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本来是想把军队收归朝廷所有,军队调动权力归皇帝,兵部负责组织军队日常训练,将领们在战争需要的时候随即选择部队作战的。这也是后世王朝惯用的策略。
不过,这种兵不知将,将不懂兵的军队管理模式显然在晚唐军阀藩镇割据时代是不适合的。况且,如今虽然平定了黄巢叛乱,但是藩镇割据势力却越来越嚣张跋扈了。
罢了,先剥离行政权,让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治理,军队专门训练以及打仗也未尝不可。朝廷的军事实力和藩镇比较。虽然略微有优势,但是要想一口气扫荡藩镇势力却是一点都不现实。强行削弱藩镇势力,只能让他们反弹,最终天下大乱。
蜀中倒是好办一些。一是自己当初击球堵三川的时候,用自己人拿下了蜀中三大节度使,让自己这个蜀王名正言顺。如今,军政改革以蜀中试点,想必更好实施一些吧。
很快,蜀中三大节度使就将节度使府邸搬到了城市旁边的军营,从此专心进行军事训练。再也不会为百姓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操心了。
很快,蜀中就举办了第二次军演。孟知祥,王建,何应元三大节度使代表队进行了联合军演,展示出了新唐军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之后,李烨还让何玉娇组织了监察室蜀中巡查活动,每到一个州,就放榜公示巡察府巡视内容,欢迎百姓提供官员违法乱纪线索,已经查实,将严厉惩处违法官员。一时间,一些违法官员纷纷被举报,李烨指示何玉娇进行了严厉的惩处。用李烨原话就是贪污**就是朝廷的毒瘤,是祸国殃民的恶劣行径。那些清廉真心为老百姓做事的官员,李烨通过走访等了解属实后,也记录在册,给予了重大的奖励。
此外,李烨还让陈薇儿,王秋月,高孟虎等人在蜀中兴建钢铁冶炼厂,制造武器装备。尤其是深化了热武器的研制和人员的培养。
李烨还深入乡村,了解穷苦百姓的困苦,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有了李烨作表率,其余官员尽皆效仿。蜀中百姓对朝廷的满意度又提高了不少。
一晃一三个多月过去了。李烨离开蜀中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唐僖宗李儇已经多次遣人要求李烨尽快赶回长安。
因为,李克用和朱温这次居然联手对付秦宗权。秦宗权本来就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小人。如今称帝登基当上了皇位,自然是嚣张跋扈了好久。不过,朱温和李克用的军队也不是善茬,毕竟,如今,梁王和晋王之间还是有竞争关系的。
没有想到,秦宗权却是纸老虎。面对李克用的晋军和朱温的大梁军的合为夹击,早已经脚底麻油,打算远遁逃生了。
最终还是朱温拔得头筹,梁军居然活捉了秦宗权。
“七弟,如今朱温活捉了秦宗权,你看怎么处置合适一些呢?”李儇本来心底满心高兴的,毕竟第一个公然称帝的大唐朝廷的对手被活捉了,毕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臣弟贺喜陛下,秦宗权这贼子终于罪有应得。”李烨听闻秦宗权被朱温擒拿,自然心底也是十分高兴。正史上秦宗权于大唐中和五年(公元885年)二月称帝。祸害大唐三年,于光启三年(公元888年)被朱温所灭。李烨心底明白,自己穿越过来,很大程度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七弟,这秦宗权屡次背叛我大唐朝廷,这次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称皇帝,如今梁王朱温已经将其擒获,该当如何处置呢?”李儇心底其实也有了主意,只是还是觉得听听七弟的意见更加放心一些。如今的寿王和四五年前早已经天壤之别。当年稚气初脱的少年如今已经成年,担负起了拯救大唐的重任。
“陛下,这秦宗权原本是感化军的副将,在周芨怒杀感化军节度使薛能后,仗着自己招募的军队,强行驱逐蔡州刺史,自立为蔡州刺史,节度使。公然藐视朝廷,不忠不义视为第一宗罪。”
“黄巢叛逆进攻长安之时,朝廷体恤,没有追究他擅自罢黜官员的大罪,而是命令他戴罪立功,带兵消灭黄巢叛逆。然而这厮却不思悔改,反而临阵脱逃,导致我军防线大范围崩溃。此乃第二宗罪。”
