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汴州宣武军节度使公然挑衅皇权,发动叛乱,末将愿意率军出征,不荡平朱温逆贼,绝不回朝。”郭崇韬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朱温早在朔方军叛乱的时候就和朔方军节度使韩巡勾结,与白驼山庄也不清不楚。这是末将在平定朔方军叛乱后所得。”庞师古跪伏在地朗声道。
这次因为军政改革,李烨提前将诸藩镇节度使召集到了长安。当然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岭南节度使刘知谦,闽南节度使王潮,拒绝到场。
李烨也是异常聪慧,召集群臣和诸藩镇节度使于紫宸殿。
“诸位,自大唐开国以来,府兵制对于大唐开疆扩土,消灭和打败突厥,回鹤等居功至伟。然而,明皇后期,安禄山,史思明等罔顾圣恩,公然背叛大唐朝廷,之后的八年,我大唐军民,浴血奋战,经历了上千万人的牺牲才换来天下的安宁。”
“然而,部分藩镇节度使为了延续权力,妄图将公权力私用,甚至于传给儿子,孙子。朝廷为了声望也多次征伐,造成近百年来战火不断,百姓深受颠沛流离之苦。”
“然而,权力犹如魔咒,一些藩镇节度使也时常被属下牙将弑杀,造成藩镇内部相互倾轧,部队战斗大幅度下降。更有甚者在殷水防线时故意脱离阵地,造成防线全部失守,黄巢叛逆挺进洛阳,长安,给大唐带来致命伤害。”
“朕为了大唐百年基业,殚精竭虑,如今已经练就雄兵数十万,况且已经建立兵工厂数百座,热武器部队已经装配热武器占总兵力的四层。如今正是深入推进军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诸位,成败在此一举。”
“如今,朕已经决定重新恢复郡县实际权力,将节度使权力限制在军事方面,地方节度使不得干涉辖区内的政务和财税收取。军队内部将领提携升迁奖励和惩罚,目前仍然是节度使的权力范围。但是地方官员的任免仍然属于大唐朝廷。”
“不过,为了照顾军队利益,朕也决定在地方治理中推行议事制,包括军队代表在内,地方由是十到十三人左右组成行政议事局,县令属于议事召集人,其余代表是各行各业有声望的人担任。以后,朕还会推动地方治理改革,让地方衙门成为老百姓的保护神,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当然,对于诸位掌管军权的节度使离任后,朕会根据战功和对地方的支持程度作为考量,设定恰当的离任待遇。”
“人生在世,谁不想享受安逸的生活,良田美宅,娶妻生子,儿孙绕膝,天伦之乐呢。”
其实,大伙都突然明白,这妖孽一般的皇帝是要打破节度使对军队权力的垄断,将军队所有权重新收归朝廷所有。
好在河中节度使郭崇韬,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几个大藩镇都带头表示拥护,因此,李烨版的“杯酒释兵权”还是收效颇丰。
“荒唐,朱温居然也和白驼山庄勾结到了一起。还同意了白驼山庄复国的要求,还要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看着庞师古的奏折,李烨气不打一处。
李烨穿越之前,就曾经在特种部队参与打击□□恐怖分子的反恐行动,对于极端宗教分子的残暴就有领教。没有想到,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这帮极端宗教恐怖分子依然阴魂不散。
其实,这倒是李烨多虑了,极端宗教分子自始自终都是为了统治整个世界,才采取恐怖行动来推广极端宗教的。准确来说,就是从古至今就是没有改变秉性的。
“启禀陛下,末将抓获了朔方军节度使韩巡。据韩巡交代,是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派遣心腹朱珍前往朔方军,煽动朔方军叛乱的。其间,白驼山庄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而白驼山庄已经成了大食阿巴斯王朝的马前卒。”庞师古朗声说道。
“好,既然朱温要和西域白驼山庄暗通款曲,还和大食人勾结,这一次,我们就要一战定乾坤。”李烨朗声说道。
“陛下威武,吾皇万岁万万岁!”群臣眼见李烨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知道这位皇帝不同以往的皇帝,行事更加的果断,而且还有一支直系的军队支撑,心底也暗暗觉得大唐有了这位皇帝也是天下子民的幸运。
很快,李烨就对战局做出了安排。
