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哥张姐的点心铺在正月十五的前一天关了门。
外面的白雪在地上积满了厚厚的一层,有些落在了街旁门前干枯的枝丫上,一丛丛,灯光缓缓映过去,就像是地里长出来的棉花。在昏黄的棉花丛中,小小的房子在寒风里伫立着。
房子里是遭遇巨变的夫妻俩和正在被窝睡的女儿。
张姐死死抱住丈夫的胳膊,她咬紧牙不放手。
因为交不起钱,他们的点心铺要强制关门了。
可原因哪是交不起钱那么简单。明明是一条街上的店,怎么梁家就单单要求他们交那么多的钱呢。他们做事一直老老实实,怎么想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梁家。妻子想到这里忍不住哭了。
家里的老人生病,他们刚把钱窟窿堵住,可转眼那边又破了洞。寒风呼啸,丈夫想到一家人,想到全家的未来,他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可是他终于还是没有去。哭也哭过了,求也求过了,讨说法又讨不到。怎么办是好啊。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这一年,张姐的女儿小晶刚刚四岁。
日子悠悠地过,张哥跟着老刘干活儿已经有两年了。老刘是镇上的包工头,张哥跟着他四处接活,建房子、修房子。张姐则是在家做做针线活,每天帮人洗衣服来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累是累了些,但是比一年前好多了。
铺子关门的那个冬天过去后,夫妻俩就随着天气变暖逐渐振作起来。张哥先是跟着人去了外地,工钱虽然够用,但一连就是几个月不回家。他们一家人自从有了点心铺之后便没经历过那种日子,再加上好久回一次家使得女儿都有父亲陌生了许多,“老父亲”背地里偷偷抹了一把辛酸泪,因此夫妻俩一合计,做满一年后张哥就换了工作。他跟着老刘跑,虽然工作的地方也是一两个月换一次,但总归不是太远,回家也勤了些。
那些年镇上各家房子流行翻建,建房子的人也多,张哥跟着老刘赚了一些钱。到后来他干脆自立门户,开始招工人自己联系着做。慢慢的,小晶就长到了八岁。
小晶八岁那年,张家发生了一件让人心有余悸的事:小晶差点走丢了。
那是一个普通的夏日,张姐照常在家做点儿零碎活。只是那天她急着出门给临街的大娘送东西,便误了中午去学堂接小晶回家吃饭的时间。等她想起这事,下午的课都要开始了。张姐慌忙往家跑,回到家没看见小晶的影儿又急着往学堂跑,她又自责又懊恼,还没跑到学校就看梁家的大门开了,从里边走出一个小女孩。
她心里的大石头“砰“的一声落了地。那分明是小晶。
梁家的佣人把小晶领了出来,还不忘跟张姐抱怨:“你家的小孩儿太闹,一不注意就溜进去,要不是小姐心善,看你该怎么后悔去吧!”
张姐自然千恩万谢,又领过小晶来左看右看又抱又摸等,碰到小晶软乎乎的小脸蛋儿,这才感觉自己踩着了硬邦邦的地面,踏实下来。
张姐后来问过小晶到底是怎么进到梁家的,小晶只是回答说自己迷路了,听见里面欢声笑语,想进去问一问别人该怎么回家,这才进去了。小晶这么一说,张姐就没再多问。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就不曾想没过几天那梁家小姐亲自找上门来,说是与小晶成为了朋友。
虽然梁小姐只比小晶大两岁,还是个孩子,但她的大驾光临还是让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们感到惊奇,尤其是张家。从有佣人来张家通知到梁家小姐来到张家的这段时间里,张姐打扫了两遍家里。连张哥也没去工作,而是和小晶拿换上干净衣服,板板正正坐在家中。
这是梁小姐第一次去小晶家,今后还有很多次,当然,有的时候她甚至会带着自己的朋友家人去那里玩,小晶也会主动到梁家找梁小姐。时间一长,张姐也就习惯了,她甚至习惯在假期让小晶去梁小姐家玩一整天,然后她好出去工作。
时间慢慢流淌,日子一天天过去,今天与昨天并没有什么不同。
明日与今日似乎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张家熬出了苦日子,他们生活开始一点点变好。
写在纸上不过是两三页的苦,真正一口一口尝起来该是什么滋味呢?但是幸好一切的苦都熬过来了,熬,总是能熬过来的。
直到有一天,张哥被人砸死,讨债的人闯入张家,张姐病重,倒在地上。
那一年,小晶十三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