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很久的朱樉这个时候快乐地跳出来,大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老四你无需伤心。”
朱棡低声嘀嘀咕咕:“可算让我等到你吃败仗了。还以为老四真的这么神呢。”
朱棣:憋屈!就是憋屈!等我当上皇帝,一定要削这两人的藩,狠狠削他!
【燕王朱棣准备的试探是这样的,首先他亲自带兵侧翼迂回到朝廷军的左翼,看看他们的布阵有没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就直接冲入打进去。
如果没有漏洞,就持续骚扰他们。朱棣继续亲自带着骑兵迂回到朝廷军的后方,同样是看布阵问题,有问题就打直接决战,没问题就斩杀他们的部分士兵挫一挫他们的士气,双方再继续僵持。
总而言之,就是在运动之中,看准时机,有就打,没有也不亏,骚扰一波,俗称“流氓打法”。
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到,沧州已经给朱棣打败了,目前是与德州的盛庸、何福等人僵持不下,那还有真定呢?万一朱棣与何福等人在东昌大战的话,北方的真定突然袭击、支援怎么办?
这个问题朱棣和他的谋士、将领也商讨过,其一他们认为真定距离东昌还是有距离的,而目前这一场大战,是盛庸等人急切大战一场,真定那边应该还没收到消息。
其二便是真定的兵团是辽东骑兵、山西边军等兵团,白沟河之战中,燕军也不是没有和他们打过交道,燕军自认为白沟河之战中,他们都能打败对方,这次更是不惧。这是来自燕军的自信。】
朱棣闻言,眼皮直跳,他该不会这次失败是因为真定吧?
“哼~骄兵必败。”朱元璋冷声嘲讽。
“老四,你可不能飘啊!看看看,这不报应来了!”朱樉乐呵呵道。
文官:……秦王果作恶多端就算了,还脑子不好!
【第二天,双方各自选择阵位列阵,重现白沟河之战中绵延十几公里的辽阔大阵。值得一说的是,这次的战役双方对上兵力虽然比不上白沟河人之战那么壮大,但……这也仅仅是与白沟河之战对比而已。
在同期全球,这场东昌之战还是太大了!这次战役双方士兵总数披甲率就有20万人以上。
东昌之战,燕军的前军依旧是由统率过白沟河之战的张玉统率。因着朱棣想要试探朝廷军,所以这次一开局,他就和二儿子朱高煦立刻率领精骑进行右翼纵深大迂回到对面的朝廷军的左翼。
依旧是主前军战场,主帅不在。
当朱棣和朱高煦到达朝廷军的左翼时,朱棣下令让朱高煦带着一半的骑兵对朝廷军的左翼进行攻击、骚扰,制造混乱。而他自己则悄悄带着另一半的精骑借着朱高煦制造的混乱,大纵深迂回到朝廷的屁|股后军。
朱棣计划在朝廷军的后军发动真正的进攻!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朱棣这招“深纵大迂回”是在耍过太多次了,朝廷军已经有了预防。总之,他们这次的后军阵型甚至很密集,很难冲散。且右翼的支援速度也非常快,有效了预防了后军万一沦陷,陷入无预备军支援的困境中,进而影响整军。
这一次朝廷军可以说是完全吸取了白沟河之战错误战略的教训。】
朱棣绷着脸听着,他已经可以完全预料到自己将会陷入怎样的境地。
白沟河之战他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他的燕军们极有可能被白沟河之战的胜利冲昏了头。
每一场战役都应该当作全新的一战,即便这场战役遇上一场如何的相似,但战场总是瞬息万变的,以旧的战场思维去面对全新的一战,很有能反而被自己的潜意识的旧性思维禁锢。
“老四,你不能一招鲜吃遍天。要求变!”朱元璋道。
“是。”朱棣点头。
【朱棣带着自己的亲卫骑兵一波猛冲,打破了朝廷军后军第一道防线之后,却突然发现敌方后续的防御兵密度瞬间加大,右翼军也火速也支援了,很有可能朝廷军已经预判了燕军的行军策略。
此时,朱棣想要冲破朝廷军的防御,突出重围是不大可能的,这是朱高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朱高煦这个人实在是当时那个年代的武力值天花板。
他带着的精骑不断地骚扰打击朝廷军的左翼,制造了很大的混乱,就差直插朝廷军内部了。
盛庸和何福生怕朱高煦带领的精骑冲入支援朱棣,于是只能从他们的右翼军抽调兵马往左翼而去,且将燕王朱棣和朱高煦隔开来。
朱棣看到朝廷军右翼兵力稍显空乏,于是便带着自己的亲卫骑兵往右翼处突击,杀出重围,离开了朝廷军的后军军阵,对朱棣来说,这真的是比较惊险的一次围杀了。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朱高煦展现了强悍的能力,燕王朱棣本人也是不逞多让,极为勇猛。*2
勇猛就算了,朱棣本人还及其护短,对自己的亲卫骑兵十分看重,在这次突围中,朱棣的一名亲卫不慎落马,落后于突围队列,在这危急的时刻,朱棣带着其他几名亲卫反过头来以身涉险杀退了紧追不舍的朝廷军,从万军之中救出了自己的亲兵。
这样的个人魅力,将士们怎么不会深深折服于他呢?】
