,鼻中嗅那香气,不满道,“爷年轻着呢,何需安神之物助眠?”
他最讨厌喝安神茶了。
瞧孩子气的主人,乔昕笑笑:“公子最近太辛苦了,这茶能让公子一觉睡到天亮,身体会更舒坦些。”
不给主子拒绝安神茶的机会,乔昕追问道:“这是哪儿来的信呀?几个月才到公子手中。”
楚同朝将看过的信纸塞入信封中,淡淡道:“新风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