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公益直播首秀

清晨五点半,弋阳县扶贫办的院子里已经灯火通明。吴森看着工作人员忙碌地搬运着成箱的年糕,心里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公益直播,卖的是家乡特产——弋阳年糕。

"森哥,设备调试好了!"扶贫办的小王朝他挥手。直播台设在院子中央,背景是弋阳年糕的传统制作工坊,蒸笼里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糯米的香甜。

吴森系上自制的"笑逗先森"围裙,围裙上印着他标志性的笑脸logo。离直播还有半小时,他反复检查着准备好的材料:年糕、配料,还有那本爷爷留下的《弋阳民俗趣谈》。

"紧张吗?"扶贫办主任李建军递给他一杯热茶。

"有点,"吴森老实承认,"第一次直播带货,还是公益性质的,怕搞砸了。"

李主任拍拍他的肩:"放心,你就是最好的代言人。你那些视频,让多少在外打工的弋阳人想起了家乡的味道。"

七点整,直播开始。吴森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露出招牌笑容:"大家好,我是笑逗先森!今天不讲段子,带大家尝尝我们弋阳的宝贝——年糕!"

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切年糕、准备配料:"首先给大家展示年糕最经典的吃法——糖煎年糕。这是我奶奶教我的,她说以前穷的时候,这就是过年最好的零食。"

弹幕开始滚动:

"笑哥居然会做饭!"

"这年糕看起来好好吃"

"想起了我奶奶......"

吴森煎着年糕,开始讲起故事:"我们弋阳年糕为什么特别?因为用的是本地特产的糯米,用弋江水浸泡,再用传统石磨磨浆......"

这时,他突然想起爷爷书里记载的一个趣事:"说到石磨,我爷爷书里写了个笑话。从前有个弋阳人去外地卖年糕,人家问为什么这么好吃,他说因为我们用的石磨是驴拉的。人家问驴有什么特别,他说:'这驴是听着弋阳戏长大的,推磨时有节奏感!'"

弹幕顿时爆笑:

"驴听弋阳戏可还行"

"这就是艺术的熏陶吗"

"果然弋阳什么都跟戏有关"

直播进行到一半时,吴森开始制作第二十一种吃法——年糕火锅。他一边往锅里下配料,一边说:"这是我在北京打工时发明的吃法。那会儿住地下室,冬天特别冷,就用小电锅煮年糕,既能当菜又能当饭。"

他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那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这口味道。每次吃年糕,就感觉离家近了一点。"

弹幕突然安静了一瞬,然后开始刷屏:

"想家了"

"我也是弋阳人在外地"

"笑哥不哭"

这时,直播间人数已经突破十万。吴森擦擦眼角,笑着说:"来,教大家第五十种吃法——创意年糕披萨!这是我给女朋友发明的,她第一次吃就夸我有才。"

他熟练地在年糕上铺满配料,放进烤箱:"其实年糕就像我们弋阳人,看起来很普通,但是特别能'装',什么配料都能搭配,怎么吃都好吃!"

直播进行到两小时,销售额已经突破五十万。吴森开始制作第七十三种吃法——年糕甜点。他边做边说:"其实我今天卖年糕,不只是为了销售。大家知道吗,每卖出一份年糕,就有五元钱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他展示着扶贫办的公募证书:"这些孩子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可能一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但是吃年糕的时候,他们会知道,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

弹幕再次刷屏:

"已下单支持"

"笑哥好样的"

"为公益出力"

最令人动容的时刻出现在直播接近尾声时。吴森正在制作第九十九种吃法,一个连线请求突然弹出——是在外地打工的弋阳人小李请求视频连线。

"笑哥,我在深圳打工三年没回家了。"视频那头的小李声音哽咽,"今天看你的直播,特别想家。我已经下单了十份年糕,要寄给工友们尝尝家乡味道。"

吴森红着眼睛说:"兄弟,保重身体。年糕马上给你寄去,让你在深圳也能吃到家乡味。"

这时,弹幕上飘过一句话:"笑哥卖的不是货,是乡愁。"这句话瞬间被刷屏,满屏都是"卖的不是货,是乡愁"。

直播最后,吴森制作了第一百种吃法——最简单的白水煮年糕。他轻声说:"这是最朴素的吃法,但也是最有家的味道的。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吃一口年糕,就会想起弋阳,想起家。"

当晚十点,直播结束。最终统计显示,这场直播观看人数突破百万,销售额达到120万元,预计可资助200名贫困学生。

吴森疲惫地坐在院子里,看着工作人员忙碌地打包发货。李主任激动地握着他的手:"小吴,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不仅帮了贫困学生,还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弋阳的年糕文化!"

这时,吴森的手机响起,是林晓发来的消息:"看了直播,为你骄傲。你让年糕有了温度。"

月光下,吴森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明白,这场直播的意义远不止销售数据。通过小小的年糕,他连接起了散落在各地的游子的心,让家乡的味道成为了情感的纽带。

第二天,"笑逗先森直播卖年糕"登上当地热搜。更让吴森感动的是,很多观众留言说因为这场直播,他们第一次真正了解了弋阳,了解了年糕背后的文化内涵。

"原来,让人笑很重要,但让人笑中有泪、笑中有温暖,才是更有意义的事。"吴森在当天的视频日志中写道。

这场直播之后,吴森收到了更多公益合作的邀请。但他始终记得那个夜晚,记得满屏的"卖的不是货,是乡愁",记得通过年糕连接起来的每一个游子的心。

他更加确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不仅要让人发笑,更要用笑声传递温暖,用幽默连接人心。就像爷爷在书里写的:"笑有三种:一笑而过,二笑而思,三笑而悟。"

而现在,他要让更多人学会"三笑而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弋阳笑哥:笑逗江湖
连载中千面笑郎笑脸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