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府

-

虽只是在城郊礼佛,待回到广成伯府时,已经过了未时了。

夏日的午后最为炎热,好在府中引了溪流,潺潺淌过所有院落,中庭还挖了一个池塘,此时荷花碧叶正盛,有微风拂过荷塘垂柳,伴送些许凉意。

椿遐堂中也正是清静的时候,只有几位惯用的嬷嬷和丫鬟侍奉着,正厅中坐着一位身穿深赭色绣松鹤纹织金锦袍的老夫人,虽然已经年逾五十,发带银丝,仍旧精神矍铄。

梨瓷与外祖母见了礼,又奉上自己从净明寺中带回的素斋和佛经。

老夫人眯缝着眼,仔细看了看梨瓷亲手抄的佛经,用笔虽称不上精妙,也算是规范严整,是用了功的,“难得阿瓷能有静下心来练字的时候,有进益了。”

得到表扬的梨瓷笑了弯眼睛,昂首道:“我花了好长时间写的呢,可认真了。”

老夫人摸了摸她的头,“不错,看来阿瓷确实是长大了,读书也用功了。”

梨瓷正要应声,不小心瞟到了桌案上的海棠糕,立刻就忘了到嘴边的话,只盯着那碟海棠糕,眼睛亮晶晶的。

她连忙靠坐过去,挽住老夫人的手臂,糯米团子一样软和的声音可怜得不得了,“外祖母,我中午急着赶路回来见您,都没怎么好好吃饭呢。”

“这海棠糕太甜了,你吃不了。”老夫人识破她的心思,干脆令人将案上的点心都撤了,让厨房做些适合梨瓷吃的药膳来。

小厨房的行动迅速无比,一转眼,香甜可口的点心已经变成了清淡软烂的饭菜,下不了一点儿口。

老夫人身边的苏嬷嬷为她揭开斗彩宝莲纹汤盅的盖儿,“表小姐,先前薛神医说您要多吃清热安神之物,试试这道玉竹排骨汤吧。”

梨瓷咬着玉箸,和碗里的白莲大眼瞪小眼,发出无意识的感叹:“既然都是莲子,为何不能吃蜜炙莲子呢?”

明明是不太雅观的举动,被她做来却显得格外娇憨,老夫人被逗得合不拢嘴,用哄孩子的语气道:“阿瓷听话,你还在服药,薛神医不是还说要忌口少吃甜食吗?”

“……薛神医怎么什么都说啊。”

梨瓷小声抱怨,厅堂里又是一阵和善的笑声。

知道自己躲不过,她哀叹一声,认命地捧起瓷碗开始喝汤。

白莲特意留了芯,又经过炮制,比寻常的莲子更苦,梨瓷吃得又慢,小脸皱巴巴地揉成一团。

老夫人看得又是好笑又是心疼,一边说着“哪里就那样苦了”,一边又对苏嬷嬷道,“去拿一碟儿那个玉润糕来。”

梨瓷的眼睛立刻弯了起来,抿抿嘴追问:“外祖母,玉润糕是什么呀,我还没吃过呢。”

老夫人笑答:“府里的客人给我这老婆子带的点心,做得很是清淡,就放了些石蜜,你尝尝就知道了。”

梨瓷有宿疾在身,此行来江南主要就是找薛神医诊病的,好在薛神医的药方妙手回春,原来瘦得跟豆芽菜似的人儿,眼见的气色好起来了,只是那药方极为刁钻,药材难寻不说,还有诸多忌口,最让梨瓷难耐的,就是这不能食甜的规矩。

周家养了她两年,已经知道哪些东西她能吃,哪些不能吃。若是有那些柘浆、莙荙菜制成的沙糖便是不能碰的,若是石蜜或者粱米制成的糖贻,偶尔少食一点也无妨。

玉润糕很快就端了上来,糕如其名,色如温玉,细腻香醇,不知是用什么食材做的,压制成了一层一层的片状。

梨瓷咬了一口,浓郁的花生香味混着不知是什么坚果的酥脆口感,吃起来香酥松脆,半点不粘牙不说,还有淡淡的甜味。

梨瓷一口气吃了三块,又缠着老夫人磨:“外祖母,我还想要。”

老夫人摊手:“没了。”

梨瓷契而不舍地攀着她的手,摇啊摇地撒娇。

“真的没了,”老夫人点了点她的小脑袋瓜,“这是府里的客人从陈郡带来的,本只是个添头,哪里知道会有你这样贪嘴的馋猫儿。”

鲜脆可口的玉润糕气息仍然唇齿留香,馋猫儿被甜点冲昏头脑,主动问道:“什么客人呀。”

若是年龄相近且好说话的,她去问问这玉润糕还有没有了,也不妨事吧?