庞师古这次居然没有被安排作战,而是集中军力在西域横扫白驼山庄势力和阿巴斯王朝势力。这是李烨亲自授予他的权力,因为此时的西域小国林立,并没有被大唐王朝直接管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藩属的形式。李烨也知道很多事情急不得,如今大唐正处于恢复期,用力过猛可能会适得其反。
庞师古倒是很会盘算,虽然自己的军队是朔方军,但是,陛下把西域这一广袤的天地交给自己发挥,这简直就是赠送给自己的大礼包啊,只要平定西域,他庞师古就可以由之前跟随黄巢的乱臣贼子成为大唐功臣,甚至于位列人臣。
进攻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的指挥权交给了郭崇韬。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众人都知道郭崇韬和李烨的那种特殊关系,更何况郭崇韬一直身先士卒,可以说就是李烨的一把刀,所向披靡,功勋卓著。
李茂贞,李克用,李克举的三大军团作为主力部队,加上郭崇韬的河中忠义军,一起构成了围攻汴梁朱温的集团军。
山南东道节度使王建则是率先进攻洞庭湖地区,意图遏制岭南节度使刘知谦。李力的淮南军团则是重点进闽越节度使王潮。
刘仁恭的横海军团则是重点防范契丹胡人政权的威胁。因为此时是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在的跌剌部已经成为草原最强大的部落。按照正史发展,阿保机最终会取代巴剌可汗成为草原的新主人。
李烨心底还是感到一阵焦虑,这朱温自己好歹也舍命救助过几次,怎么最终还是滑入正史上的道路去了呢。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华夏大地一番风雨欲来的感觉。天下藩镇对于大唐朝廷和朱温的这一场争夺战都异常关心。
河阳节度使李罕之则成了热锅上蚂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朱温和李克用都对其伸出了橄榄枝。朱温代表新生的大梁政权,而李克用代表的是焕发生机的大唐王朝。
李罕之出身贫寒,但自小力大无比,身形矫捷。由于李罕之之父忙于种田,对他疏于管教,因此李罕之少时不爱学习,长大后为了生计就剃发当了和尚。但由于李罕之品行不端,经常耍无赖,因此被赶出寺庙。李罕之见没有寺庙肯收留自己,于是当了游僧,以乞讨为生。可李罕之化缘了一天,也没有一个人施舍食物,因此他一怒之下扔了僧衣与钵盂,当了盗贼。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起兵反唐,李罕之因此前往投靠。乾符六年(879年),黄巢为唐军所败,于是南渡长江。李罕之因此脱离黄巢,改投唐朝,担任光州刺史。中和元年(881年),奉**节度使秦宗权攻打光州,李罕之不敌,只得弃城投靠河阳节度使诸葛爽。诸葛爽任命李罕之为怀州刺史,让他为自己效力。
中和四年(884年),诸葛爽向朝廷请命,举荐李罕之为河南尹、东都留守。不久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因为与宣武节度使朱温交恶而西归,路过洛阳受到李罕之厚待,二人因此结为兄弟。
后来,秦宗权在蔡州称帝反唐。唐廷大怒,在李烨的建议下,唐僖宗李儇任命诸葛爽为东南面招讨使,让他前往讨逆。诸葛爽则任命李罕之为东南面招讨副使,让他前去讨伐秦宗权。但李罕之畏惧秦宗权势大,于是驻军宋州,按兵不动。秦宗权派孙儒攻打李罕之,唐军因为兵少粮尽而撤退。孙儒趁机在洛阳大肆烧杀掳掠一番而撤去,李罕之这才返回洛阳,重建城市。
光启二年(886年),诸葛爽病死,其子诸葛仲方因此被大将刘经推举为河阳节度使。刘经担心李罕之不服,于是亲自前往洛阳镇守。不久李罕之因为处理部下的矛盾不当,导致军心不稳。刘经因此突袭渑池,想要消灭李罕之。结果刘经操之过急,反被李罕之所败。李罕之乘胜追击,不仅夺回洛阳,还一路打达河阳。
诸葛仲方见刘经惨败,只得派大将张全义抵御李罕之。张全义原本就对刘经主政不满,于是与李罕之讲和,二人结为兄弟,联手攻打河阳。但李罕之与张全义未能攻克河阳,只得退军。
一年后,李罕之卷土重来,打败了诸葛仲方,夺取了河阳,成为河阳节度使。
因为河阳毗邻洛阳,是大唐东都的门户,唐僖宗李儇苦于杨复恭和寿王李烨的争斗,对于李罕之的行为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李烨登基后,处于大局考量,也指示李克用尽量拉拢他。
当李克用的使者到达河阳时,李罕之还是表现出来异常的亲热,不仅好酒好菜招待,还安排美人伺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