大殿前的武将们目光转移到朱棣的脸上,眼神中的敬佩昭然若揭,这是文官们无法体会同在战场生死相依的炙热情谊。
朱元璋以武打天下,自然也能领会这种部下将军之间的生死之交,他很是赞赏地看着朱棣:“倒是有你老子年轻时的风范。”
文官见其登基多年,还是时不时的“老子、老子”自称,每听一次眉头一皱。
朱棣大笑,果然他的魅力简直无敌。
朱元璋道:“咱本淮右布衣,百姓皆是咱的兄弟姐妹,自是该如此,战场是以命相靠。”
武将闻言,脸上尽是动容,而被挤掉后方的文官则是内心一片寒凉。
【战况到此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朝廷军在这次战役之中仅仅只是调动了右翼的兵马,而前军和中军依旧待命在原地,纹丝不动。他们准备了杀伤力极强的铁炮和火铳,弓箭手、强弩等等,对着燕军的前军严阵以待。
而此时,张玉坐镇燕军前军,对战局发生了严重的误判。
原因其一便是由于双方列阵辽阔,张玉固守在燕军前军的位置,他以肉眼是看不到朝廷军后方的战况的,所以也就不知道燕王朱棣究竟有没有成功扰乱朝廷军的后方。
原因其二,大概是自北平起兵以来,燕军无往不胜,与这次战役如此之像的白沟河之战,燕王朱棣和朱高煦都能在当时完成那个不可思议的纵深大迂回突击朝廷军的后方,所以这次,士兵们也盲目相信必定能够成功。
这些士兵们见燕王朱棣和朱高煦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归来,以为朱棣等人已经在朝廷军里开杀了,于是闹着要立刻攻打朝廷前军、中军,以策应燕王朱棣。*1
就是这一刻,张玉也盲目地相信了燕王朱棣,于是下令攻打朝廷前军,而他本人在这次作战的过程中大约是被朝廷军的火铳所伤,身负重伤身亡。
主力将身负重伤,燕军士气顿时被砍掉一大截,同时燕王朱棣、朱高煦未见身影,燕军其他诸将立刻接过指挥职责,指挥燕军前军、中军等有效进行撤退。】
朱棣以手捂心,终于体会到了他老爹听到陪着他打天下的武将一个个逝去时的心痛。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选择,却因为“骄傲”的心态,葬送了一员大将的性命,换谁谁不心痛。
【至此日渐黄昏,攻打朝廷左翼的朱高煦,和被朝廷军精兵纠缠不已的朱棣才终于脱离了朝廷方的军阵,而朱棣在回程的路上却没有见到燕军的前军和中军主力,他心里焦急,这和他预想的不一样。
于是朱棣趁着夜色昏暗,偷袭了一波正在往回撤退的朝廷军,抓获了几名俘虏,通过审问才知道燕军的前军、中军已经同朝廷军战过一轮,且已经在黄昏时分自行撤退了。
当天晚上,朱棣和朱高煦这次分别从朝廷军的两翼收拨回营地,回营地之后,朱棣便得知了张玉重伤而亡。
这一次,朝廷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野战中成功击退了燕军,燕军主力将还不治身亡,且这次战役还是在朝廷军的5000名精骑失败被擒的前提下成功的,打破了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一直以来憋屈得不行的朝廷军。
而燕军这边考虑到己方大将战死,对方士兵士气大盛,背后的真定也已经收到消息,极有可能南下支援盛庸、何福,于是燕军便让步兵和辎重先行,再一次亲自殿后。
盛庸、何福便想着乘胜追击,被掏了那么多次屁|股的德州兵团,这次反过来想掏一遍人家的屁|股,哪知道燕王朱棣这家伙居然又再次亲自殿后,朝廷军派出去掏人家屁|股的精兵再一次被朱棣本人吊打。】
大致图:
(朝廷)
—后(棣攻)
|(棣突围)
*
—右(救援) —左(朱高煦攻)
|
*(返)
—前
|
*(冲)
——
^ (冲)
(燕) |
—前
—左。 —右
—后
*1: 时燕军屡胜,见庸军,即鼓噪前薄,尽为火器所伤。
*2: 燕王以精骑冲左掖,入中坚。庸军厚集,围燕王数重,燕王自冲击不得出。朱能、周长率番骑奋击东北角,庸等撤西南兵往御,围稍缓。能冲入,奋力死战,翼燕王出。
整章来自《奉天靖难记》:
乙卯,我师至东昌,盛庸背城而阵,上语诸将曰:「盛庸粮乏而出,今东昌素无畜积,彼必决死一战,须以计破之。贼欲速战,我则不战,贼不欲战,我则扰之。我领精骑绕出贼后,观其厚薄虚实,因其可击,我就击之。尔等望其军动,即鼓噪而进,贼腹背受敌,内必自乱,可以收功。若不可击,我掠贼营而回,以骇贼心,尔等慎毋恃累胜之威,有玩愒之心,必当弥谨。」诸将皆唯唯。上历观其阵,曰:「吾已得破之之术矣,在前傍与后空虚。」贼持重不欲战,上以精骑击其左翼,绕出贼阵,复回冲其中,贼围上数重,上观西南稍薄,遂击破贼阵而出,杀伤甚众。一勇士马伤不能出,上复杀入贼阵,拔勇士而出。时我军不待上击贼后即踊跃曰:「见贼不杀,复何待乎?」乃进。先薄其阵,为贼火器所乘而退,张玉突入贼阵,与贼大战,连击杀数十人,玉被伤而殁。上犹不知,进战不已,贼败退。 (「贼败退」,「贼」原作「战」,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时已昏黑,就阵执贼卒讯之,知我步军已退,遂收军回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