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 93 章

“你疯了吧!有病就去治!”

李贤奋力推搡压在自己身上的人,同时在心里感慨武力差距这东西不是咬咬牙,靠强大的意志力就能扛得住的,薛顗再要不收手,今天保不定就要SHISHEN在这儿了。

“你不是早就知道我疯了?这不是找你治呢么。”

一听薛顗喷在他耳边的喘息声,李贤就心知不好,“你等等,我还没……今天不行。”

“今天不行?”薛顗把上身稍微抬起一点,眼睛通红地盯着李贤问:“为什么偏偏是今天不行?”

其实李贤话一出口,就知道说错了。果然薛顗没等他回答,手上就加了劲儿,“就为了后院那个人是吧。”

“不是!”李贤觉得再这么角斗下去,没两分钟他就该失守了。因此秉持大丈夫的原则立刻服了个软,“我不可能跟她怎么着的。”

薛顗虽然还压在他身上没动,但李贤能感觉到他的肌肉放松了一些,急忙接着道:“我听说皇后要收拾贺兰敏之了,那周国公的爵位会给谁呢?”

“少混我。你上哪儿听说的,咱俩今天就刚才分开那么一会儿,你总不会是在后院听得吧。”

“你也知道就那么一会儿。”李贤加了点力,在他肩上推了一把。

薛顗顺势翻了个身,躺在李贤身边喘了几大口气,强迫自己心跳渐渐平静下来,“你真扫兴,什么时候说不行,偏偏这会儿。”

李贤心说我这不是想办法给你降火呢么。“就算是我推测的吧。皇后忍贺兰敏之到这会儿,全是看荣国夫人的面子,现在这张护身符没有了,再留着他就算恶心自己了,所以肯定得再找一个承嗣周国公的人。”

薛顗一条胳膊枕在脑袋下面,对着帐子顶上因烛光微微摇晃而跳动的光影沉思了片刻,不得不承认,“这倒真是个要紧事。”

虽然知道李贤此时扯出这个话题的目的,但他们的确要仔细考虑一下下一任周国公人选问题了。历朝历代太后掌权,能信任的,最信任的就是娘家人,所以和后宫干政相伴始终的一定是外戚专权。

蛋糕就那么大,外戚要掌权,权利从哪儿来?当然只能从现有的掌权者手里夺。其实在当权者看来,普通文武官员大约不过是皇室的打工仔,只要不是只认李姓老板的死忠,接着用就是了。而宗室则不同了,在家天下的时代,外戚的兴盛必然分薄宗室的利益,因此说,一旦外戚当权,首当其冲受打压的必一定是皇室。

薛顗虽然不姓李,当他娘姓李呀,李唐公主一贯是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所以,即使李贤不提醒,薛顗也会留意武家子弟,看有没有那个冒尖的,好及时打下去。

“我说么,”薛顗突然琢磨过味来了,“上次封禅,你穿针引线的让武承嗣跟宫里搭上话,是不是就是这个缘由?”

“你当我是神仙啊,我要那么厉害,还用得着整天小心翼翼的?”李贤好笑道。

我那是因为开了挂,知道如果不动手,这厮日后差点就被他姑母立为太子,差点成了武周王朝的天子。

“我觉得也是,你要真有走一步看十步的本事,”薛顗顿了顿,“虽然挺好的,但是也有点吓人。”

李贤大笑起来。

#

安内之后就该攘外了。

和房氏达成协议,周国公人选问题就成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了。

当年武皇后一怒之下,把几个亲兄弟、堂兄弟流放到蛮荒之地,这几个人死的死杀的杀,同辈里就没有和她血缘关系近的了,所以只能是在侄儿辈里找。

此时武承嗣已经死了,武皇后大哥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还在。这更是个狠角色,历史上活的就比武承嗣还长,直到神龙政变之后,李显上台武则天都死了他还过得有声有色,不但和李显的皇后传绯闻,更是谋划废掉太子李重俊,酿成了景龙政变。

要不要未雨绸缪提前先把此人做了,李贤很纠结。虽然据说人的底线是可以不断刷新的,他已经干过类似于“怀疑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打你”的不要脸的事了,按说再干一次应该没什么心理负担才对,但做第一次的时候,可能别人不会注意,同样的事干两次就很显眼了。

或者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竞争上岗。

武承嗣之后,武三思就是周国公爵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不巧的是这哥们的亲爹同样跟武皇后的仇人,这才有贺兰敏之钻空子,改姓了武,继承了周国公的爵位的原因。

现在没得选,武皇后会不会捏着鼻子把武三思弄回来,真的让他承嗣?

这是李贤不愿意看到的。

历史上的武三思心黑手硬,完全没有节操。

武则天为了谋得皇位杀了多少李唐宗室,又因为谋权篡位而心里不踏实,大行冤狱,一大批以周兴、来俊臣为代表的酷吏登上政治舞台,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耿直的官员被冤杀,被擅长逢迎又没有政治才干的人取代。以至于当朝宰相苏味道因为话不敢直说,永远是模棱两可,这样解释也行那样解释也行,被人起了个苏模棱的外号。由此就可见当时的政治环境了。

李贤穿来之前的那个时代,对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评价是很高的,而且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但李贤并不认为她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大唐帝国的版图在她的手里缩小了,太宗、高宗两代天可汗,到了她这儿不被承认,突厥可汗求大唐皇子做女婿,她弄了个武家子弟过去,被人突厥赶了出去。外交上也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至于内政,官员们一边担心哪句话说错被人揪住辫子做文章,一边还要挖空心思伪造祥瑞,告诉女皇形势一片大好,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怎么可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呢。也就是大唐立国一甲子,前面三个皇帝底子打的比较好,国家有一定的积蓄,国、民经、济顺着惯性发展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路边的男人不要捡

小公主剧透后躺赢了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一世长安
连载中杏花风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