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两匹马,倘若是才子配佳人,那还可以一对鸳鸯分一半,但这般情形下,自然是幼的和伤的得了这两匹好马了。
白无邪牵着许愿的马,心情似乎还不错,许愿的心情似乎也挺不错。那位紫衣公子一路上总是回头与马上的许愿有说有笑的,许愿也被他逗得拍手欢笑好几次。
看许愿的谈吐,确实是六七岁光景,只是这丫头长得太过瘦小了,若不是那双小腿跑得能比兔子还快,若不是那张小嘴说起话来头头是道,霎眼看去也就只得那三四岁。
身上那桃红色的小棉袄倒是挺醒目的,眉清目秀,笑起来双眼就像两道弯弯的月亮,脸颊两边的小梨涡甚是讨喜。
任玉龙心中暗道,这般好模样这配上这般鬼心思,这丫头日后可要是位人物罢。
同样走在这树林雪地,旁边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这位任少阁主却始终板着他那么一副万事不关己的模样目视前方牵着马绳一步一步走着。
马背上身负重伤的司徒三嫂时不时咳两声,时不时咳三声,就连隔壁的白无邪和许愿都忍不住回头担忧几次问候,偏偏任玉龙始终无动于衷。
司徒三嫂怕也是忍不了此人比这腊月寒冬还冷的冷淡,咳了两声后,哑声道:"你两年前,如何活下来的?"
任玉龙顿时停了脚步。
深呼吸后,继续前行,反问道:"那不知三嫂二十多年前,又是如何活下来的?"
司徒三嫂再没半个字。
虽说当年中喜司徒家那件事发生时,任玉龙甚至还没出生,可是这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就算到了任玉龙会走会爬会说话的时候,还在被人津津乐道。
自然,这等江湖事,都是出自鹿见林的嘴。
江中地方两大镖局,当年还有句话讲述得地道,北来恭喜发财,南去中喜中福。
所谓江中地方,便是以北淋河以南淮江为界中间的地方。北边淋河流域的车水马龙商贸重地,数十年前的覃澧王还是那栎平小侯爷时候的封地铎川,这铎川里头便是有着那响当当的侯家恭喜镖局。
往南走,一直走到这淮江下游地段一处叫中喜的小城,便扎根着那也是响当当的司徒家中福镖局。
当年南北两大镖局分足鼎立,虽说同行见面分外眼红,但如此两家人却都深谙江湖上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的道理,生意往来各不相干,逢年过节好礼相送,相安无事那么些年。
直到二十多年前,司徒家无缘无由无征无兆,被一夜灭门,司徒府上一百三十七口人一人不剩,尸横府内,血流成河。镖局门口那块金漆招牌被削成整整齐齐六十四条木刺,齐刷刷倒挂在门楣上。
而正当当地被此事吓得人心惶惶时,隔日清晨,一场无由来的大火将这曾经辉煌鼎盛的中福司徒家烧得一干二净。
再紧接着这司徒府里头闹鬼的传说更是层出不穷。
此事在当时可也算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桩大事,也是奇事。
要知道,这中喜司徒家三兄弟的武功在江湖中可是落得了名声响亮的,除去这大哥的夫人是名门闺秀,二哥的夫人是武术世家的独女,三弟的夫人更是清泉山庄庄主的高徒。
要将如此都是高手的一家子一夜门清,实非简单一桩事。
有人说,这是司徒家中三兄弟内里分赃不匀所以相互残杀最后导致如此惨案。
也有人说,他们得罪了官道上的人,然后被暗中清理了。
还有人说,是铎川侯家的手笔。
本来在这三个猜测之中,押得最高的便是最后一者。动机上,争抢生意说得通。能力上,恭喜镖局养着那叫人闻风丧胆的梅兰竹菊四位怪胎也能和司徒家三兄弟打上个旗鼓相当,也说得通。
对门相见分外眼红的道理嘛,在理。
然而就当大家都将这目光视线都向着北边投去了那么些年后,就在任玉龙正值少年时,铎川恭喜镖局大当家侯老爷跟他的长子侯大少爷也在一次外出时意外身亡。
江湖上的许多事,本就是谁也说不清楚个为什么是什么,好像如此云里雾里,才能称得上是所谓江湖。
江湖江湖,本就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水,里面鱼龙混杂,每日太阳初升时,还会雾气缭绕。
任玉龙不在乎什么中福镖局,也不在乎什么司徒家,只是这明明已经死去了二十多年的人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他心头多少抖了抖。
是不是有许许多多本以为死去了的人,其实也都还在这云里雾里的某个角落,云里雾里地活着?
