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片场的冲击

1. 一次任性的“试水”

尽管吴森最终婉拒了陈岩的正式邀约,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那句“随时欢迎”。

毕竟,能站在真正的片场,和专业的演员、导演一起工作,对他来说就像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所以,当陈岩半个月后再次联系他,说有个“小短剧试拍”,只需要一天时间,纯粹是“试试感觉”,吴森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我就去看看,不演。”他对林晓说,“就当长长见识。”

林晓叹了口气,但还是帮他收拾了衣服:“去吧,但别逞强。”

------

2. 第一次走进真正的片场

拍摄地点在北京东郊的一个旧厂房改造的影视基地。

吴森跟着副导演走进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高耸的摄影机、密密麻麻的灯光设备、来回穿梭的工作人员、墙上贴满的分镜脚本…… 这一切和他平时在出租屋里对着手机拍段子的场景,简直天差地别。

“森哥,这边!”一个年轻场务跑过来,带他走向化妆间。

吴森一进去,就看见一个穿着老式中山装的男人正闭目养神,旁边化妆师正在给他涂粉底。

“那是王老师,”场务小声介绍,“老戏骨,演了一辈子戏。”

吴森瞪大眼睛——王德顺?不,不是那个网红爷爷,但也是圈内资历很深的老演员。

他刚想打招呼,对方却已经睁开了眼睛,笑眯眯地看着他:“你就是那个拍弋阳方言的?挺有意思。”

吴森一愣,赶紧点头:“王老师好!”

------

3. 即兴发挥,意外被夸

试拍的是一个“外地女婿回老家过年”的短剧片段,吴森的角色是个“只会说方言的倔老头”,原本台词不多,主要是衬托主角的。

导演陈岩拍了一会儿,忽然停下:“等等,这段有点平,能不能加点方言梗?”

吴森挠挠头:“那我……即兴试试?”

陈岩挑眉:“行啊,你随意。”

于是,原本平淡的对话里,吴森突然用弋阳话冒出一句:“崽啊,你咋又瘦咯?是不是城里姑娘嫌你饭量大?”

现场瞬间安静了一秒,接着——

“噗!” 陈岩直接笑出声。

“太绝了!”他喊停,对吴森竖起大拇指,“你这节奏感,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王老师也乐了:“小老弟,你这方言包袱甩得,比某些科班出身的还溜。”

吴森脸一红,心里却美滋滋的。

------

4. 不专业的“专业表现”

然而,高兴没多久,吴森就闹了个大笑话。

下一场戏,需要他“从屋里冲出来追孙子”,结果他一激动,直接撞翻了旁边的灯光架。

“哐当!”一声巨响,全场静止。

“……森哥,您这是演‘暴怒老头’呢?”场务哭笑不得地扶起灯架。

吴森僵在原地,恨不得钻地缝里去。

陈岩走过来,倒是没生气:“没事,意外,重来。”

但吴森已经尴尬得脚趾抠地。

更糟的是,轮到他走位时,他居然忘了看摄像机位置,站到了镜头死角,导致NG了三次。

“吴老师,您……能稍微注意一下机位吗?”副导演小心翼翼地提醒。

吴森:“……啊?机位?”

王老师在旁边低声笑了:“小伙子,演戏不是拍短视频,流程很重要。”

吴森脸烧得通红。

------

5. 老戏骨的提点

收工后,吴森垂头丧气地坐在角落,刷着手机里自己NG的片段,越看越难受。

“怎么这么笨啊……”

“哟,还在复盘呢?”王老师拎着保温杯走过来,坐下,“第一次进组都这样。”

吴森抬头:“王老师,我是不是特别丢人?”

“丢人?”王老师摇摇头,“我当年第一次拍戏,把道具茶壶摔了,还挨了导演一顿骂。”

他抿了口茶,缓缓道:“但你有天赋,真的。那种‘自然的节奏感’,不是学得来的。”

吴森一愣。

“现在的年轻人,”王老师叹了口气,“要么只会背台词,要么只会耍帅。像你这样,肯扎根生活、从真实里挖笑料的人,太少了。”

吴森喉咙动了动。

“你要真想演戏,”王老师拍拍他肩膀,“先把短视频做好。生活才是最好的表演老师。”

------

6. 回归的思考

那天晚上,吴森破天荒地没发短视频。

他坐在出租屋的床边,翻看着白天拍的素材,又看了看自己手机里存的上百条粉丝留言。

“笑哥,你让我爸笑得合不拢嘴!”

“看了你的视频,我想家了。”

“你比那些大明星还接地气!”

他忽然明白,自己真正擅长的、真正热爱的,到底是什么。

片场的冲击让他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也让他更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

第二天,他给陈岩发了条消息:“陈导,谢谢您给我这次机会,但我可能还是得先做好我的短视频。”

陈岩回复得很干脆:“理解,但记住,这扇门永远为你开着。”

吴森笑了笑,打开剪辑软件,开始构思新视频——“当弋阳女婿遇上东北亲家”。

这一次,他要把片场的见闻,也变成段子的一部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弋阳笑哥:笑逗江湖
连载中千面笑郎笑脸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