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称帝第二年,禹治水第十一载,秋霜初凝,汉水流域笼罩在一片凄迷之中。
平水土之师自岷山南麓而下,跋涉半月,终抵汉水之滨。眼前景象令见惯洪灾的禹也为之动容——浑浊的江水漫过堤岸,将即将成熟的粟田尽数吞没,仅余穗尖在泥浆中无力摇曳。远处山岗上,逃难的三苗民众搭建的草棚连绵如丘,哀哭声随江风飘荡。
“汉水含沙之重,犹胜岷江。”禹沉默地俯身,粗糙的大手探入岸边的淤泥,抓起一把厚重粘腻的泥块。那泥浆带着刺骨的寒意,色泽深褐,夹杂着砂粒碎石,分量沉甸甸地压在手心。他缓缓松开手指,任其在指缝间无声滑落,“昔年疏导岷山诸水,其势虽急,泥沙犹逊于此。”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是对身旁的伯益,也是对这苍茫大地的喟叹,“泥淤河床,阻碍宣泄,若不溯其源、破其塞、导其沙,终是扬汤止沸,此地永无宁日。”
在他身旁,伯益正指挥着几名随从将陶牌舆图铺在干燥处。这些用皮绳串联的陶牌上,刻满了根据《水经》与前期探查绘制的汉水脉络。伯益手持青铜锥,仔细比对昨日新观测的水纹数据,在代表中游的陶片上添加数道刻痕。“司空所言极是。综合石纽部兄弟先前提供的上游讯息,”他抬起头,目光投向西北云雾缭绕的群山方向,“嶓冢山一带,确有巨大壅塞之象。只是山高林密,瘴疠横行,石纽勇士亦未能深入其腹地。阻塞之物是山崩巨石?是古木积淤?抑或有异物盘踞?具体情状,尚需我等亲临险境,方可验证分明。”
欲探水情,必借舟楫。禹当即果断传令,务求征集沿岸所有可堪一用的舟船。随军携带的二十余艘坚实耐用的独木舟首先被推入湍急的江水,旋即又向沿江表示友好的石纽部借得十余艘——石纽部感念禹在岷江治理之恩,虽本部不在汉水,仍通过盟友部落提供了助力。这些独木舟多以整根粗壮的楠木巨材掏凿而成,舟身厚重,纹理清晰,岁月的痕迹与战斗的伤疤并存。许多舟壁上还保留着三苗部族特有的火焰腾跃状纹饰,色彩虽被江水冲刷得有些暗淡,却依然透着一股原始的粗犷与不屈的生命力,在浑浊的水波中若隐若现,仿佛历史无声的见证。
三日后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天边刚泛起一层鱼肚白,船队便已集结完毕,开始溯流而上。禹卓立于首舟船头,颛顼玄圭紧贴胸前,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温润地流转着内敛而深邃的光泽。他身着粗陋的葛布衣衫,任江风灌满衣袖,腰佩那柄曾劈开龙门、疏导岷江的神异开山斧,斧刃幽光隐现。额间那几道深深的皱纹,如同大地的沟壑,清晰地记录着他十余载栉风沐雨、与水患搏斗的艰辛与沧桑。船桨划破水面,发出单调而有力的声响,两岸的灾景缓缓倒退。
当船队行至险滩交错、礁石林立的黑石滩时,水流骤然变得凶猛暴戾,漩涡暗生。突然,前方芦荡深处,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沉闷如雷的鼓点!“咚!咚!咚!” 声声敲在紧绷的心弦之上。紧接着,十余艘形制更为狭长、宛如水蛇般灵活的独木舟,如同离弦之箭般从密密匝匝的芦苇丛中疾射而出!每舟之上,赫然立着三五名精悍汉子,皆披散着乌黑的长发,裸露的胸膛与臂膀上刺满青黑色火焰与异兽的狰狞纹样,手中紧握石斧、骨矛、硬木弓,神情戒备,眼中燃烧着毫不掩饰的警觉与敌意。
为首之舟破浪当先,其上数名披发纹身战士以拳擂胸,齐声怒喝,声浪压过湍流:“黎火焰起,魁首焚江!”船头上,一位壮汉傲然而立,他额头正中刺着一簇仿佛要跳跃而出的赤红火焰纹,脖颈上悬挂着一串粗砺硕大的棕熊利齿项链,肌肉虬结的手臂稳稳张着一张强劲的硬弓,箭簇寒芒直指禹的胸膛!正是三苗黎火部之伯魁!
“夏人!” 他一声暴喝,声震江面,带着积郁已久的愤懑。话音未落,那支劲矢已带着尖锐刺耳的破空之声,“夺”地一声,深深地钉入禹所乘独木舟的船头木板上,箭尾犹自嗡嗡震颤不止。“三十年前!就是你们这些佩着玄圭、口蜜腹剑的夏使,用花言巧语骗走了我族三十六对童男女,说是祭奠河神平息水患!结果呢?他们都被投喂了那深渊里的恶龙!尸骨无存!今日尔等竟敢再溯我黎火部世代守护的圣河?欺我三苗无人耶!” 魁梧的身躯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眼中怒火滔天,仿佛要将眼前的夏人尽数焚毁。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护卫禹左右的岳卫锐士反应迅疾如电,瞬间举盾成墙,厚重的木盾紧密相衔,发出沉闷的撞击声,组成一道坚实屏障,将禹严密护在身后。
皋陶面色沉凝如水,踏步上前,宽袍在江风中猎猎作响,洪亮的声音如同磐石击浪,穿透浓烈的敌意:“壮士勿怒! 汝面前所立者,乃奉舜命,总理山川、平治水土之司空禹!我等持圭南巡,非为兵戈,乃为溯源百川之害,解万民悬溺之苦!”他目光炯炯,直视伯魁:“汝所愤三十年前旧事——尧帝在位时,确有奸邪伪造玄圭符信,诈称‘王使’、行戮童祭龙之滔天恶行!尧帝仁德泽被四方,岂容此獠假威?舜帝登基以来明察秋毫,早已查实:彼辈乃流窜九州之匪类,借水患肆虐之际,窃命行凶,意在图乱!此等祸世元凶,二十八载前已尽数枭首!”他手指向湍急江水,继续道:“今禹持圭至此,非为干戈!乃承尧德、秉舜志,欲彻察圣河水脉本源,永绝恶龙之患!黎火部世代护此江河,正为平水之大助——若魁首愿暂息雷霆,则可立舟为誓:凡水患所及处,苗夏共疏河道!凡恶龙所踞渊,军民同捣巢穴!此非独解中原之厄,更为雪汝部血仇!今阻治水之棹,实乃阻天下生路——岂欲纵真凶遗毒,使枉死童魂永困寒渊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