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
逆天,但是,继续逆天也无所谓。
郑含章宣布洛州这边也撤军,自己也带着车队和大小官员回了凤凰城,这一路上她仍然如同任课老师一般翻看着之前还没看完的、那些来之前洛州参军们上交的“作业”。
怎么说呢……兴许是因为先前的那些大会上,郑含章和卫云庭输出的那些知识的含金量比较高,又或者是因为洛州这边是边境,是要打仗的,所以在选择和战事有关的官吏的时候就都用心了些,总之这些位参军们上交的作业竟然还都挺有可圈可点之处。
竟无一个是废材。
郑含章对此深表满意,随后思来想去,直接从自己记得的那些历史中截取了一些片段出来,继续做为作业给那些人布置了下去。
这些完全“虚拟”的题目,郑含章甚至还给张布在了军队中,不要求士卒写,但是倘若有人对这些题目感兴趣,那么回答也可以交给卫云庭——卫云庭会转交给她,保证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可塑之才。
到凤凰城后,她就开始拜托王稚写奏折。
王稚的身体素质毕竟还是差了点,至少郑含章觉得她有点不太行,随军的话,对身体的消耗其实还是蛮大的,虽然做为守军的消耗会小很多,但对王稚而言,她的坚持仍然有很多是靠着毅力而非身体的。
否则她的黑眼圈也不会那么重,眼睛也不会显得更大。
车上的这段时间,还是让王稚好好休息好了。
郑含章还关心了下之前给王稚安排下去的那份养胃粥,最近车队在行进,像是卫云庭的骑兵就三天两头跑出去撒撒腿,所以也会带着猎到的鸽子什么的回来。
昨天王稚的粥就变成了鸽肉粥,郑含章的晚餐中则多了一道鸽子汤。
在这样每天都加上一小顿的养法下,王稚的眼睛倒是没有先前那么大那么圆了,看着也稍稍丰满了些,郑含章偷偷用手远远比划了下她的腰,觉得应该比起先前那一阵风吹过来就能把人吹走的纤细是要好了不少。
挺好。
郑含章认为,王稚属于那种皮相和骨相都很好,但是骨相比皮相更好一些的人,所以她丰腴起来之后也一定会很好看。
继续养着!
一边养一边压榨。
反正现在几乎所有需要文采的文书工作,郑含章都偷懒地交给了王稚来写。
对方的文采可以省去她很多本来用不着的动脑时间。
王稚也没有挣扎的意思,她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份长期工作:“这次殿下打算写点什么?”
郑含章:“胜利了?”
王稚:“再补一点吧?就比如说……殿下有没有什么可以见物思人想到陛下的?”
郑含章思来想去,最后说:“看到斛律羡的脑袋,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把它献给陛下。”
王稚:“……”
王稚顿了顿,随后说:“还是我来为殿下写吧,如果只是送脑袋的话,或许有些血腥了。”
这回慕容培的脑袋不就是从朝邑城那一路往长安送去了?王稚在离家出走之后见过死人,她还记得自己一开始被吓到时的心情,因此怀疑:那张被盐腌制过防腐的脸是不是会让满朝文武中的大多数受个惊吓。
郑含章顺水推舟:“那就拜托王参军了。”
顿了顿,她补充一句:“问朝廷要点钱粮吧,就说军费开销也不小啊,就算再怎么节省也还是缺点,我寻思着今年可能需要点粮,等今年秋收了过后,明年以工代赈的体系大概就能运转起来了,把整个洛州给翻新一遍……估计需要的年数也不是很少,那就先这样。多要点,那老……国库里面堆着的东西可不少呢。”
王稚:“……”
她刚刚想说的是老头子,对吧?
她一瞬间觉得自己像是上了贼船。
……或许她就是上了贼船。
但是上去了也就下不来了,没办法,王稚抬手捏了捏眉心,满足了郑含章这个不怎么靠谱的甲方。
当王稚回到书房中,继续去自我发挥着写出一份文采斐然的奏折上交给长安朝廷的时候,她先前那和卫云庭的家书一起发出去的信和奏折都有了回复的消息。
一封是雍帝的旨意,大概就是按照正常的标准给郑含章加了一些上次,升了一点品级——但都不多,卫云庭的将军品级往上抬升了不少,有了个县子的爵位,随后也给施钺、李由之这两个立了奇功的加了官职,并未封爵。
到刘毓他们,就只是有些简单的金银封赏了。
总体来说还行,比较寻常,也没怎么出挑:毕竟像是雍国这种已经被赵国按着打了太久的国家,理论上来说获得了连着两次这样大的胜利,整个朝堂应该是非常欢腾的,还应该把郑含章当成个典型榜样竖起来——就算因为担心她这个皇子将来成长得太高(郑含章觉得雍帝应该没有这方面的脑子,想想看吧,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虽然一直被认为是个超级水的开国皇帝,但能力好歹也是有的,就算是李渊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只是那么倚仗信赖李世民呢),或许也可以把卫云庭这个优秀的将领当成一个超大的IP给运营起来?
就像是在她的时间线上,菩萨皇帝萧衍对陈庆之所做的。
好歹有句传唱天下的童谣呢?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说出去多能提振雍国的士气啊。
但是这些,雍帝都没有做。
于是郑含章意识到他的水平是真的平平无奇,陈皇后看不上他,连带着对原身的感觉也有点淡淡的,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郑含章于是连拆开他的信件的兴趣都没有了,她直接去看了陈皇后的信。
虽然陈皇后的来信也不会给她提供哪怕半点的情绪价值,但是她总会提供好处啊!
是一款不催促也会爆金币的财源,郑含章可爱死她了。
所以,给陈皇后的信呢,郑含章是特地让王稚多写了一些能让这位海东青一样的女人高兴些的话的。
——互利共赢。
吴国和雍国最近的关系还算不错,陈皇后在信中这么写,然后她建议郑含章考虑一下蜀中,益州。
蜀中如今是归吴国的,但是天高皇帝远,中间还有名山大川相隔,因此蜀中的庆王刘旻完全就是当地的土皇帝。
他什么都能做主,郑含章想要的,或许能够通过和他走商贸这条路来实现。
而谈到商贸,陈皇后如此写道:整个长安城里,应该没有比邓尔思,也就是郑含章先前想要见一见的那位永远和十八岁美少年同床共枕的美妇人更精于此道的了。
既然之前郑含章说想要见她,现在又确实用得着她,那么——
陈皇后把邓尔思给送过来了。
或者说,邓尔思在得知自己被郑含章这位皇子感兴趣了之后,她自己把自己打了个包,就这么水灵灵地送到了凤凰城里来。
现在正在郑含章府中,由楼嬷嬷接待着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三十四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