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米氏云山

1.定性:

“米氏云山”是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开创的一种画派

2.北宋晚期—米芾:

1)在书法上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书家”;绘画上“米氏云山”自成一家。

2)特点:其山水画法借鉴了董源,根据对江南山水的亲身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下的树木,信笔书写不求工细。米芾特别喜爱长江上变幻无定的烟雨云雾景致,借鉴董、巨然,以董巨披麻皴法为基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山水画技法。

3.北宋晚期—米友仁:

1)米友仁画山水亦“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自题为“墨龙”。

2)表现江南烟雨景色,不求修饰,崇尚天真,充分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4.影响:

父子二人的画风区别已无从知晓,只得把他们笼统地看成一个整体,称这种山水画法为“米氏云山”。

“二米”山水画属水墨大写意,“二米”的画法把水墨渲染的传统技法又提高了一步,这种画法不但丰富了中国山水的形式和表现力,而且也在审美方面扩大了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范围,把景物、景物的情趣和笔墨效果结合在一起,寓丰富于单纯之中,使之更符合文人画的意趣。

青藤白阳

1.定性:

明代中叶的两位花鸟画大师陈淳和徐渭,陈淳号“白阳山人”,其后的徐渭晚号“青藤”,画史上并称二人为“白阳青藤”。

2.艺术风格:

1)陈淳是“吴派”著名画家,他的写意花鸟画造型精当,严于剪裁,题材多为士大夫园林中的景色,意境安适宁静;

2)徐渭从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变革,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抒发“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代表作有《杂花卷》《墨葡萄》等。

3.影响:

二人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中外美术史必背
连载中憬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