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青岛徒弟

夏日的青岛带着咸咸的海风味,吴森站在栈桥上,看着海浪拍打礁石。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北方海滨城市,受邀参加一个网络文化节。

手机震动,一条特别的私信引起他的注意:"笑哥你好,俺是青岛小哥'海蛎子',特别稀罕你的弋阳方言段子。俺能跟你学两招不?"

附带的视频里,一个阳光的青岛小伙用当地方言讲段子,虽然青涩,但透着股机灵劲。吴森笑了,回复道:"我在青岛参加文化节,见面聊?"

两天后,在文化节现场,吴森第一次见到了"海蛎子"——真名叫张家豪的青岛小伙。小伙子二十出头,穿着一件印着"蛤蜊味"的T恤,一见面就用浓郁的青岛话打招呼:"笑哥,俺可算见着真人了!"

"你这青岛话挺地道啊。"吴森被他的热情感染。

"那必须的!俺从小就稀罕各地方言。"张家豪眼睛发亮,"特别是你们南方方言,软软糯糯的,跟唱歌似的。"

文化节上,吴森表演了一段弋阳方言脱口秀,张家豪在台下笑得前仰后合。表演结束后,他拉着吴森说:"笑哥,你刚才那个'江西辣遇上青岛鲜'的段子,要是用青岛话改编一下,肯定更有意思!"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合作一个《南北笑林大会》特别节目。

第一次排练时,张家豪用青岛话演绎江西菜市场的段子,把"弋阳大妈砍价"演成了"青岛大姨讲价",笑果出奇地好。

"有意思!"吴森拍手,"南方人的细腻遇上北方人的豪爽,这种碰撞本身就是笑点。"

随着排练深入,张家豪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笑哥,为啥你总能在日常小事里找到笑点?"

"你觉得方言喜剧最重要的是什么?"

"怎么让不同地方的人都能get到笑点?"

某天排练到深夜,两人坐在海边吃烧烤。张家豪突然问:"笑哥,你觉得喜剧的最高境界是啥?"

吴森望着远处的海浪,想起爷爷的笔记,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缓缓说道:"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张家豪愣住了。

"最好的喜剧,不是单纯逗人发笑。"吴森继续说,"而是让观众在笑声中看到自己,看到生活。笑过之后,能有一点思考,一点感动。"

他给张家豪讲了个故事:"有个粉丝私信我,说她和父亲关系不好,看了我的'家乡菜'系列后,第一次主动给父亲做了顿饭。她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因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张家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正式演出那天,《南北笑林大会》现场座无虚席。吴森和张家豪的"南北碰撞"环节成为最大亮点。特别是最后一个节目,两人用各自方言演绎外地人在异乡的故事,观众时而爆笑,时而抹泪。

演出结束,张家豪激动地抱住吴森:"笑哥,我今天终于明白什么叫'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次合作后,张家豪正式拜师。吴森也开始系统地教他如何观察生活、提炼笑点,如何让喜剧更有温度。

"记住,喜剧演员最重要的是真诚。"吴森说,"技巧可以学,但真心学不来。"

离开青岛前,张家豪送给老师一罐自己挖的海蛎子:"笑哥,以后咱们经常合作呗?让南北笑声响遍全国!"

回弋阳的火车上,吴森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想起这些年的经历。从一个人对着手机讲段子,到现在有徒弟、有团队,还能用喜剧连接南北。

他给张家豪发了条消息:"好好学,下次带你去弋阳吃年糕。"

或许,喜剧的真谛就是这样——不仅让人发笑,更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而这种连接,能跨越地域,温暖人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弋阳笑哥:笑逗江湖
连载中千面笑郎笑脸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