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照片背后】

实验室里充满了各种声音:仪器的嗡鸣、同学的讨论、老师偶尔的指导。但在她们这张实验台前,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刚才那短暂而意外的触碰,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在两人看似平静的心湖深处,同时漾开了一圈极其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涟漪。

余溪专注地调整着滑动变阻器的旋钮,目光紧盯着电流表的读数。林晴也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记录着数据。

只是她的笔尖在记录本上划过时,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微凉的触感,心跳的频率也比平时快了几分。

实验室明亮的灯光下,两人并肩操作着仪器,距离很近,却都默契地维持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安静,仿佛刚才那瞬间的触碰,只是一个被阳光蒸发的、无人察觉的露珠。

只有她们自己知道,那微小的接触点,在心底烙下了一道怎样清晰的温度印记。

初冬的寒意日渐深重,呵气成霜。物理课代表的职责像一条无形的绳索,将林晴的生活编织得更加紧密,也让她在忙碌中飞快地成长。

最初的慌乱渐渐褪去,她开始摸索出一些门道,收发作业变得有序,和老师同学的沟通也自然了许多。

那份被余溪“托付”的责任感,像一粒种子在她心底生根发芽,带来一种全新的、沉甸甸的充实感。

放学后的图书馆学习也恢复了常态。竞赛的压力消失,桌上重新堆满了各科的习题册。

林晴依旧习惯性地在遇到难题时向余溪求助,余溪也一如既往地给予清晰准确的解答。只是,实验室里那次指尖不经意的触碰带来的细微涟漪,似乎并未完全平息。

当林晴递过书本或草稿纸时,两人的动作会多一份不易察觉的小心,指尖会刻意避开可能的接触。目光偶尔交汇,也会比平时更快地移开,留下空气中一丝若有似无的、微妙的张力。

这个周六下午,两人照例在林晴家学习。窗外天色阴沉,寒风卷着零星的枯叶拍打着玻璃窗。

屋内却暖意融融,厨房里飘出林妈妈炖汤的香气,小辉在自己房间看动画片,音量调得很小。

书桌上摊着数学试卷和物理练习册。林晴正皱着眉,和一道复杂的立体几何题较劲,空间想象力似乎卡了壳。余溪则在旁边安静地演算着物理题。

“余溪,你看这个辅助线……”林晴把试卷推过去一点,指着自己画的图,“我总觉得这样连不对,证明不下去。”

余溪放下笔,侧身过来看。她的目光专注地扫过林晴画的辅助线和标注的角,眉头微蹙。她拿起自己的尺子,在草稿纸上快速画了一个更清晰的三维示意图。

“这里,”她的笔尖点在纸上的一个顶点,“不是这个面。想象这个棱锥旋转一下……”

林晴凑得很近,全神贯注地看着余溪笔下的图示,试图在脑海中构建那个旋转的立体模型。

她的发丝随着低头的动作滑落下来,几乎要蹭到余溪的手臂。余溪讲解的声音平稳,但握着尺子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就在这时,林晴放在桌角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闹钟。她设置的提醒——该去帮妈妈下楼买瓶酱油了,汤快炖好了。

“哎呀!我得去买酱油!”林晴一拍脑门,赶紧起身,“余溪你等我一下,很快回来!”她抓起外套和零钱,匆匆跑出了门。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风声和厨房里隐约的汤锅咕嘟声。

余溪放下尺子,目光落在林晴摊开的草稿纸上,上面画满了各种尝试的辅助线和凌乱的演算痕迹。

她拿起笔,在草稿纸的空白处,画了一个更标准的立体图,并清晰地标注了几个关键点和辅助线的做法。然后,她放下笔,等着林晴回来。

等待的间隙,她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林晴略显凌乱的书桌一角。几本练习册下面,压着一个倒扣着的木质相框。相框边缘有些磨损,看得出有些年头了。

出于一种自己都未曾深究的好奇,余溪伸出手指,轻轻地将那个相框翻了过来。

相框里镶嵌着一张有些褪色的彩色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男人,穿着笔挺的旧式军装(或是某种制服),面容英俊,笑容爽朗,眼神里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对未来的憧憬。他怀里抱着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小女孩。