老夫人笑道:“是我娘家那边的远亲,这孩子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前些日子过了廉泉书院的学考,打算借住在府中求学,今日众人都已经见过礼了。”

“陈郡谢氏的子弟啊,”听见是最重规矩的望族出身,梨瓷的勇气立刻就少了一大半,怏怏道,“谢家的族学不好吗,要从开封远赴应天来冶学?”

“不过是旁支的远亲,听说因着祖产处置的事情和本家有了嫌隙,你外祖惜才,特意嘱咐我招过来的。今日过府一见,的确是个不错的孩子,这样的才学和样貌,将来进了殿试,点个探花也不成问题。若是留在当地被排挤耽误了,反倒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梨瓷对读书的事情不感兴趣,只乖乖地“哦”了一声,又听得外祖母道:“真要论起来,他还是我舅舅的外孙的侄子,以后你若见了,囫囵称一声表哥便是。”

老夫人年纪大了,记性却没落下,这么复杂的亲戚关系都记得住,甚至又想起来一桩趣事。

“说起来,阿瓷你幼时也是见过的。谢郎的祖父曾在大同县当过县丞,和你家还做过几年的邻居,听你娘说,你那时就爱抢人家的糖葫芦,你自己吃不了,就让别人也不能吃。”

两个粉白团子第一次挤在一起玩的时候,小阿瓷抢了小谢的糖,他立刻就哭了。偏偏他又喜欢和阿瓷玩,老是被抢糖,老是哭,两家的大人说起这事,都笑得合不拢嘴。

“小时候不懂事嘛,”梨瓷为自己辩解,忍不住又问:“是……谢徵哥哥?”

见外祖母点了点头,梨瓷的心一下就雀跃起来。

他那里肯定还有糖。

携乖女儿阿瓷和即将茹素一整年的小谢给大家——开文啦!

下面是一些备注和排雷:

1.架空背景,主要采用的明朝两京制度,私设如山,一切为剧情服务。

2.私设女子十六岁及笄。

3.“明珠令容有淑质,归逢佳偶贵满堂。”改编自李清照《长寿乐》,原句是“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4.一开始我写这篇文的时候也很纠结男主要不要入赘,本身是倾向于平嫁平娶,但是写文的想法是随着进程不断改变的,后来写着写着,发现男主对女主的爱完全可以做到上门入赘,他甚至比作者想的更为主动[鸽子]正文也是这么写的,没有文案诈骗。

最后是新文《假千金娇纵日常》预收,喜欢的话点点收藏叭!

祈雁楹生得千娇百媚,尽态极妍,十六岁以前,她是盛安侯府三房娇生惯养的嫡出小姐,人人疼爱她的娇憨好颜色,一向顺风顺水、无往不利。

除了府中最为器重的嫡长公子祈樾,本就清冷自持的贵公子,对她更是不假辞色,管束颇多。

十六岁以后,她成了三房错抱回来的假千金,真千金构陷,昔日父母算计,好姐妹也变刻薄。

那一日,其貌不扬的真千金要捆绑她与未来夫婿做妾,祈雁楹气得眼泪汪汪,一边哭一边大闹侯府,祈樾就站在她身后,定定地看着她脸上泪珠,眼神晦暗不明。

祈雁楹原以为他要训斥自己,祈樾却一言不发抱着她回了房,喂饭、上药之事皆不假手于人。

“我讨厌你们,”祈雁楹打掉他手里的药罐,恨恨道:“别以为装出一副假惺惺的样子我就会放过你,总有一天,我要把你们全都踩在脚下!”

“好,都依你。”

祈樾沉声静气,修长而泛着凉意的手指拭去她眼中泪水,只是稍稍有些克制不住力道,便在白嫩的脸上留下些许红痕。

-

后来,祈樾位极人臣,盛安侯府分家,三房被赶出京城,祈雁楹的身世大白,亲生父母要接她回国公府。

自己还什么都没做呢,讨厌的人就倒了大霉,祈雁楹扬眉吐气,收拾东西准备回新家。

梁国公府夫人焦急等了半个时辰,自己的女儿才姗姗来迟——还软绵绵倚在那位高权重、威重令行的年轻首辅身上,双眸含泪,两颊绯红,一看便是极舍不得的样子。

虽已是当朝首辅,祈樾依旧是杳霭流玉、谦逊有礼的端方君子形象,语带歉意道:“梁国公夫人久候。”

祈雁楹腿脚发酸,又气又怕,只能愤愤瞪他一眼,显然还在记恨方才发生的事情。

“怎么了,”祈樾旁若无人地为她理了理鬓发,语气宠溺,“那不是楹楹自己的愿望吗?”

1.男女主无血缘关系,兄妹关系续存期间无越界。

2.架空小甜饼,1V1,SC。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回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中了笨蛋美人计
连载中陆放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