“黄巢叛逆进入长安后,秦宗权这厮居然做出投奔黄巢叛逆的不忠不义之举,带兵投降黄巢,彻底成为了乱臣贼子。此乃第三宗罪。”
“秦宗权投降黄巢后,便和黄巢叛逆一样,残暴掠夺百姓,杀害我大唐忠臣义士。此乃第四宗罪。”
“秦宗权在黄巢逆賊兵败后,居然不思悔改,反而继续树立黄巢叛逆所谓大齐的旗号,收拢黄巢叛逆的残兵败将。重新树立所谓大齐旗号。此乃第五宗罪。”
“秦宗权擅自称帝,已经彻底背叛大唐朝廷,此乃大逆不道的死罪。这也是第六宗罪。”
“秦宗权以残暴治理军队,鱼肉百姓,甚至于以吃人肉为荣耀,这和畜牲有何区别?此乃秦宗权第七宗罪。”
李烨想到秦宗权的所作所为,心底就无比的愤懑。言语间居然罗列了七宗罪。
“七弟,如你所言,这秦宗权背叛朝廷,残杀百姓,这样的人渣该当处以凌迟。”李儇听闻秦宗权所为,心底也失去了对他的最后一丝怜悯。
“复恭,带秦宗权上朝!”李儇叫过杨复恭,轻声说道。
“陛下有旨,宣秦宗权,朱温进殿!”杨复恭自然知道这是立功的好机会,赶紧卖弄嗓子大声吆喝起来。
“罪臣秦宗权叩见皇帝陛下!”秦宗权其实早已经嘱咐小妾带着金银细软去杨复恭那里公关了,所以,此刻满心喜悦等待杨复恭替自己开脱。
“末将朱温叩见皇帝陛下!”朱温跪伏在地,凝神说道,征战多年,他此刻才是第一次见天子,心底还是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不过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还是强行给自己提气后大声说道。
“朱将军乃我大唐的福将,前日在少室山大败黄巢叛逆,今番又擒获秦宗权,真乃大唐的幸运。”李儇爽声笑道。
“陛下,朱将军雄才大略,作战勇猛,又对朝廷赤胆忠心,大唐中兴指日可待!”杨复恭眼见李儇夸赞朱温,自然知道这是机会。
虽然寿王是皇帝的弟弟,但是也是最有资格夺取帝位的人选啊。如今只要拉拢朱温在外,自己在大内呼应。搬倒寿王也不一定是很难。毕竟上次朝堂上交锋让杨复恭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
自己的堂兄弟杨复光如今已经被寿王李杰征服,是万万不敢依靠了。自己万一和他商量什么,他可能分分钟就跟寿王李杰说了。更何况当初因为程知瑶的事情,兄弟俩早已经没有亲情了,更多的是因为以前的利益罢了。如今杨复光已经被寿王收复,自然不可能再和他杨复恭绑在一起了。
如今这朱温和秦宗权都曾走自己的门道,只要今天说服皇帝大大的赏赐朱温,并且能保住秦宗权的性命,这两个武将为自己所用,加上自己的十个义子,操控大唐朝政就在自己话下。
“不错,朱将军确实骁勇善战,能够归顺我大唐朝廷确实是大唐的福气。”李烨爽声笑道。
“陛下,末将不过是戴罪立功,还请陛下饶恕末将当初造反的死罪!”朱温听闻李烨话中有话,赶紧跪伏在地道。
这个寿王李杰对自己属于不冷不热那种。收复长安的战斗,也没有把自己放在主攻位置上,而是安排了自己的心腹郭崇韬等将军和杨复光,王重荣等名满天下的大将。不过,自己感到心理平衡的是同样骁勇善战的沙陀人李克用也没有得到重用。
如今,在这朝堂,本来自己是来接受皇帝的嘉奖的,没有想到寿王居然拿自己曾经是大齐叛逆来说事。兔死狗烹,万一皇帝治自己谋反的大罪,自己的老命都要丢。即使不砍自己脑袋,功过相抵,自己不是白混了吗?
“朱将军,你可是匡扶大唐社稷的大功臣,何罪之有啊?”李烨笑盈盈的说道,“虽然我们当初在沧州还有交锋,但是不得不说,你是一个合格的对手。”
“陛下,末将能够弃暗投明,归顺大唐朝廷,一来是杨复光杨都监慧眼识珠,一番话让末将明白了是非黑白。不仅如此,当初在沧州和殿下对战,也让末将对寿王殿下佩服不已。当初就在想,有机会一定要脱离黄巢。因为寿王殿下虽然年轻,但却是大唐的希望。”朱温心底有些不快。毕竟今天是皇帝嘉奖自己的时刻,你寿王虽然是皇帝的弟弟,也不能专门使坏啊。如今大家都是大唐的官员了,还提过去的陈谷子烂麻子的事情干嘛啊。
“启禀陛下,当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朱温将军能够弃暗投明,正是我大唐蒸蒸日上的表现。不仅如此,我大唐还应该表现出气度来。对于曾经反叛朝廷者,只要能够弃暗投明,听从大唐调度,我们不仅不追究以前的叛乱之罪,还应该给予重用。”杨复恭见缝插针的说道。在他心底,这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不仅可以向朱温示好,还可以救下秦宗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