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雁塔遇险
建中四年(783)春,藩镇烽烟更炽。某夜月朗星稀,林惊风于庭院抚奏《幽兰》古调,顾影怜持剑而舞。待最后一式 “星河流转” 收势时,她单膝跪地,剑尖 “笃” 地刺入青砖缝中。那砖缝本已滋生苔藓,此刻被剑身震得簌簌落土。她拭去额上汗珠,声线微颤道:“逸云,《旧唐书》载,今岁八月李希烈围襄城,十月泾原军东援。然圣人犒军唯有粝食,无酒肉,兵士愤而犯阙。长安三日烟火不继,宫室多被焚毁。我等,须为此早作筹谋。”
琴声骤歇,林惊风指尖凝于焦尾琴弦:“尚有半载之期。北辰医寮,当为方舟。”
自此后,林惊风以修缮道观、储备冬药为由,暗中筹谋诸事:
固垒设防:增高三尺围墙,加固门户,榆木门闩加裹铁皮。院内布下简易拒马,借廊庑、药架巧设迂回阻击点,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屏障。
秘储物资:在后院柴房下挖掘隐秘地窖,囤足粮米、清水、食盐、药材,尤重金疮、伤寒之药。备足灯油、火石、艾绒。将龙朔道医牒与珍贵医书手稿,皆藏于药柜夹层。
联邻共御:林惊风凭道医威望,暗中联络永崇坊正直坊正张铁匠(名张阿大)及开小酒肆的鳏夫王老实。传授堵塞巷口、传递警讯之法(以梆子长短声为号),约定危急时刻共守医寮。顾影怜则悉心教授张铁匠妻子张婶、王老实女儿王二等妇女孩童简易包扎止血之术。
砺器强防:林惊风改良顾影怜的铁针暗器,另配短剑一柄。顾影怜日夜勤修短剑技法与流云步法,更将淬毒吹针暗器纳入防身之策。
与此同时,北辰医寮依旧照常应诊施药。一日,北辰医寮迎来一位特殊病患——河东裴氏旁支千金,裴清漪。其父裴元度,原华州司马司户参军,因开罪权贵贬居长安,现居于永崇坊西南隅的一座雅致宅邸。裴清漪自幼体弱,近日常感心悸气短,慕名而来求医。
裴清漪年方二八,眉目如画,气质娴雅,身着一袭月白色的襦裙,外罩一件淡蓝色的披帛,带着诗书浸润的温婉。林惊风诊脉开方,以温养心脾为主。他语调温和,讲解病理清晰透彻,那份超然物外的沉静与渊博,如石子投入少女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复诊数次,裴清漪情愫暗生。这日,她借送还医书,含羞低语:“道长仁心妙手……更兼学识如海,清漪……每每见之,如沐春风,心甚慕之……”脸颊飞红,心意已明。
林惊风接过医书,目光平静如水:“裴娘子谬赞。贫道方外之人,心在云山。小姐兰蕙之质,当觅锦瑟和鸣之君子,共谱秦晋。”
“清漪不求出尘,但求……”少女急切。
“裴娘子,”林惊风温和打断,眼中是洞悉世情的苍茫,“贫道亲历山河破碎,血亲尽殁,那些红尘执念,早随烽火燃成劫灰。此身已许青囊道,不纳人间连理枝。”话语如清泉,浇灭了少女心火。
裴清漪怔然泪落,深施一礼,黯然离去。
顾影怜款步而入,见林惊风临窗独立,庭中老槐虬枝横斜,将他的身影剪得斑驳寂寥。她踟蹰半晌,方低声轻唤:“逸云,闻裴娘子之父乃华州司户参军,令尊曾为华州司马,倒是同地为官的缘分。那裴娘子才貌双绝,缘何你始终无意?莫不是心存芥蒂?”
林惊风并未回头,目光仍停留在那株苍劲的槐树上,仿佛穿透了层层岁月:“非也。”
“然则……何故?” 顾影怜上前半步,眼中满是不解。
林惊风负手,声如古井无波:“年少慕艾,悦美好而心动,此天性也。然吾身……” 他微微一顿,那槐树斑驳的树皮仿佛刻着他过往的烽烟,“那些灼热的、属于尘俗的牵念,连同青春本身,早已在离乱血火中焚尽了。残烬里,唯余方外之人对‘大道’的一点执守。”
他转过身,青衫拂过微尘,眼神澄澈如深潭:“心若止水,圆融自足,何须伴侣填补?至于此身……” 他唇角掠过一丝极淡的、了无挂碍的笑意,“炼精化气,抱元守一,亦是内求自足之道,无需外扰矣。”
建中五年(784)深秋的长安破晓,林宅庭阶凝霜,顾影怜一身青碧窄袖胡服,掌中精钢短剑游若惊鸿。剑锋剖开凛冽晨雾,铮然作龙吟。较之去岁,她的剑势已透出淬砺之芒。
林惊风静立廊下,素麻道袍在秋风里微漾,眸光沉似寒潭,追着剑影不时点拨:“影怜,气沉涌泉根,劲发地脉,剑意如水莫滞山石。”
剑收风止,顾影怜鬓角沁汗,接过他递来的葛巾。恰见裴清漪引侍女绿竹提螺钿食盒踏露而来。自前番情愫未果黯然别去,她竟以霁月光风之态,成了医寮常客。这女儿性本婉娴,虽顾影怜修道持真,旬日往还间,早结金兰之契。
“两位炼师,”裴清漪声如清磬,“今晨庖人新炊了吴兴霜稻制的玉尖角儿,佐以秋梨蜜盏,特献来佐茶。”
顾影怜含笑相迎。在裴清漪身上,她触到盛唐闺阁的温润肌理:她们论诗书琴谱,品鉴时兴的宝相花钿与联珠纹锦,也絮语着宅院琐细与坊曲秘闻。裴清漪偶尔眉尖凝起的时局忧思,终让顾影怜彻悟——纵是宦门娇娥,天地亦自有其樊笼。
不远处,慈恩寺飞檐巍峨。裴清漪仰望着鎏金塔刹,袖中指尖微蜷:“今日秋光澄净,可愿同赏雁塔金叶?”她眸底碎星闪烁,那抹期盼被银杏叶映得愈发晶莹。
林惊风眸光溯向塔影:“善。玄奘法师译经道场,贫道暌违久矣。”
众人沿着朱雀大街西行,不久便来到了慈恩寺。慈恩寺内,《金光明经》的诵唱声越过重檐,大雁塔七级浮屠在秋阳下泛着铁灰色幽光。塔前银杏正值盛景,金箔般的落叶在秋风里翻成旋涡,簌簌声裹着凉意漫过石阶。顾影怜抚着冰凉的塔基砖纹,指尖划过岁月凿刻的沟壑:“当年三藏法师匹马孤征,自天竺驮归六百五十七部贝叶梵夹,十九载译场烛龙衔照。谁料千年之后,那佛国故地竟法脉断绝,反需凭《大唐西域记》稽考宿缘——纵使如此,犹与华夏裂疆埸于昆仑之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