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职场吐槽大会

北京的深秋,寒风已带着刺骨的意味。吴森裹紧外套,快步走进写字楼。今天,他不再是“笑逗先森”,而是来拜访一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粉丝朋友,进行一场“职场田野调查”。朋友的工位在开放式办公区的角落,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与主人眼下的乌青相得益彰。

“森哥,你瞅瞅,”朋友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激烈通话的同事,压低声音,“产品又改需求,这哥们儿今晚得通宵。唉,常规操作,我们都叫‘夜总会’——夜里总开会。”

吴森心里一震。他之前的视频,多聚焦于家乡风土和市井趣事,但此刻,他意识到有一个更广阔、更需“幽默”介入的现实场域——当代职场人的生存现状。

灵感,伴随着一种责任感,瞬间涌来。

几天后,系列新作《笑逗先森上班记》第一集《摸鱼哲学》上线。吴森一人分饰多角:用弋阳方言精准演绎内心OS无比丰富的“摸鱼哥”,在工位上用“老板键”熟练切换屏幕;模仿恨不得把公司当家的“奋斗狼”,慷慨激昂地喊着“狼性文化”,却因为深夜在朋友圈发加班照片误点了同事的赞而被拆穿;更是把“甲方爸爸”的反复无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个方案吧,要有一种五彩斑斓的黑,同时体现出宇宙的深邃和童年的纯真,预算嘛,不变!”

视频瞬间引爆网络。

“是我了!监控,拆,懂?”

“笑不活了!我们甲方爸爸也是这样说话的!弋阳话吐槽起来杀伤力翻倍!”

“没想到弋阳话和职场梗能这么配!笑哥你是懂打工的!”

话题 #和老板斗智斗勇# 迅速冲上热搜,无数打工人在评论区化身“段子手”,分享自己的职场辛酸与幽默反抗。

吴森趁热打铁,推出第二集《加班狂想曲》。视频里,他扮演的程序员“吴工”,在接到老板“这个需求很简单,怎么实现我不管”的指令后,开始了脑内小剧场:他幻想自己用弋阳年糕糊住老板的嘴,用方言rap怼得老板哑口无言,最后在幻想中潇洒辞职,回到弋阳开了一家“代码与年糕”工作室。夸张的表演和荒诞的想象,将打工人的无奈与内心反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然而,真正的风暴在第三集《“薪”酸密码》后到来。这一集,吴森用喜剧方式探讨了“隐形加班”、“团建绑架”、“年终奖画饼”等敏感话题。视频结尾,他一反搞笑常态,对着镜头平静而认真地说:“各位打工人,笑话是解压的,但权益是需要清醒争取的。该摸的鱼要摸,该拒的坑要拒,身体和‘薪’情,都是自己的。”

这条视频下,一条高赞留言被顶到了最前面:

“@笑逗先森,我是程序员阿强。看了你的视频,特别是那句‘下班后不敢开手机,怕收到消息’,我哭了。昨天,组长又临下班派活,我鼓起勇气,第一次说了‘不’,理由是‘您的需求不够清晰,我需要明天上班时间详细沟通后再评估工期’。谢谢你,笑哥,是你让我知道,维护自己的界限并不可耻。”

这条留言获得了数万点赞,下面跟了成千上万条“阿强加油”和分享自己类似经历的回复。吴森看着屏幕,眼眶微热。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幽默不仅能带来笑声,更能赋予人勇气,成为一种微弱却真实的力量。

他回复了阿强:“加油!你才是真正的勇士!记住,我们打工,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打工。#职场正能量#”

随后,他收到了大量粉丝私信,倾诉他们在职场中遇到的PUA、不合理考核、性骚扰等更严峻的问题。吴森意识到,这个“情绪树洞”开得有价值,但分量也变得沉重。他不能仅仅停留在吐槽层面。

他和团队连夜开会,决定在后续剧集中,不仅要“吐”,更要“解”。他们计划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律师,以情景喜剧的方式普及《劳动法》,讲解如何应对职场陷阱,并开设“职场急诊室”专栏,匿名回答粉丝提问。

《笑逗先森上班记》不再只是一个搞笑系列,它悄然变成了一个现象级的职场文化话题,一个数百万年轻人共享的“情绪树洞”和“加油站”。吴森用他那口亲切的弋阳方言和接地气的幽默,巧妙地介入社会议题,让年轻人在放声大笑中,宣泄压力,识别困境,甚至找到了些许反抗的勇气和联结的温暖。

窗外,城市依旧灯火通明,无数个“阿强”或许还在加班。但此刻,在网络的某个角落,因为一个弋阳小伙子的视频,他们得以吐露心声,互相安慰,然后带着一丝苦笑和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力量,继续面对明天。吴森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幽默的介入,才刚刚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弋阳笑哥:笑逗江湖
连载中千面笑郎笑脸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