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孙筱月读六年级,学习氛围变紧张

早上刚吃过早饭,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语文老师王媛说:“我们是毕业班,明年要上初中的,所以同学们不能再玩了。”说完后,她开始听写语文书上的成语,她每天都听写。

因为六年级是全校年龄最大的学生,所以当时的筱月和同学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大哥哥大姐姐了,骄傲又自豪。筱月开心的在宿舍小声的现编现唱了一首歌,后来筱月回想起那首歌的歌词,感觉实在想笑。不仅歌词幼稚,整首歌来来回回总是唱那一句“我们都六年级了~”真的好尴尬。不过人们小时候都会发一点疯,这也算正常了。

筱月在五年级的时候,就在学校报了一个美术社团,每周去两次,周一和周三。美术社团要做的一些事情就是:捏超轻粘土、用毛笔画水墨画以及画抽象人物。

随着一个人的年龄增长,就会越来越怀念以前的事情。初中觉得小学好,高中觉得初中好。用李商隐的诗来形容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过去的事物不珍惜,等以后发生更糟糕的事情就又怀念以前了,因为有了对比。

在美术社团,筱月还听到了一些事情,比如有一次美术老师肖菀让大家捏超轻粘土的时候,发现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在写纸条,肖老师打开纸条,纸条上的字写的歪歪扭扭,肖老师勉强念出三个字:“你是谁?”正当大家在猜测后面写的是什么的时候,肖老师把纸条翻过,读出了一句:“你是大屁墩”,纸条是小男孩递给一个六年级男生的。老师批评了那个小男孩。还有一次,肖老师问小男孩:“你昨天下午是不是冲下楼梯抱校长,并说了一句:“校长我爱你”?”小男孩:“嗯,对。我喜欢校长”肖老师:“你知不知道这样没礼貌?”小男孩:“对不起,我不该抱校长爷爷。”当时筱月没明白这是为什么,小孩喜欢校长为什么不能抱。后来筱月才明白,他抱了校长,如果被别人看见可能会认为是在巴结。还有一种情况,别人知道他抱了校长,会羡慕,也会想抱。但校长不可能让全校人都去抱。

在一个普通的星期一,筱月听见美术老师肖菀正在批评一个一年级小女孩。肖老师:“我跟你说过,不要把画的画往家里拿。上次星期三的时候,你说你要把你的画拿回家给妈妈看,周一再交给老师。可是你把画拿回去,被你妈撕了……”小女孩:“我以为我画的画我妈妈会喜欢,结果我妈妈说我不学习,就生气的扯碎了。”肖老师:“你不把画拿回家,你妈妈不扯,画不还是好好的吗?”老师说了一会停下来了,坐在那个小女孩旁边的另一个扎双马尾的小女孩大声说:“肖老师,她在心里骂你~”肖老师对着小女孩说道:“不能在心里骂老师。”小女孩:“我没有”肖老师:“不能顶嘴”筱月认为,听双马尾小女孩给老师说的话,以及老师的反应,这话应该是肖菀老师教的。不然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想到说这句话。

陈姝妤已经上初二了,她上的是东君中学,八年级二班,一班和二班都是重点班。姝妤的班主任是米蓉老师,她每天都在抓学习。重点班的学生们随时随地带着书,或者手里拿个小纸条,不是在记英语单词就是在背古诗文或者化学公式。

筱月和姝妤一年一年地长大,中式教育也越来越明显,因为小的时候父母看孩子年龄小,所以中式教育不是那么明显。也许在孩子们刚出生的时候,父母是希望他们平安快乐的。但上学之后要比成绩,要比性格。“标准”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是性格外向、体质好、每门科目至少及格。那么,性格内向的父母,不敢和外人说话的父母,吃什么药能生出健谈的孩子?

