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时候从推举制改成科举制了。
郑含章心想,其实科举制是真的蛮好用的,就算到了她生活的现代,人才的选拔也仍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
与科举制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就是选拔考试的科目发生了变化,以及搭配上了义务教育,让不只有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才能读上书而已。
科举制,考成法,还有摊丁入亩,这几项是她记忆中封建社会下社会制度发展到最后,算是一层一层打补丁更新版本,最终更新到的,应该可以说是在生产力没有特别重大的革新之前能够达到的最好状态了。
她打算试着现在洛州弄弄。
一方面,她的实力也只够她在洛州这个小地方尝试,而且在这里,想要推行这些法令的阻力肯定会比其他地方小;另一方面,她现在也就只有洛州这么一块儿地方嘛。
也需要慢慢来——动作太大了,要是被雍帝觉得不太对劲的话,或许就要前功尽弃。
路漫漫其修远兮,好在这些举措,搭配上她之前榨干了自己的全部记忆,罗列出来的那些可以促进生产力的科技点,也已经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足够飞速的发展和繁荣了。
郑含章给卫云庭画完饼之后就自顾自地往下推演起自己应当如何改革了,等回过神来,她发现卫云庭也在发呆。
哦,是了,郑含章描述的图景是他从未见过,大概率也从未想象过的,一时间陷入深思,倒也是相当正常。
于是她贴心地等了会儿卫云庭,看着对方皱着眉头,偶尔还摇摇头,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下巴皱巴巴的,像是个核桃。
这模样还挺好笑的,郑含章想,这要是能拍下来,绝对就是黑历史了。
过了好一会儿,卫云庭才总算是从自己的思考中恍然猛醒,抬头发现郑含章正略带调侃地笑着看他,一时间脸红得相当厉害。
“殿下……”他小声抱怨着,“您——”
郑含章继续对他笑:“要是对这方面感兴趣,那不是也挺好吗?”
“出将入相,这是为人臣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荣誉了吧?难道说云庭没有这样的志向,想要争一争这个位置?”
卫云庭方才被郑含章用那样调侃的目光看着,尚且羞得整张脸都涨得通红,活像是有人拿了一盒胭脂来,在他整张脸上都细细地涂抹了一遍似的;而现在郑含章继续调侃,甚至上的力度比方才还大了很多,他却反而正色了起来。
“这是当然!”
卫云庭掷地有声。
“不过是我的经史都学得不是很好,背诵起来远远没有背诵兵书那么顺利,理解起来的时候,也经常有想不明白的地方。”
郑含章:“其实,我觉得倒也未必一定要背诵那些,虽然说做人的道理,先贤确实都已经写在书中了,但理解不了倒也不用勉强——唔,云庭试试读史呢?就把它当成故事书来读,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找人来给你讲,记住历史上的那些故事,然后以史为镜嘛。”
她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没能忍住,援引了唐太宗的那句名人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不妨看看前人是怎么想的,再瞧瞧今人又是怎么想的,广采精华,去除糟粕,融会贯通,这不就是自己的东西了?”
考公人对于名人名言的执念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开始写申论。
不仅仅是名人名言,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自撰诗句、对仗句子……
总之,做过的卷子越多,这东西就越是深深地刻进灵魂里。
区区一个穿越也想消除这样深刻的影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一句话出现。
做为一句能够流传千古的名句,这句里头蕴含的意思,以及它对仗的程度,都能再一次让卫云庭陷入深思——并且,在陷入深思的同时,几乎是下意识地从怀里掏出那本小册子,在上头记下这句话,并且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殿下谓此句,勉我读书心,又云,望我德才出众,文武双全,出将入相”。
郑含章看到他在下面刷刷动笔,还很有些好奇,但是也不好意思显得太过八卦地凑过去看卫云庭到底在写点什么。
她要是看到了卫云庭所写的,再知道其实不仅仅是卫云庭有这样的行为,甚至刘毓还比卫云庭开始得更早,现在已经记了足足有五六页,她大概会一边羞耻到脚趾扣地,一边又暗暗自豪:要是放在她那个世界的历史线上,她或许都能一个人撑起一本《世说新语》。
*
斛律羡真的退兵了,洛州军队又等了一段时间也不见得他真的杀一个回马枪,郑含章天天盯着吃瓜系统,却只吃到了赵王最近夜夜御女雄风不到,更有在一天之内,直接喊了五个妃嫔一起开了场impart,奋战到黎明才罢休。
……收敛点吧赵王,她看到这条瓜的时候都恨不得自戳双目了,毕竟正常人都不会有兴趣看一个已经四十出头快要五十岁的老头子是怎么在床第之间管一个才刚刚二十岁的小姑娘叫“姐姐”做为情趣的。
这也太……
难评。
但是转念一想,郑含章其实也不介意赵王继续这么搞下去,毕竟他这样放纵早晚会肾透支,在这个没有“他好我也好”肾宝片的年代,肾透支了真的不一定能补起来,身体亏空就会早死。
赵王死了,那对她来说是一件好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