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孰轻孰重

南宫霄的脸色更是黑如锅底,不可置信地看向一旁的舅舅,平日素来雅正的舅舅也难得黑了脸色,

“舅舅!”

他刚开口,就被曹见贤按住了手腕,满肚子的疑惑都被咽了回去。

“陛下!草民这还有他们交接赝品时不慎遗落的一块玉佩,草民一并带来了!”

内侍接脸色也不好看,两鬓都被汗水浸了个透,战战兢兢地抬头去看皇帝,

见皇帝说了句呈上来后,马不停蹄地接过玉佩呈给皇帝。

皇帝拿起玉佩端详,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目光扫向立于文官队列中的礼部尚书李声远。

李声远自然感受到了皇帝的视线,顿时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了心头。

“你可知,这玉璧所属何人?”

皇帝的声音冰冷,带着让人胆颤的质问。

苏墨弯下了腰,心中无比悲凉,带着必死的决心,回道,

“回禀陛下,此玉佩正是梁国礼部尚书李府的信物!草民捡到此物时,外并没有其他证据,因此不敢声张,直至到了京都,才知,此物才是李尚书的信物!”

“荒唐!”

李声远高呵一声站了出来,随即跪在地上,

“陛下,还请您明鉴!此人来路不明,也不知从哪搞了块微臣府中的信物,便空口白牙诬陷臣!如今更是闹到了朝会上,妄图影响两国邦交,其心可诛啊陛下!”

这话一出,楚知默的脸色瞬间就变了,再看向字字如凿的李声远,眼神更是冰冷刺骨,

不光是她,裴寂也和晋国使者的脸也都难看了起来。

殿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各国使者面面相觑,眼中皆有诧异与探究。

南宫霄看着跪地的苏墨,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想杀了这个蠢货的心都有了!

他此次前来,本若真如苏墨所言,那晋国的颜面,怕是要在这万国朝会上丢尽了。

而御座上的楚知默,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在苏墨、李声远和晋国使者之间流转,殿内的寂静,只听得见檐角鎏金铃铛偶尔发出的轻响,却比任何喧嚣都更让人紧绷神经。

咳咳——

几声闷咳从御座上传来,将殿内窒息紧迫的氛围推向了**,

裴寂也掀起眼皮,观望过去,却发现小皇帝比前些日子见到时更瘦了些,脸色也不好,

楚知默缓了口气,压下嗓子的痒意,抬头一下子就对上了裴寂也的眼神,

他在看她?

双方沉默地对视了几秒,最后平静地错开了视线,

她讲目光移到了左高卓身上,

“丞相,你认为呢?”

突然被点到的左高卓没没什么意外,上前回话,

“回禀陛下,此人来路不明,仅凭他一人之言,不足以判定这玉璧到底是不是真被掉包了,亦或是有人从中作梗···”

左高卓如芒在背,殿中的人听了他的话都纷纷顿首,的确,这个苏墨来历蹊跷,早不说,晚不说,非要在朝会上检举玉璧被偷换,是何居心?

“而且,既然此人是晋国护送队伍的文书,不知此事,晋国使者是否知情?”

论口才,丞相从来没有让楚知默失望过,不过几句话,就将这摊烂摊子推给了晋国,

这玉璧,到底是不是假的?

如果不是,这玉璧本身就是真的,那为什么要将一块蟒纹玉佩冒充龙纹玉佩进献给皇帝?

这个是大不敬,他们有是何居心?

如果这块玉璧真的被掉包了,是块假的,一帮人带着一块假玉璧一路都没人发现,且队伍中居然有人敢于他人勾结,偷换玉佩,

想想都可笑,这脸可是丢大了,

他们晋国的脸面是不想要了。

知不知情?

左高卓这话问的好,

他并没有问直接问这玉璧到底是不是假的,看似退了一步,实则将他们的退路都堵死了,

没什么真真假假,这玉璧就是在你晋国使者的眼皮子底下被人掉包了,它就是假的,

与其真让两国因为这么一块破玉璧开战,他们丢些脸面算得了什么?

南宫霄眼底猩红,恶狠狠地盯着苏墨,试图开口辩解,

“护送队中何时有你这号人物?胆敢敢造谣污蔑,本王定饶不了你···”

显然曹见贤不是傻子,他反手拉住了火冒三丈丑态百出的南宫霄,背后出了一层的冷汗,手心早被掐出了一圈指印,

额头青筋暴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感涌上了心头,像是涨潮的潮水,他被浪潮无情地压在底下,呛得他窒息而死,

“臣等,不知情。”

不知情这三个字一落,朝堂上瞬间掀起了不小的议论,

这玉璧真是被掉包了。

楚知默随手将玉佩扔到了赵齐怀里,冷冷说道,

“查,玉璧之事,事关晋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礼部尚书李声远暂禁府中,听后发落,至于···”

她停顿了片刻,身旁的赵齐眯着眼,提醒道,

“护送队伍的文书,苏墨。”

楚知默瞥了他一眼,借着说道,

“受压诏狱!”