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红色的小裙子,脸蛋圆圆的,正对着镜头咧着嘴笑,露出几颗乳牙,眼睛弯成了月牙,那笑容的弧度,和林晴现在的笑容如出一辙。

照片的背景是某个公园,阳光灿烂,绿树成荫。照片右下角,用钢笔写着几个已经有些模糊的小字:“晴晴三岁,爸爸留念”。

余溪的目光凝固在照片上。

照片上的男人,无疑就是林晴的父亲。那个在林晴口中“走得很早”,被林妈妈带着心疼和骄傲提起的男人。

照片里的他,如此年轻,意气风发。而那个在他怀里笑得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就是林晴。

照片里灿烂的阳光和无忧的笑容,与眼前这个有些拥挤、带着生活重担的家,形成了某种无声却强烈的对比。

余溪想起了林晴风风火火的身影,想起了她帮妈妈分担家务时麻利的动作,想起了她拿到竞赛三等奖时那激动到想哭的笑容……那些坚韧、乐观和早熟的背后,原来有着这样一幅被定格在时光里的、关于失去的画面。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像深冬的雾气,悄然弥漫上余溪的心头。不是同情,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带着钝痛的理解。

她看着照片里那个笑容灿烂的小女孩,又仿佛看到了如今在自己身边努力奔跑、承担着生活与学业的林晴。那笑容的明亮,似乎有了更厚重的底色。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林晴拎着酱油瓶,带着一身寒气推门进来:“呼!外面好冷!买回来了!”

她脱掉外套,一边搓着手一边走向书桌:“那道题……”话说到一半,她停住了。目光落在了余溪手上,落在了那个被翻过来的相框上。

空气瞬间凝固了。

林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她看着余溪手中那张熟悉的照片,看着余溪停留在照片上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探究,没有怜悯,只有一种沉静的、仿佛洞悉了什么的了然。

一种猝不及防被窥见心底最深角落的慌乱和难堪,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脸颊迅速涨红,一直红到耳根。

她几乎是冲过去,一把从余溪手中拿回了相框,动作带着点粗鲁,飞快地将它重新扣在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她低着头,手指紧紧按着倒扣的相框边缘,指节用力到发白,不敢看余溪的眼睛。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发不出一点声音。

房间里只剩下两人有些急促的呼吸声。厨房里汤锅的咕嘟声显得格外清晰。窗外的风声似乎也停止了。

余溪看着林晴低垂的头,看着她用力按着相框、微微颤抖的手指。她清晰地感受到了林晴此刻巨大的窘迫和无措,像一只受惊后竖起全身尖刺的小兽。

那是一种被触及最柔软、最隐秘伤口的本能反应。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沉重而滞涩。

余溪没有解释,没有道歉,也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她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从林晴低垂的头顶,移到那个被重新倒扣在桌上的相框。

片刻之后,她伸出手,不是去碰相框,而是轻轻拿起了林晴摊开的草稿纸。

她拿起笔,在刚才画好的标准立体图旁边,用清晰工整的字迹,写下了这道几何题的详细证明步骤。

每一个辅助线的作用,每一个角的转换,都写得清清楚楚。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写完后,余溪将草稿纸轻轻推回到林晴面前。她的动作很轻,带着一种刻意的、避免惊扰的温柔。

林晴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她依旧低着头,目光却落在了那张被推回来的草稿纸上。上面是余溪清晰的字迹和图示,像一道光,劈开了她心中混乱的黑暗和难堪。

那无声的举动,像一道暖流,小心翼翼地包裹住她竖起尖刺的脆弱。没有追问,没有安慰,只是用她最擅长的方式——清晰的思路和沉静的行动,告诉她:题在这里,我在这里。

林晴的鼻子猛地一酸,眼眶瞬间就热了。她死死咬着下唇,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按着相框的手指,却不由自主地、极其缓慢地松开了力道。她慢慢地、慢慢地抬起头。

余溪正看着她。目光平静,没有任何探究或怜悯,只有一种沉静的、带着理解的包容。那目光像深秋沉静的潭水,无声地接纳了她所有的慌乱和狼狈。

林晴的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为一个极其轻微、带着浓重鼻音的吸气声。

她看着余溪的眼睛,在那双沉静的眸子里,她看到了自己泛红的眼眶,也看到了那片深潭下无声流淌的暖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雨季之后
连载中岁岁明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