任玉龙和司徒三嫂二人一路也再没说话,许愿和白无邪还是说说笑笑不停。
一路上都是许愿在引着路,四处周围都是光秃秃的木和白皑皑的雪,而且这小丫头片子带的路也着实是东绕西拐的,越往林深处去,任玉龙其实越发不知去向何处,只知道他们隐约应该是正向着东行,且走着下坡路。
到近正午时候,太阳渐渐被堵在浓云后,天气越发阴沉,下坡趋势也越是明显。再行了近两里路才叫出了林子,视野忽然阔然开朗,明显已到山谷,可是走出林子的瞬间,任玉龙还是不由为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撼。
一路走在密林里时也不怎么觉着这片林子到底有多大,向四周望去过,只觉望不到尽头,可是林子便是林子了,林木交错中看不到尽头也是极正常。
可如今出了忽然一步便出了林子,再回头看,才知这片高山断崖竟是延展不尽,宽广无边,原是方才许愿带着绕着弯走着,才不知原来这崖的坡度竟是这般陡峭。
再往远处看,前方不远处是一条河,河面极宽,早已结冰,而河对岸又是像一面巨墙那般向着远处延绵不断的高崖。高崖白雪覆盖,上半部分烟雾缭绕,隐约之中才能看到在半山地方似乎有着建筑物。
两岸高崖耸立,他们如今正处不仅是山谷处,更是河谷处。
这边的河岸上,突突兀兀的,有一个用木头茅草搭建的小亭子。
小亭子旁边,河岸边上,绑着一艘小艇。
任玉龙心中忽然想起那晚在客栈里那叫花子与他说的那些话。
"若至泰歧观,必经许郎河。如今寒冬,许郎冰冻三尺早成冰砖,岸边有一艄公,不问四季冷暖,渡有缘人过河,少阁主切记问之以诚,许之以礼,渡之以决,方可渡河。"
那对面半山处的建筑大抵就是泰歧观了,而这河,不差便是许郎河。
至于有缘人...想到这三字任玉龙心中不禁冷笑,现在就连叫花子都信起了这些虚乎玄哉的话了。
就在众人还在为眼前情景发呆时,许愿一出林子就从马上跳了下来,在雪上像一团鲜艳的小桃球一样向着那小茅草屋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阿公!阿公!"
三人瞬间回神。
望着许愿向着那茅草屋一边跑一边大喊,却完全没人理会她,白无邪和任玉龙分别牵着马跟着许愿跑的方向往前走。
许愿跑到茅草屋进去之后便再无声息,没人走出来,也再听不见她清脆的声音。白无邪和任玉龙先后停下了脚步,警惕地望着那小茅屋。
司徒三嫂皱眉盯着小茅屋,低声道:"这小姑娘,古怪了些。"
白无邪目不转睛,皮笑肉不笑地说:"古怪了多少,那也就是个孩子。"
任玉龙忽然松开手中缰绳,一步雪深一步路浅往茅草屋走去:"古怪不古怪,不也跟了一路了。"
白无邪和司徒三嫂相视一眼,司徒三嫂本想上前,却被白无邪拦了下来。
走到茅草屋不需多久,而这茅草屋也要比远处看去的再坚固一些,再大一些,因为近河,越往屋子走去,那迎面吹来的风也越是刺骨冰冷。
许郎河早已冰冻三尺,这几日应是下了不少雪,雪都还在冰面上平平整整地铺得好好的。茅草屋的门正对着河,任玉龙绕过屋子走到门前时,才见到门只是虚掩着。
任玉龙用潜龙小心翼翼地顶开门,再一步一谨慎地往门口走去。怎知他才走到门口,里头忽然飞出一个什么,准确无误地就朝着任玉龙眉中而去!
任玉龙根本来不及拦截,只能一个翻身便往后退出好几步,然而还来不及回头看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屋子里头接二连三又是飞出了四五道与方才一样的东西,铺天盖地如天罗地网一般瞬间将任玉龙包围。
躲是来不及躲了,寒光一闪潜龙出鞘,就在那些东西已经到任玉龙面前一拳头距离时,任玉龙向后弯腰,执刀左手在身前空中飞快转了一圈,那四五道东西才在任玉龙身边纷纷哐当落地。
竟是鱼钩!?
又是刹那间,屋里头忽然又有什么快速地闪了出来。
此人轻功之高动作之快教任玉龙心中不由一惊,目光之中只能看到一团模糊的黑影从里飞出,然后贴着自己身侧,带走了一身寒风,随后那人已经在他身后站稳了。
"虞年那老头子,带徒弟从来不教规矩的吗?!"那人在任玉龙身后粗鲁嚷道,"想要进别人家,居然连门都不知道要敲!就这般德行,还敢管自己叫少阁主?瀛山阁两年前就是没被人灭门了,到你这般臭小子手上,我看也长寿不了几日!"
这篇文其实构思了很久很久,就是单单想大纲都想了快大半年,然后存稿存了七八万了,觉得写得不好又全部删了重新写(叹气
虽然也知道可能比较少人看武侠啦,但就是从小就很喜欢武侠小说,然后一直想写想写,然后就写下来啦~
第一次写,可能也写得不是很好,不过也希望在看的宝子会喜欢这个故事~
这篇文会比较慢热,前面一部分其实都在一点一点介绍人物和背景,自己也感觉到了后面写的会比较精彩orz…
那就…慢慢看?
嘿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许郎河2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