一锤定音,利落干脆。

随后,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惺惺作态地看向裴寂也,虚心地询问起了他的意见,“朕这么处理,摄政王觉得如何?”

裴寂也没想到楚知默会来这么一出,挑了挑眉头,皮笑肉不笑地回到,

“全凭做主。”

楚知默大手一挥,

“好,此事便全权交给摄政王!”

······

峰回路转,没想到这烂摊子兜兜转转到了自己的手里,裴寂也再看向小皇帝时眼底多了几分意味,没想到在这儿是等着他呢,

他就说小皇帝装了一天的‘恭良温顺’,还真是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啊。

“臣,领旨。”

众人不由倒吸了口凉气,这件事怎么就落到了裴寂也的手里?

摄政王铲除异己之事在朝中根本就不是秘密,自充左高卓倒台后,前前后后被踢出去了多少人,他们不是不知道,

背后都在隐隐发凉,生怕殃及池鱼。

最后,楚知默将目光落到了南宫霄的身上,淡淡开口,

“苏墨毕竟是晋国的人,朕这么处理,晋国使者可有意见?”

南宫霄噎了一下,意见?他们能有什么意见?这小皇帝看着瘦瘦弱弱的,没想到居然是个笑面虎。

曹见贤扯了扯嘴角,恭敬地回道,“全凭陛下做主。”

终于,这场跌宕起伏的朝会,在突然跳出的苏墨地推动下,走向了最**,然后稀稀拉拉地结束了。

楚知默一回到紫宸殿,就发现谢既明早已等候在哪里,

见她回来,难得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陛下,今日之事,臣已经听说了。”

身旁围上了一群宫女,小心翼翼地为她卸下快要把她的头都坠掉的冕旒,闭着眼并未回话。

直到换上了平时的龙袍,楚知默才终于能轻松地喘口气,

使了个眼神,将众人都屏退,活动了活动筋骨,坐到御案前了,这才分给了他一个眼神,

“你想说什么?”

憋了一路的谢既明终于能将自己的疑惑问出口,

“这件事为什么要推给裴寂也?而不用监察司?”

今日的朝会谢既明并没有资格出席,但苏墨那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传到他的耳朵里,只是他没想到这件事皇帝居然会交给裴寂也,

事关两国,他不相信裴寂也没有自己的私心,且他们也不能确定,在背后搞鬼的人是不是就是他,

怎么能轻率地交出去呢?

累了一天的楚知默精力消耗太多,头昏沉得厉害,被谢既明吵得头疼,冷声问到,

“交给你?你能怎么处理?”

“我当然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楚知默打断了,

“你当然是什么?抓了李声远?还是将护送的队伍查个底朝天?”

谢既明没有明白楚知默的意思,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楚知默揉了揉太阳穴,有气无力地说道,

“朝会已经结束了,多留他们在这儿一天,都会生出变故,你觉得什么时候能查个清楚?”

苏墨一个微不足道的文书居然能大摇大摆地闯进含元殿,若说没有人安排,楚知默脑袋都拧下来给他们当球玩,

谢既明去查个天翻地覆,查个透彻,没有任何问题,

可有些事,没人在乎真相是什么。

这件事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没有结果,

既不真将晋国逼到非要撕破脸的地步,也不让他们大梁丢这个脸。

晋国弄丢了玉璧确实他们的问题,可李声远偷换贡品谋利就不是他们大梁的过错了吗?

若真论起来,晋国不过是个看守不利,没将朝贡之事放在心上,最多是个不敬的罪名,

这两年晋梁偶有摩擦,嘉南关又挡得住这只虎视眈眈的豺狼多久?

他们又能保证玉璧之事,晋国有没有参与其中,又参与了多少?

谢既明要彻查起来,怎么可能与他们没有来往,谁能保证其中不出什么岔子,不起冲突?

也许他们正等着这一刻也说不准呢。

再来说说他们大梁,

突然牵扯出了个李声远,连他国贡品都赶私吞,而是都不是在贡品进了国库,一入境被肆无忌惮地偷走了,这是何等的狂妄?

若晋国真较起真来,对大梁来说,没有一点好处,反而让他们处在了错过方,

这就是为什么楚知默从叶听白口中知道了玉璧之事后,只叫影卫盯着晋国使者和护送队伍,并没有冒然出手的缘故。

一块破玉璧的真假对她来说没有一点意义,她也不在乎是游龙还是蟒,

她要的是这次朝会安安稳稳地过去,

直到所有使者都离开大梁。

她想过,若换了玉璧之人真是他们大梁的人,打得也就是皇帝绝不会在明面上戳穿玉璧之事,所以才会那么胆大妄为,

“你以为,叶听白是谁送进京都的?”

皇帝说的,其实谢既明何尝不知道,他只是不甘心罢了,

“影卫查过,是裴寂也,”

裴寂也做事向来干净,但送叶听白进京却处处都留着破绽,不用费力,影卫便能查出来幕后之人是谁,

“这不过就是他的一个警告罢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朝天阙
连载中迦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