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听到这温柔的声音,放下手中的东西,摸起手边的拐杖就要站起来相迎。
素问迎上去扶住她“阿嬷,你的病可好些了。”
“好多了,好多了”老妪笑盈盈拍着素问的手,干裂的手掌一张粗粝的砂纸。
老人念叨着忽想起什么,她站起身跨进屋里,从一个小柜里翻出一个布包,一层层翻开,几颗红枣赫然出现在包底。
“听他们说你爱吃枣,这是从西头坡地那边摘的,那的枣最甜,你尝尝。”
老妪把手中的枣推给她,一颗颗都是大个头,饱满红润,像是被擦过几遍。
素问拿起一个,把剩下的推回来“一个就够了。”
“一个哪够?”老妪把剩下的都包起来,在素问的推就下把布袋塞进她的口袋。
老妪摸着拐杖,请素问一起坐下,她眼睛看不清只能凭耳朵听素问的态度。
素问握紧手中的红枣,这是老人的心意,她不能不收。
老妪接着说道:“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就这枣还是我让阿程去西头摘的,起初他还不愿去,说西头地荒,只有我知道那片地能结出最甜的果。”
“甜,很甜。”素问回应道。
这口枣很甜。
一个精卒见自家门开着大惊,连忙跑进来,看到眼前场景他惊呼。
“娘,娘!”
他惊怕着往屋里跑,但在屋檐前突然被一个黑影拦着,那人一把钝刀抵在自己喉咙处,李将军这样武功高强的人差点被他杀死,这样穷凶极恶之徒到了自己家,他更担心起来,心像是跳到了嗓子眼。
“别动!也别出声,否则我便让你血溅当场。”
刀刃加身,他向后退了两步,但想起家中老娘,还是忍不住向屋里看。
“你,你们把……把我娘怎么了。”
“阿程,是你回来了吗?”老妪的声音从内屋传出来。
素问扶着老妪从屋外走出,那精卒如释重负,跪地痛呼。
“娘,你还活着。”
老妪怒骂:“你这么早盼我死,是不是照顾我照顾烦了,我死了你好过自己的快活日子去。”
精卒抬起头时已泪流满面,他抽抽嗒嗒不知说什么好,看了看徐照野,还没等徐照野开口,老妪先道:“咱们家的贵人来了,还不泡茶,请客人喝茶。”
“娘,他们,他们是……”阿程瞥见徐照野凶狠的眼神囚犯那两个字却没说出口。
他知道自己老娘耳朵好使,就把徐照野拉到一边,小声哀求:“我就这一个老娘,求求你们放过我们,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徐照野扫了眼周边情况,四周极其安静,似乎没有其他人,她顿时警惕起来。
“军政司离这儿多远。”
“不到五里。”
不到五里,从刚才她勒晕李志成到现在已经一炷香的时间,军政司的大批官兵马上就会把这包围。
她们危险了。
徐照野冲进屋里,一把打掉素问手中茶盏“别喝了,快走!”
茶盏落地,砰的一声,茶水洒落,老妪拉着素问的手,不愿她离开。
但已经来不及了。
徐照野已经听到了相互碰撞的铠甲声和交错的马蹄声,正在渐渐逼近。
这是一个死胡同,她们被困住了,一旦军政司的人围上来,她们将插翅难逃。
她们只能趁军政司还未完全合拢,趁乱跑出去。
军政司的官卒粗暴的敲门,遇到阻拦的直接破门而入,一时间巷子里都是哀嚎声。
东南西三边都传来的哀嚎,她们只能从北边出去,沿着小路,两人越走越宽,眼见马上就要看到出口,徐照野突然感受到,脚下的石子在震动。
“他们来了。”
“怎么办?”
徐照野朝东边望,如今只能铤而走险,她们无论跑到哪儿都会有军政司的人。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回去!”
