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宾客刚诵完祝词送完礼,还未等普通宾客送礼诵词,侍从在殿外轻声通传“太子殿下到!”
太子着素色锦纹常服,双手交叠于身前,面带温和目光直视主位赵老夫人,步伐沉稳,缓步走至殿中核心区域站定,全程不扫向入口方向。
待太子站姿稳定后,众人刚要鞠躬行礼,侍从下一秒又通传“端王殿下到”。
接着端王着同色系略简纹饰常服素色常服大步走进,入场时视线落在了大厅地面,行至太子侧后方约两步处站定,既不靠近也不远离,二人无任何眼神交汇。
众人连连鞠躬行礼,“参加太子殿下,端王殿下。”
面对上前见礼的官员,太子仅点头回应“免礼”,声音平稳无波澜,抬手扶了丞相手臂。
端王则在太子回应后象征性颔首,才轻声说“今日为老夫人贺寿,不必多礼”。
众人起身,不在相继谈笑,目光皆落在了身份尊贵的二位殿下身上。
汀竹站在女眷之中,她眸光深沉落在了斜对面那抹锦纹常身影上。
男子面如冠玉,眉峰挺立,一双凤眸狭长深邃,眼尾微挑时自带几分贵气,眸光常含一丝沉静的笑意,唇角极轻的弯着,似乎给人一种温和平易的感受。
这便是与宋韫有婚约的太子,萧琰。
确实是有副好皮囊,看似待人亲和,可笑意暗藏他意,往往这般人物是最为危险的存在,碰不得,也交不得。
汀竹的目光又移向太子身侧,落在那背对着她的端王身上。恰在此时,端王似有所觉,微微侧过身来,目光不经意间扫向汀竹这边。
她抬眼撞上端王的正脸,心头猛地一震,眼底掠过几分难掩的诧异——眼前这人,竟与她前几日刺杀的“端王”判若两人!
眼前的端王,与太子有三分眉眼相似,却无半分太子的温和之态。眉骨高挺,杏眼清亮。瞧着比太子多了几分洒脱自在,可那笑意未达眼底时,眉梢眼角又藏着几分掩不住的锐利机锋,也绝非平庸之辈。
汀竹心下暗忖。
那晚的“端王”究竟是谁?
传闻中端王不擅武斗,可那晚那人却稳稳接下了她的招式。
看来,那晚消息有误,这皇族贵冑之中,藏的门道远比她想的要深。
随后太子抬手示意,身后侍从当即趋步上前,双手稳稳托着一方漆盘,盘内垫着朱红绒布,正中卧着一块莹白温润的和田玉牌。
玉牌配赤金镶红玛瑙挂绳,牌面光素无纹,刻着一个饱满的“寿”字,转至背面,刻着笔力浑厚的“忠勤传家”四字。
太子指尖轻点托盘边缘,目光先落向赵老夫人,语气温和却难掩贵气,余光又似不禁意间扫了一眼身侧的丞相。
缓缓道:“此乃‘忠勤传家’玉牌,是父皇亲笔临摹所刻,特赠予老夫人。愿老夫人福寿安康,也盼丞相日后能继续辅国安邦,不负朝堂与父皇所托。”
赵丞相连忙应话“定不负陛下所托。”后赵老夫人忙唤丫鬟上前搀扶,挣扎着要起身行大礼,太子见状当即抬手阻拦,声音又柔了几分:“老夫人身子重,不必多礼。”
“即殿下有命,老身便僭越了。”赵老夫人欠身谢过,话刚说完。
太子身侧的的端王已含笑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自谦,却暗藏分寸:“太子皇兄所赠乃御赐之物,贵重非凡。小王身份不及皇兄,今日只略备了份薄礼,还望老夫人莫要嫌弃。”
说罢,端王就让身后的侍从托着上前,盘中是一座青铜南山仙鹤摆件。
青铜色泛着温润的包浆,山形古朴,仙鹤振翅欲飞,周身未刻一字祝福铭文。若细细端详,才见山岩处有几缕细微的冰裂痕,似乎是刻意为之。
端王抬手示意侍从将摆件递至近前,眼底掠过一丝深意,面上却挂着谦和笑容,朝着赵老夫人说道:“这‘南山献瑞’,是小王寻巧匠特意为老夫人打造。”
“虽不及皇兄的玉佩贵重,缺也借此祝老夫人福寿绵长,日日顺心,安享天伦。”
赵老夫人望着那座青铜摆件,目光在那冰裂痕处稍作停留,随即露出温和笑意,由丫鬟扶着微微欠身,“端王殿下有心了,这‘南山献瑞’古朴典雅,老身瞧着满心欢喜,多谢殿下厚赠。”
接着又一侍从携礼前来。
那侍从身着玄色劲装,双手托着一方乌木托盘,盘中覆着深青锦缎掀开时,露出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静静卧在中央,珠身无一丝瑕疵,光晕流转间,竟能隐约映出人影
侍从先是拜见了俩位殿下,又拜了赵丞相,接着拜赵老夫人,又躬身向上递了一封烫金信封,朗声道:“我家王爷本欲亲来为老夫人贺寿,怎奈近日感染风寒,实在无法移步,特命小的送来此礼。”
“王爷还说,此夜明珠乃西域商队所献,据说置于帐中,夜读无需燃灯;若缀于帐檐,更能驱湿避秽。殿下特意让人寻来,祝老夫人夜里安寝无扰,福寿绵长如这珠光,岁岁明亮。”
赵老夫人接过信封,视线落在那夜明珠上,笑着对侍从道:“有劳宸王殿下费心,也替老身谢过王爷。烦请转告王爷,务必好生休养,待身子好些了,再到府中一坐。”
侍从应下后,便又向几人鞠躬离去。
太子指尖捻着玉扳指,目光扫过那夜明珠,语气带着几分惋惜道:“今日原是盼着宸王弟也来为老夫人添贺,怎料他素来体弱,如今又感了风寒,终究是未能赴宴,倒失了几分热闹。”
随后赵丞相示意管家收下礼物,又转向太子与端王,“二位殿下肯拨冗亲临,已是给足了老母颜面。”
“今日这寿宴,有二位殿下肯赏光,便算圆满了,不如随本相移步席前,先品杯薄酒?”
太子微微颔首,率先迈步向客座走去,端王紧随其后,只是走过丞相身侧时,脚步微顿,低声说了一句。
“丞相府的寿宴,倒比宫中宴席多了几分烟火气。”
丞相闻言一笑,并未接话,只作势引着众人向席前走去,殿内的笑声伴着窗外的丝组声,又热闹了几分,只是那热闹之下,几分暗流仍在悄然涌动。
注:“忠勤传家”出自王渔洋家族的家训。王渔洋高祖王重光以身殉职于贵州平叛前线,其“忠勤可悯”的事迹获嘉靖皇帝褒奖,王氏家族自此以“忠勤报国”为家训,“忠勤传家”的精神也世代相传。
“南山献瑞”出自明代罗洪先的《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四首》其三,原诗为“九苞闻古昔,千仞何寥廓。陟彼南山阿,羽仪如鷟鸑”。此外,明代湛若水也有一首《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 其五 南山献瑞》,诗中写道“南山凤鸟地,何时更来仪?凤去独留山,山光楼得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赴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