为什么会有中式教育?因为第一代人就是这样的,所以第二代人就觉得这是教育的正确方法,这样一代接一代,中式教育成了许多家庭的接力棒、传家宝。如果有人问父母为什么,父母会说“我小时候不乖你爷爷不就经常打我吗?所以我后来懂事了。现在我几乎都不打你,你还不知道感恩”,“我小时候想去亲戚家吃麻花,你姥姥正在衲鞋底,鞋底上有针,直接拍了过去,针扎到了我身上”其实中式教育不只是家里的父母,也可以是学校的老师,亦或是同学。不要以为中式教育只有结婚生了孩子才开始,因为同学也有可能会用父母的方式教育其他同学。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不分对错的,犯法的事情毫无疑问,那绝对是错的。可如果是法律没有规定也没有禁止的事情呢?所以有些事情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论赛的存在就是因为有些事情既有利又有弊,不能一下子把一种事物抬到云朵上面,也不能直接一棒子打死所有。父母可以跟孩子做朋友,遇到事情先商量,把一种事物的利弊都说出来。对双方都有利的观点孩子们自然会听。

筱月的奶奶家后院有几只羊,羊圈里有时候会有老鼠。于是爷爷奶奶去市场上买了两只狸花猫,一公一母。后来它们生了孩子,两只狸花猫就变成三只了,筱月每次逢年过节回到奶奶家都会看望那三只猫。也许是因为猫咪不是人吧,爷爷奶奶对它们进行了比对人更狠的中式教育。刚开始看到猫跑到房间里,用棍子赶出去。后来看到猫在房间门口,用棍子把它赶到院子里。再后来,猫只能在后院待了,前院都不能去。相对来说,姥姥对那只橘猫好多了,即使它出现在炕上,也没人会搭理。筱月有次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奶奶天天拿棍子赶三只狸花猫,而姥姥却从来不打猫呢?”彩霞:“因为橘猫乖,橘猫即使在房间里,即使桌子上摆着一堆菜,橘猫也不会把爪子伸进里面。狸花猫不管怎么打,只要一放松警惕,它就会把爪子伸进菜里伸进水里。”筱月奶奶平常节俭,彩霞给奶奶的洗发水奶奶舍不得用。但奶奶做了一锅肉一旦被猫吃了一块或者爪子碰了一下,整顿饭都得倒进垃圾桶。还有一次猫把爪子伸进瓮里,从那以后,奶奶做饭用水只从前院的井里打。有一次奶奶给筱月一碗羊奶让筱月喝,筱月刚从厕所回来发现那对狸花夫妻正在抢羊奶喝。奶奶都不愿意用洗洁精洗碗,而是把碗打碎扔进垃圾桶。

如果说姥姥家的猫比较乖,奶奶家的猫比较疯,是因为品种问题。那么在买那两只狸花猫之前,奶奶家还有一只橘猫,它不也经常因为闯祸被奶奶打吗?所以为什么奶奶家的猫张狂而姥姥家的猫安静呢?

六年级的期末考试来了,筱月考得比较理想。在暑假的两个月里,薛彩霞带着筱月一共去了五个学校面试笔试。有一个学校离家比较近,学费又比较少,所以就选择那个学校了。而且那个学校还是小学班主任给彩霞推荐的,说那个学校管的比较严,学校名字叫东君中学。筱月听到是东君中学,先是不可思议,反应过来后欣喜若狂。东君中学在已经发了录取通知书的准学生们六年级的暑假,就把所有准学生和准学生的家长召集到了学校,说了一大堆公众场合必讲的一些话,再发了一些作业。筱月拿到那些作业后,发现作业数量超过了想象。这时又听到国旗台上的老师在讲:“我们不要不写作业的学生,不要懒学生”,这句话筱月记得最清楚,因为她的爸爸妈妈把这句话重复了两个月。

老师讲完话之后,不让学生和学生的家长们在学校逗留,而是让大家赶紧离开。筱月的眼睛从进学校门就开始扫,直到老师让大家离开的时候,孙筱月也没看见她的那个朋友陈姝妤。

暑假期间,筱月除了写学校布置的作业外,妈妈又给筱月买了初一上册的所有教科书。所以筱月提前看到了初一上册教科书里的内容,并背了一些语文书上的古诗文。

那个暑假筱月比较忙,这样干完干那样。还没上初中,就已经感受到了初中的氛围。准班主任还建了一个班级群,每天让班长督促所有人,让班里人每天写完作业就把当天的作业发到班级群里。

孙筱月看见班级群里有五十多个人,那些人的头像千奇百怪,有恐怖的,抽象的,美丽的。她还没上初一,所以不知道班里人的相貌,只能根据头像和名字猜测。就比如班长,她的名字极好听,她叫颜落兮,头像又是一个清冷美女。所以筱月觉得她是一个性格高冷,声如仙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标致大美女。直到后来见到她,才发现她是一个活泼开朗,说话抽象的人,就像那种女汉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经年烈酒

陷落春日

池南春水

别那么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月儿十八年
连载中爱吃草莓的小猫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