阿程收拾了下家里,碎掉的茶盏也被他清扫出去,嘱咐两句后就要出门,却与徐照野两人撞了个满怀。
他想往外把人往外推,但又恐惧徐照野的威怒,三人就这么站着。
徐照野握紧手中锁链,杀心以起,就在她动手之际,素问握住她紧握的拳头,安抚下的奔腾的杀意。
在她哀求的眼神里,徐照野渐渐松开锁链。
“阿程,阿程是素大夫回来了吗?”屋内老妪向外张望。
“不是”阿程两手抵住门框,“素大夫不是我不想帮你,你们犯得是大案,还是快走吧。”
“还说不是,我明明听到素大夫的声音了。”
老妪不知何时走过来,她丢掉拐杖伸出两只手向前摸索。
“素大夫,快进来。”
老妪把阿程推到一边,一只手抓住素问的胳膊,另一只手向右移去,她摸到一只带有镣铐的手腕。
但这次她没有把两人带到正屋,而是把她们两人拉到一个草垛下边,她俯身在底下找着什么。
凭着些许记忆,在草垛下她抓到一个绳结,她拍了拍在一旁的徐照野。
“把这个拉开。”
徐照野顺着绳结指向的方向看去,在草垛下是一块木板,这方草垛外面看着很实,但中间却是空的。
徐照野拉开木板,下方有一个黑洞,按深度看,应该是个地窖。
北州人会有屯菜的习惯,若是家里人多就会挖个地窖,放菜放粮食。
顺着梯子下去,里面黑洞洞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不到片刻上方传来一阵声响,木板好像在震动,两个人死死盯着上方,不知过了多久,木板被人打开出口处闪着些微光。
一个人手持烛灯,“你们出来吧,他们走了。”
两人从地窖爬出来,屋内已经长起了灯,一张小桌上被塞满了食物,看着多但不过也就平常的那几道菜。
老妪笑着说:“都饿了吧,快来吃饭。”
徐照野仍然保持着一份警惕,素问倒是没心没肺先吃起来,她确实饿了,她饿了两天也担惊受怕了两天,牢房里她看见一个个人被狱卒提出去,打的皮开肉绽再扔回来。
好不容易出来了又被官兵追,两天只有一颗红枣充饥,就算死她也不能当饿死鬼。
徐照野只吃了半块饼,喝了两口水,这是她行军的习惯,饥饿感可以使她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险情。
她的手脚都被镣铐束缚,轻微一动就会发出不和适宜的声响。
锁链是坚铁所制,刀砍不断,火烧不穿,铁扣甚至不断磨着她的手腕和脚腕,手腕处甚至已经有了些红肿。
“还不拿出来?”老妪厉声呵斥阿程。
阿程摘下腰间的一串钥匙,很快摘下徐照野手中的镣铐。
“跪下!”老妪再次说出两个字。
阿程跪在素问面前低声道歉:“对不起素大夫。”
素问连忙站起来想要扶他起来,但被老妪摁住。
“你是我们的恩人,要是没有你我老婆子早就死了,要不是腊月十六那日你顶着风寒来为我治病,我哪能活到现在,阿程说你犯了大事,我不信,你这么好一个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明明就是军政司的人自己把粮食能丢了,想抓人来抵罪。”
老妪坐在桌前,声音里透着沧桑和感激,她说得很慢,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分量。
这是她的善良得来的回报,滴水之恩当涌泉想报,救命之恩当以命报之。
行医问世,她以悬壶济世作为人生信条,这些事不过是举手之劳,她把阿程扶起来,“我算不上什么恩人,这是我分内之事。”
不过军政司的身份提醒了徐照野,她走到阿程面前问道:“是军政司自己丢的是什么意思,军政司独自运过辎重?”
阿程道:“一个月前,李将军带我们去西关村接过一批粮草辎重,只是我们到时已经被劫了,将军大怒,但运粮的人全都被杀了什么也没留下。”
“西关村?不是北州道?”
阿程摇头,他记得很清楚“是西关村,我们是从西城门回来的,回来时我还摘了些红枣。”
他指了指素问身上的枣子,那些都是他带回来,他听说那边红枣甜,他娘几次想他去摘,他都没答应,这次顺路他正好摘了些回来。
西关村和北州道相差甚远,一个月前就有一批粮草到了,但军政司给她的密报,既是密保得知的人就不多。
况且密诏是叫她去北州道接粮草辎重。时间也对不上。
两批粮草辎重分开运送若是朝廷考虑到一次押送目标太大便分开运,但这样的做法不仅两费时间更会消耗更多兵力和物资,而且运送地点并不相同。
西关村,北州道,徐照野越想越感觉不对,北州道还可以借车辙印找到些踪迹,但西关村却什么也没找到。
西关村一定会留下什么,她要去西关村看看。
天刚蒙蒙亮,天际拉出一道红霞,徐照野换了身衣服,她动作轻微,生怕扰了素问。
这件事她最无辜,徐照野不想再把她牵扯进来,留在这她还会有一方庇护,她的日子注定是刀口舔血,聂胜还在等她,她不能停。
门前挂了一斗笠,徐照野顺手摘下戴在头上,天上隐隐低垂着些许云彩,街道上除了些收拾摊位的摊贩,几乎没有其他人。
军政司动作很快,昨日她逃出后第二天就发布了通缉令。
一张是她的,一张是素问。她抬高斗笠在城墙下立足,仔细看了看通缉令上的内容。
【顾思卿,男,二十一岁,北州泾县人,劫掠军事粮草,谋害官差,罪恶深重,若遇此徒,无需审问立刻斩之。】
看来军政司也是下了番功夫,城破那天北州府衙粮仓被她烧了个干净,所有军籍也随着那场大火成为飞灰,倒是他们费心思给她弄好了新身份,也省得她自己编造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